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都是病:大你一岁,三高,脑梗死,咽炎,口腔炎,牙周炎,颈椎病,头晕眼花耳鸣,手脚麻木,肩周炎,慢性胃炎,心脏预激症,肺结节,脂肪肝,肝受损,胆结石,双肾结石、前列腺增生,重度失眠,焦虑症(每晚吃安眠药)。简直了……
抑郁症住院效果好并不代表病好了,那只是把抑郁症的症状临时压下去了,住院8天没效果也不要着急,这是一个漫长又折磨人的
我儿子去年十四岁初二下学期四月份开始失眠,怕吵总是要我们安静,我洗碗都要关上厨房门,脾气大。那时候上了一个多月的网课,一直很暖心的孩子在家总是发脾气,以为他是叛逆期来了。 因为失眠带去看了神经内科的医生,又买保健品吃。孩子从小就不爱宅家,喜欢户外运动,在学校是田径队的,对陌生人也是见面熟的性格我们根本没往抑郁症上去想。也就没重视。
学校开学后经常有老师反应他上课发呆走神不写作业。儿子的班主任是一个非常好的女老师,他自己找班主任说觉得自己有抑郁症,要老师给我说带他去医院看心理医生。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三号我们去了专业的精卫医院,量表测出来抑郁发作。开始了漫长药物治疗。
刚刚吃药时的药物反应非常大,特别难受,网上有人说生不如死真不夸张,儿子一直听医生的坚持吃药。坚难的过完暑假按他自己的意愿去上学,开学初三报名回来面对十几门课的课本和教辅书要分门别类的装进文件袋完全崩溃了哭着说他什么都做不了。
九月四号进医院住院治疗,开始几天也没效果,后来加了“艾司唑仑”针剂,孩子觉得舒服多了。因为在隔离病房,十四天解除隔离进普通病房,看到那些重度抑郁和双相的孩子,儿子说我和他们比算个屁呀,我又活过来我们回家吧,我们出院回到家,这期间办理了休学一年。在家里严格的按医生的要求吃药,一周去复查一次,做心理咨询。
到了十一月下旬沒症状了,正常人一样,孩子高兴父母心里也欢心雀跃终于治好了,过了元旦孩子要请一对一的补习准备复学。万万没想到新学期开学两周后又开始心慌失眠,情绪低落。断断续续的到四月二号连续72小时没睡觉再次入院治疗。再次用上“艾司唑仑”针剂改善了症状,“五一”长假后再次满怀信心的上学,一心想着好好学习,早上五点钟起来背古文,单词。不到两个星期情绪再次波动复学失败回到家里休息。
又到了暑假因为两次复学失败,对考高中没什么执念了,感觉孩子现在有一种破罐子破摔了,现在状态挺好,也不看书不要学习,每天就刷刷新闻小视频,出去骑车,睡觉。我心随着他的症状时而高兴时而难过,太难熬了。
我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长期被胸痛困扰,一直持续了大约2年的时间,反复发作。
而且我这个胸痛是游走性的,有时候在左侧胸部,有时候很却是在右侧胸部,而且疼痛并不剧烈,但是会打扰你的学习。
我自己也看过很多医生,那时候因为学习可能人也比较焦虑,虽然很多医生都跟我说过这可能就是一个神经痛,不用管他。
但是人还是比较焦虑,不过神奇的是在高三那个暑假开始就不痛了。
应该就是一个神经痛。
首先说一下,我上面讲的我自己的事情,不是让大家忽视自己的胸痛的,胸痛是一个急症,这点从遍布全国的胸痛中心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心内科医生经常跟我吐槽的一点就是门诊慢性胸痛的病人越来越多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是城市年轻人,男女大致相同。
但是特点都是比较焦虑,不过好的一点就是比较讲道理,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比较容易沟通。
其实各大科室现在焦虑引起的症状越来越多,病人也越来越多。
这可能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带来的疾病,城市里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直接导致精神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越来越多。
有过一次,是孩子上高二,第二学期大概四月底五月初,孩子半夜11点多,打说,发烧,还拉肚子,让我们去接她。当时孩子在乡下读寄宿高中,单程开车要两个小时。接着后,我和老公非常着急,就给在老家的公公打,第二天一大早,公公爹就赶去了学校,接着孩子去了市里面就近的一家妇幼医院,老公一大早开车回去,两边说好在医院碰头,本来寻思没什么大事,打个点滴,开点药就行了,结果给孩子看病的大夫不靠谱弄得孩子更严重了。没办法,又开车把孩子拉回了青岛,我两都上班,没人照顾,就又把我妈一块拉回来了,回了青岛,去医院看了看,是老家那边开错了药,这样在家一呆就是一个多周,肠炎把孩子折腾的,面黄肌瘦的。孩子这一场病,全家总动员了。
