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对事物部分属性的感知,比如苹果看起来是红的、吃起来是甜的等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比如知道苹果是苹果而不是香蕉.需要是人的需求,比如口渴说明它需要喝水,更加本能.而动机是人的想要做事情的原因之一,可以是更高层面上的,比如,有学习的动机,有画画的动机等等,不一定那么本能~
心理学认为,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和背景效应等五大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指出,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等)相似的对象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也称作“完型趋向律”.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也称为选择性知觉.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自己意识的对象,知觉格外清晰,而把另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背景,知觉比较模糊.知觉的最简单原则使得人们排除外界刺激中多余的东西,按照期望和背景去感知刺激.接收和发送信息也是一种知觉形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习惯接收部分信息,而摒弃另一部分信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选择性所造成的障碍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如组成信息的各个部分的强度不同,对受讯人的价值大小不同等,都会致使一部分信息容易引人注意而为人接受,另一部分则被忽视.主观因素也与知觉选择时的个人心理品质有关.在接受或转述一个信息时,符合自己需要的、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很容易听进去,而对自己不利的、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则不容易听进去.凡此种种,都会导致信息歪曲,影响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因此注意个人与对方的知觉管理,可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去理解和领会.通俗点说,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觉定式.
4,知觉的恒常性.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形成知觉时,对它的认识便会有相对稳定性,在知觉中,过去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因此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扬弃经验有难度,创造出鼓励创新与容许失败的工作环境.
5,知觉的背景效应.客观的事物是形形的,人们总是在一定时间内,按需要来感知与指向一定的对象.对这些突出的对象进行感知时,对象周围的其他事物就好像是感知对象的背景而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越易于分辨,形成的知觉就清晰、突出;反之就不易分辨或不甚清晰.对象与背景又是可以转化的,当原来作为背景的事物成为知觉的对象时,原来作为对象的事物就退而成为背景.这一现象在双关图上看得特别清楚.可看成少女或老妇人的头像.在内部培训与内部会议上应尽量避免给员工模棱两可的感知内容,讲出重点要突出,不要平铺直叙;要正确地使用富于变化的直观工具与设计高质量的幻灯片.
员工因知觉而行动,因此好的管理者不但要管理好员工的知觉,更要管理好自己的知觉.作为员工要强化自己的知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知觉,自觉清醒地调整自己,让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相互协调,从而让自己与企业整体的脉搏协调,这样我们自身才能成为一段和谐音乐中最合适的音符.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或者说我们把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叫做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规律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征。
婴儿已经具有运用感知觉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但客观事物除了具有可被感知的特征和属性外,还有一些不能被直接感知的特征和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