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是焦虑症吗?我只能说大概率是焦虑问题,因为你给的信息实在太少,无法完整的分析。
焦虑障碍也称焦虑症,是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或对负件的过度担心、预期焦虑。
焦虑障碍除了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外还存在明显的自经功能紊乱表现,比如发抖、出汗、心悸、气促、尿频等等,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表现。
题主说的胡思乱想,大概率是焦虑问题,因为人在焦虑的时候常常会把有的没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好的坏的统统都想一遍,大多数时候甚至自己知道这根本没有必要,改变不了事物的原本结果,但仍然无法控制的胡思乱想,而且让自己越来越焦虑。
严重的焦虑是会让人产生明显的痛苦感,并直接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甚至长时间的慢性焦虑会让人产生悲观厌世、寻求解脱等抑郁症状。
因为你没有描述自己的胡思乱想,所以不能排除你的胡思乱想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不切实际的想象,如果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已经达到了妄想的程度,那就是精神病性症状了。
那么焦虑的胡思乱想和妄想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
焦虑的胡思乱想往往本人是十分清楚问题不见得会像自己想的那样,没那么严重,没那么坏,主观上也不会希望是不好的结果。
而与妄想相关的胡思乱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坚信自己不切实际的想象,无法用摆事实讲道理来真正说服患者。比如之前我有一个存在被监视感和被害妄想的患者,认为楼上邻居在家里安了监视器,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并随时随地用监视器发送点播自己。甚至为了寻找所谓的“监视器”,把家里的墙刨的左一个窟窿又一个坑,显然找不到任何证据,但还是坚信是邻居的“监视器”高科技,不是因为没有。她妄想的特点就是不考虑实施的坚信!
首先可以根据我上面介绍的两种情况进行自我评估,看一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是属于焦虑问题,又不是十分严重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地步,可以试着自我调整,因为焦虑本身是我们个人的错误认知导致的错误情绪,任何事物本身没有焦虑属性,只有焦虑的人看待这一事物的时候才是感受到明显的焦虑,所以显然这样的焦虑是焦虑的人自己给事物附加的焦虑属性,如果能够改变自身错误认知,是完全可以纠正这一种错误的焦虑属性的。
如果是属于妄想症状,应该相信医学,到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妄想不是精神症的代名词,所以不用过分担心,很多精神疾病都会出现妄想,甚至普通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妄想。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因为太思念一个人而变得神经的人。但是对一个人的思念,的确会在不同程度上,深深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想念,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它是发自内心的。但当脑海中反复出现某个人的影子,并且挥之不去时,这样的想念就要有所警惕、有所调整了。单方面想一个人,说明那个人在你心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那个人对你的想念丝毫不做回应,你就要单方面的承受这种想念带来的痛苦和压抑。
太想念一个人,会变得神经与麻木。和前任分手的那段日子里,整天的脑海里,都是在想着过去,整天的眼前,都是重复着我们一次次定下的誓言,她的身影散不去,她的音容笑貌忘不掉,她的所有缺点都成了你想她的一个片段。
太思念一个人有时茶饭不思,心情郁闷,有时小小的场景就触动泪点而淆然泪下,以至睡眠不足,工作走神。会不会走火入魔要看据体情况和个人克制能力。仿太深,无法排解,无人倾诉,无力反抗而得抑郁症的案例不在少数。其中自残,烧炭,吃安眠药,跳楼,行凶伤人手段残忍者有。大多数都能在亲情,友情关怀中慢慢走出来,那只是时间问题太想念一个人而你又见不了那个人的话,可能会茶饭不思,工作或者学习不能够专心,性情也慢慢烦躁起来,这个是每一个都有的过程,后来当你慢慢的适应了这个过程后,你就会渐渐的好起来,即使最后你也不能等到你的爱情,但是你要振作起来,不管男人女人都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是精神科医生,在我看来,不管是你说的脑子不好使,还是越来越焦虑,或者两者的相互影响,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很严重,但一定不是你目前最需要去解决的事情,因为不管是脑子不好使,还是严重的焦虑,对于你来说都是继发症状,真正严重的问题其实还是重度抑郁症本身的核心问题:持续低落的情感问题。不解决低落的情感,脑子不会好使,焦虑也很难缓解。
其实抑郁症最主要的功能损害不是情感症状,而是认知功能,尤其是严重的重度抑郁发作,或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迁延难遇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都很容易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在最初是可逆的,但如果病情持续发展,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到那时就真的很难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了。
那么什么是认知功能损害呢?如果简单的说,就像你说的脑子不好使。如果规范的说,就是包括了我们的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等多种,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用到的认知能力。
比如在我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很多在上中学的小患者,都会说到抑郁后自己的脑子好像被灌了浆糊,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想不明白事情,就连原本手到擒来的试题,都突然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很多小患者都感到消极,悲观,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痛恨自己的负面改变。
焦虑情绪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存在几率本身就很高,而且不得不承认,存在严重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比不存在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更顽固,更难改善。不过难以改善,并不是不能改善,本身抗抑郁的药物就同时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如果伴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也可以选择SNRI类的双通道抗抑郁剂盐酸度洛西汀或者文拉法辛。
另外,在医院里,对于存在严重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在开展药物治疗的同时,当然也会开展认知心理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改变抑郁症患者的压抑和坐立不安,当然,心理治疗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以及配合的患者。
不管哪一种抑郁症状,“脑子变笨”也好,“焦虑不安”也好,“兴趣丧失”也好,“社交退缩”也好,“体重下降”也好,“自罪自责”也好,“悲观绝望”也好,最根源的问题都是情感低落,所以只要情感低落得不到改善,那么抑郁症状也很难得到改善。而对于情感低落,尤其是中度甚至重度抑郁发作的情感低落,对于单纯的心理治疗是完全无效的,必须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才能改善。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肯定,这是全世界医学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
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就是会有的想法。尽管每年会有许多因抑郁症而失去生命的患者,可是依然有许多人在坚持。
这些坚持的人没有的念头吗?