现在想起来,当时确实很焦虑,高二下学期,很关键的时候,临近期中考试,结果考试没能参加。家里面的老人最是焦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这些被连根拔起的老人“空降”在陌生的城市里,既要适应环境,与儿女的小家庭产生各种磨合,同时又兼顾着高强度的养育工作。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出现社交行为阻碍和融入困难,很多“老漂族”可能产生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在老年群体患抑郁症的人群中,尤以随迁老人居多。
有的老人甚至将在外地给儿女带孩子当作”有期徒刑”,”刑满”(孩子上学)就能回家了。
2年前,马阿姨千里迢迢从东北老家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南太平庄社区给儿子带孙女儿。
由于不识字,不会说北京话,她的朋友圈只有儿子、儿媳,邻居只能算是点头之交,平均每月最多在小区遛一次弯。
而孩子们下班回家以后,要么看电视、玩手机、逗孩子,要么还在忙工作,让马阿姨觉得自己好像是个“隐形人”。
去年一则《山东一老人帮女儿三年连带两娃,暴瘦十多斤患上抑郁症》的新闻里,主人公李阿姨原本拥有充实愉快的退休生活,白天在老年大学上课,晚上去跳广场舞,周末就和老朋友约着出去旅游,但5年前大学毕业留在武汉成家立业的女儿生了大外孙,李阿姨不得不去帮女儿带孩子。
大外孙上幼儿园后,女儿又生了小外孙,小外孙3个月时,女儿上班了。
李阿姨一个人既要管娃,又要忙家务,每天很累很疲惫。而最让李阿姨感到憋屈的是,常常因为育儿问题跟女婿起争执。
由于常年得不到休息,内心情绪又得不到释放,老人最终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单阿姨在小区里找到了“组织”,她和其他几位“老北漂”组建了“带娃联盟”,平时一起买菜,一起带孩子,一起唠家常。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和姐妹们说说,也就缓解了。”
但不是所有的“老北漂”都像这个联盟里的人这么幸运。
不少老人们脱离了原有熟悉的朋友圈,短时间内又难以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还有些“老漂族”因为照顾孩子和老伴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独自忍受着漂泊在陌生城市的孤独。
人们常说,老有四宝:老窝、老伴、老友、老底。
这对于很多“老漂族”来说,却是每每魂牵梦绕之时才能短暂拥有的假想幸福。
我们总是批判那些明明可以自力更生却废在家里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说他们是“蛀虫”、是“啃老族”,可是,孩子们对父母时间与精力的盘剥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吗?
千金散尽能还复来,时间精力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以前网上有个帖子,问的是:如果能会到生你那一年,你会对她说什么?
有个回复超虐心:请不要生下我,我不想成为你的牵绊,我希望你还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自从有了孩子,父母们永远都在担惊受怕,永远没法洒脱过活,永远有割舍不下的事情。
他们放弃自己的爱好,战胜自己的软弱,掩饰自己的脆弱,明明不是超人却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
临老了,却还要因为各种原因委曲求全,憋屈度日,于心何忍?
愿每位父母,晚年都能从容。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万先生的信箱(ID:Mr_Wmail)
你若有故事,欢迎来倾诉,我来执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