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多想点愉快的事,忘记受过的伤,容宽、大度,能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不公,把心态放平衡。得病了受伤痛的是自己,没人提你分享痛苦。心疼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
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你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这种经历,也没有接触过有这种经历的人,但我有。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十多年来,接触的患者和家属实在太多了,而你说的这种情况当然存在,而且还可能不限于他们理解的有些消极?悲观?焦虑的情绪。甚至还会在于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中受其影响出现明显的幻觉或妄想症状。
比如之前我接诊的一名老年精神症女患者,存在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物理影响妄想。说楼上邻居总用一种仪器在楼上遥控掐自己的脖子,因此多次找邻居理论,甚至用菜刀砍邻居的防盗门,警察赶到后强制将其送入医院住院治疗。但供病史的时候,患者的丈夫描述邻居用仪器掐患者脖子时候竟然说真的有这回事,说自己看到楼上邻居的仪器了,真的可以遥控掐患者的脖子。多么离奇的想法,但他就是当成真的,而且坚信不疑。大概过了1个星期,患者丈夫去医院探视患者的时候我再次问到了这个问题,患者丈夫的态度变化明显,说“好像没有,好像不是,那个想法太离谱了”。
其实这位老人是出现了感应性精神障碍,一种与精神障碍患者长期生活,共同影响而出现的精神障碍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让自己出现妄想的感应源,就好比患者住院后,与出现感应性精神障碍的老人实现了实际上的脱离,所以老人的精神障碍逐渐的完全消失了。
所以你的问题答案也出现了,不管你说的心理不健康,是情感方面的还是以精神病性方面的,脱离感应源,都是有效而且最直接的。甚至有些时候,对彼此都好。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又实际的社会问题。
父母在的时候,只要孩子不闹得厉害,能维持得下去,都不想把孩子送到国家民政部门的精神病院。
国家民政部门的精神病院,就是以封闭为主的福利性质的专门关治精神病人的地方。我们老家县城有一个这样的精神病院,可能是怕刺激进院的精神病人,医院名字叫民福医院,我因故去过一次,好几个病区,这类精神病院的病人和以治疗为主的专科医院病人看起来差别较大。
精神病人,如果尚有部分社会功能,监护人尽量监督病人用药,如果病人发病了尽量早送到专科医院封闭治疗,如果病人思想基本完善,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病人不受刺激的情况下,基本都会尊医嘱服药,这样就免去了被社区民政残联安排进去的医院的可能性。
进行过系统治疗的精神病人都知道,封闭治疗的精神病人,没有医生和家属同意是无法走出医院的,如果病人尚存理智,就能够遵医嘱服药。
对于重度意识不清的精神病人,又具有攻击性,如果父母不在了,只能上报社区残联统一规划由国家管理,地点也只能是福利性封闭型精神病院,这类医院,一旦迈进去,可能就是永久。
精神病人确实很可怕,他们的思维逻辑不在线,对于救治无效的精神病人,病情严重的,家里有兄弟姐妹也未必愿意做他们的监护人。
所以,要分病情,如果不严重,兄弟姊妹也不会不顾亲情把他们交由民政部门处理。
精神病人都是苦命人,他们都身不由己,希望社会别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时候,多一份理解,至少不要嘲笑。
家里有一个精神病孩子,所以我平时比较关注这方面信息。孩子得病很早,十年来,用药量已经减半,即孩子在逐步好转。我也于多年前辞职,生活中尽可能潜移默化帮助她恢复一些社会功能,我相信未来的孩子自己能够独立生活。
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病人不能够独立,不具备社会功能,亲属又不愿意做监护人,被民政部门送去长期封闭的精神病院,这是重度精神病人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