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有产生压抑、恐慌、焦躁、不安等心理不适,经常大哭大闹,不爱说话,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甚至还会出现不肯睡午觉的现象,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变得非常孤单,会让孩子出现生病的现象。
1 幼儿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幼儿克服分离情绪。
2 首先,幼儿园可以提前进行适应性训练,让幼儿逐渐适应离开家庭环境,例如在家庭中逐渐延长离开时间,或者与其他孩子进行社交活动。
3 其次,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个温暖、安全和亲切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舒适和放心。
幼儿园老师可以给予幼儿关注和照顾,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4 此外,幼儿园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同伴。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故事时间,让幼儿参与其中,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分离情绪。
5 最后,家长在幼儿园接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给予幼儿安全感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与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情绪状态。
6 总之,通过适应性训练、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分散注意力的活动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幼儿园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分离情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同伴。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把分离焦虑综合症从正常的分离焦虑中区别出来。分离焦虑综合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缩写SAD),指的是一个孩子在离开有强烈感情纽带联络的家、父母或照顾他(她)的人时表现出来的“过度”的焦虑感,请注意“过度”这个词,它包括从不安到嚎啕大哭,甚至强烈的反抗,而且父母离开后依旧长时间的哭泣或抑郁,不能参加幼儿园的活动,而且这种反应至少持续四周以上。
与父母等分离时的焦虑感在6个月到3岁期间比较常见,但也可能出现在岁数更大一点的孩子中间,甚至青少年时代也偶有发生,它是发育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个阶段,意味着孩子认知发育成熟健康,一般几天、一两周就会过去了。但是如果到了上面提到的分离焦虑综合症的程度,孩子就必须看医生了,因为它可能对孩子的日常规律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尤其在社交和情绪上,也会影响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美国有不少有关SAD对孩子心理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表明,它是导致19-30岁群体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过度紧张和抑郁等。
对于正常的分离焦虑,最好的处理办法是,送之前和孩子讲清楚要送幼儿园,妈妈(或其他送孩子的人)要上班或做其他事情,送到就会离开,而孩子要和老师和小朋友度过一天,做孩子们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在帮助爸爸妈妈,到了下班才能接回家。孩子送到交给老师后,绝不黏糊,和孩子说了下午再见之后要果断转身离开,不管孩子在身后怎么大声哭闹,坚决不能回身,一旦回身的话就给孩子送去了一种心理暗示:哭闹是有用的,下次会更狠地哭闹。这样坚持几次以后,孩子知道闹也没用,也就习惯了。
不过对不同的孩子,也还有其他的办法,这个全看家长的创造性了,在这里说个我用过的。
我女儿丫丫在美国7周开始上幼儿园,开始还是小baby,送去时大多都在熟睡之中,醒来已经记不起来闹了,但到了两岁多的一段时间,每次送都是一场折磨,那种哭声做过妈妈的都知道,简直无法从脑子里挥去,强行转身之后有时因此一天都没有好心情。于是某天,我送到后告诉丫丫去和小朋友去玩,她却拽着我不让我离开,我说好吧,我留下和你们一起玩。于是我就和其他孩子一起爬滑梯、趴在地上画画、做游戏,真正意义上的打成一团,丫丫觉得好玩也加进来不亦乐乎,但过了不到十几分钟她就觉得不对味儿了,妈妈和其他的小孩子打得火热,不仅分去了对她的注意力,而且小朋友们也全和我疯,而她不再特殊,只成了其中的一个了。于是丫丫不干了,说妈妈你走吧。我说好,然后转身离开了。显然我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利用了她的心理而采取的上述做法,还真管用,此后再送去幼儿园,她再也没闹过。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的好朋友住院了,需要输血,而她的血型和朋友一致,当医生和蔼地问她:“你愿意把你的血输给你的朋友么?”小女孩犹豫半天,不停地搓手,终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说,我愿意。医生夸她真勇敢!输完血之后很长时间,她突然问了她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明天是不是就死了?”原来她以为她输了血便会死亡。
感动之余,我其实更多的是心疼这孩子。她自己要承受什么样的恐惧,去面对这样一个决定。
我们担心孩子分离焦虑,其实正是因为无法面对孩子的恐惧,更别提如何帮孩子走出恐惧。
我给的方法是:把将要面对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他,比如打针,比如分离。要知道,已知的疼痛远远好过未知的恐惧。
我们经常过于低估孩子对事情的适应力和理解力,所以总是选择把他们保护起来,隔离起来。也许,你可以试试相信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给我们意外惊喜?