不,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回到这个问题上,他们在产生想法时却又并不想真的寻思,是因为以下几点:
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是孤独的,他们内心有着太多的,他们的亲人们不能理解和开导他们,所以许多的负面情绪只能他们自己承担。可是获得爱与爱别人是人们的一个本能,他们依然爱着这个世界,爱着自己的亲人,他们并不想抛下亲人离去。而对亲人也有着他们最终能理解自己的奢望。
总结一下就是依然热爱生活和心愿未了。
他们或是一家的顶梁柱,或是一个公司的职员,或许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允许他们离去,家庭也不能缺少他们,所以他们在抗,他们希望能够尽快疗愈,恢复正常的生活,为了自己的责任继续努力奋斗。他们不肯抛弃这些。
每个人在寻死时,脑海里都会想到许多的东西,那其实就是我们人类长期进化产生的趋利避害和求生本能的影响。大脑在告诉你,不能这样做,这样你会失去生命。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当你想要死的时候,大脑会让你感受到害怕和恐惧,就是为了让你退缩。因为人们总是想要逃避恐惧的。
生命可贵,能坚持还是坚持吧,能拯救别人就尽力拯救吧,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爱,也值得好好活着。
焦虑症复发一次比一次严重吗?这个不一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焦虑症症状复发一般都是心性的因素大于环境或情境层面的因素,特别是惊恐障碍症状的发作,当患者惊恐发作过后,出现更严重的焦虑状态,是害怕下一次什么时候发作和发作时的体验,因为惊恐发作是不可预测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间,突然又发作了,而发作期间的体验又能很深刻的记住,至少绝大部分体验都是记忆犹新的。
广泛性焦虑也是如此,患有焦虑症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对某些环境层面上所出现的一些因素性的东西可能是自己焦虑发作的刺激因素,但是不能够肯定自己遇到时是否能够发作,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才使得焦虑症的发作,让人感觉到很恐惧,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焦虑症患者通过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焦虑症状发作以后,似乎自己能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当然这是指一般性焦虑症状的发作,也就是说当自己感觉到自己焦虑症状要发作的时候,能够自我形成一种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同样能让患者感觉到一定的良好体验。
其实焦虑症复发完全可以一次比一次的轻,或者是频繁的焦虑症状发作的情况得到缓解,这就需要焦虑症患者去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焦虑症状的发作和如何应对自己焦虑症状的发作,当然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而这些技巧患者通过学习是完全可以掌控的,因此焦虑症患者可以到当地专业性医院或者是正规的心理治疗机构去学习这些应对焦虑的技能,让自己逐渐的改变焦虑的心态,调整自我观念,面对现实与事实所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做好此时此刻此地的事情,循序渐进的消除那些未知的恐惧,消除那些没有发生或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你所期盼的事情的结果。
比如,焦虑症患者所感到的声音大小而产生的焦虑感是成正比的,声音越大,焦虑感越强,感到不安紧张心情,极度的烦躁等,其实,只要患者能够适应或强迫自己去适应某些音贝较高的声音,相对的焦虑感会从大到小逐渐的改变,紧张感也随之得到一定的缓解,不要老心存芥蒂的,害怕自己就听到这些声音,一听到那么新颖性的感觉也就出来了,那就是烦躁、焦躁、不安等不同的感觉同时来袭,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是自我关注度高所形成的一种泛化思维,越是焦虑想的越多,先是胡思乱想后是无序的遐想,“是不是怎么样了?会不会怎么样了?我快死了”等等,其实这些就是一层窗户纸,当你捅破了,你看到了真实的存在,也就什么都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