压力太大了,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影响整个身心健康的失衡。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不学你会如何生活?其实好的工作好前途和学习好坏没关系,一个人处于自信的、充满希望的美好状态才会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人的潜能在右脑,几乎没有开发,而绝大数人用左脑生活得很累,压力焦虑只会抑制右脑的功能。
我知道抑郁症很严重,是从我搬到新家开始,对面楼的妈妈在产后得了抑郁症。她原来是博士生,我见到她的时候,每天的她都闷在家里敲那种不锈钢的盆子。除了一日三顿饭和睡觉不敲,其他时间都在敲。
周围的邻居受不了,特别是赶上快高考的时候,天还没亮,她就起来敲。大家开始向物业反应,物业找当事人,她不开门。就给他老公打,不接。此时老公早早地领着孩子和自己爸妈住了。而他趁着一早或者一晚,每周来送几次菜,算是能保证这位深受抑郁症困扰妈妈的温饱。
物业的人也试着在对面楼附近堵他丈夫,但是也无果。后来辗转找到了娘家,她娘家也不管,还让以后不要再联系她们了。物业民警反反复复地找当事人,找她老公,找她公婆,几乎每年都要上演好多次。可是一直没有改善,这样持续了有五六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敲盆子的声音,对面楼的住户是换了一批又一批。
事情的转机是在去年出现的,有段日子对面楼突然安静了下来,也不见她老公偶尔来送菜了。大概过了半年左右,她又出现在对面楼里了。物业的人说那段日子,她去治疗了。
这时的她精神面貌完全不同,穿着小高跟鞋,化着淡妆,每天一早一晚准时外出骑车接送孩子,而老公也不再和公婆住了,搬了回来。每天能看到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连期间,偶尔也能看到她蹲坐在楼下,看着老公和儿子跳绳踢球。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鼓励您一下,也许您现在很难,也许家人暂时地放弃你了 ,但不要绝望。人生中会有很多波折和不如意,别看你周围有很多人看着多开心,他们背后可能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难处。但我们不能让困难和疾病打败,要尽最大努力反败为胜。也许抑郁症治疗困难,但希望您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早日让家庭再充满欢笑。人生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未知的新奇的开心的事情,等待着你去开拓,加油。
先把心结打开,看看性格有什么古怪的,要多听人劝,看有什么不高兴的,或者心理压力,慢慢减压,不要把社会想这么复杂,把生活压力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追求,只要一家人平安健康什么都好,然后吃点抗抑郁的药,出去旅游,出去运动,不出一个月就能好
我曾经给一位因抑郁症退学的大学生做过心理咨询,她跟我说她面临着很多烦恼,最让她痛苦的就是父母的不理解。
她出生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还有一个哥哥,因为文化程度低,全家人都在打工。自从她得了抑郁症以后,开支了一笔治疗费用以后,父母不愿意出钱给她治疗,不让她复学,也不愿意让她呆在家里闲着,甚至要求她出去打工挣钱。
对于她这种情况,我是尽全力帮助她,没有收取她的任何费用。但是我要说的是,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那么,作为父母,在面对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孩子的心理疾病,父母不能像一位旁观者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抑郁症,很多父母都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武断地认为抑郁症就是懒惰、逃避,就是心态问题,就是普通的情绪问题,通过自己调节就能好,从而陷入错误的认知当中。与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隔阂,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她),不理解他(她),加重孩子的抑郁症状。
父母要做的就是主动的去了解抑郁症,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学习,这样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理解孩子的痛苦,才能更加投入地为孩子治疗疾病。父母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的氛围,生活在家人的关爱中,物质的和精神的爱缺一不可,做好和孩子必要的沟通,也不要唠叨的太多,主要是打开孩子的心结,找到孩子抑郁的根源,对症下药。保证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充满安全感,有足够的寄托,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以上这些都是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只有父母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孩子才不会放弃自己,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抗抑郁路上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请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