我自己是这么做的:基本上从孩子几个月起,不管他能不能听懂,每次打针之前我都会很认真的告诉他:“为了让你身体更好,一会儿要给你胳膊上打针了,会有一点点疼,但是时间很短,一下子就好了!你要是觉得疼,可以哭出来。”我一直主张小孩子不要压抑情绪,想哭就让他哭,我只需要抱着他就好。奇怪的是,我家孩子从几个月的时候打疫苗,到现在在手指头上扎针取血,几乎都没怎么哭过,也不害怕的样子,眼睛从头到尾直勾勾地盯着针头扎进他的手指,挤出血,再拔出来。
从他两岁多能够交流的时候起,每一次淘气摔到蹭破皮,我都会征求他的意见要不要涂碘伏消毒,告诉他,涂上,可能会有些疼,但是不是疼的很厉害,之后消了毒伤口会好的很快,不涂,伤口有可能会发炎,会疼的更厉害,而且还会疼很长时间。然后让他自己选。孩子很明白他们该选什么。
每一次分离,我都会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告诉他,一周之后要把他送回老家,尤其要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不是不要他,而是工作的原因,我甚至会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反正他基本也没什么回应,只是懵懵懂懂地看着我。而且这种告知,在那一周内我会每天不定时的提起,重复地刺激,让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上幼儿园之前,我不止告诉他要上学这一个信息,还告诉了他学校的名称,学校有什么玩具,老师叫什么名字,老师很和蔼可亲,甚至带他提前去认识了一下幼儿园老师。如果条件不允许,即便不见面,只要每天隔三差五就跟孩子强化一下这些信息,老师的正面形象就会进入他的脑海,并且定位成是可以亲近的人。我儿子上幼儿园那天早上,我只顾上介绍了一句“这就是*老师”,他就跟着老师走了,头都没回。
有很多家长会出于爱和担心而选择隐瞒,然而这样恰恰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孩子的心往往是最纯净的,就像开头故事中的小女孩儿,她在做决定的时候内心一定恐惧不安。她最终战胜了恐惧,而现实中的孩子们,如果经常性地面对未知的恐惧,我想更多的可能是越来越胆小怯懦。
你若愿意像尊重一个成人一样去尊重一个孩子,尊重他可以有独立的思想和选择,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候,比成人坚强的多。
选择告知,他面临的只是小小的疼痛或者固定期限的分离,他会有一股战胜他们的勇气,过后及时的肯定也会让他们感觉到无限的成就感,那是在没有大人帮助下他独自做到的!孩子的自信就是在这样琐碎的一个一个做到之后才建立起来。选择隐瞒,那么他面临的恰恰是无边无际的恐惧,以及歇斯底里的反抗。
让孩子了解他将要面对的世界以及将要经历的生活吧,剩下的,就是相信他,孩子自己会处理。
早晨忙着去上班,孩子死活缠着自己抱着,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孩子安心的送妈妈出门,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早晨出门和孩子告别的时候要简短亲切,如果父母犹豫或长时间的和孩子告别 ,孩子和父母就更难分开了,但是记住千万不能偷偷溜走,因为这样的话宝宝可能会对父母失去信任度。出门之前可以拥抱一下孩子,然后开心的离去。告诉孩子妈妈只是出去上班,下班就会回来的,告诉孩子自己当小闹钟指到6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到家了。
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出门的时候给孩子做一个拜拜的手势,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等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只要妈妈做这个动作,孩子就知道妈妈是要出门了,焦虑感也会逐渐减少。
很多时候妈妈跟宝宝分离的时候,妈妈也会很难过。如果孩子哭几声你就忍不住一起跟着哭或者左顾右盼,欲走还留。这样不仅不能化解孩子的悲伤,反而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样,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别只顾着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很多时候宝宝并不是无理取闹,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而已。
如想学习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头条号“育米亲子教育”,专注于亲子教育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简笔画知识和育儿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