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也是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人们预感到可能出现不利情景时,如重要的考试(如果失败会有严重的后果)、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患有某种疾病等情况时,会产生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的综合性情绪异常。焦虑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消极的甚至是危险的情绪,常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自经活动的变化,出现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症状。精神病学中将焦虑定义为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的情况下,病人表现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被称为惊恐障碍,病人体验到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自经功能紊乱症状,一般发作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焦虑的情绪体验,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这种适应性反应,是正常的焦虑反应,它和病理性的焦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①正常的焦虑中,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病理性焦虑者的担忧是不真实的,其所担心的事物不会构成伤害甚至不太可能发生;②正常的焦虑中,人们所体验的紧张和恐惧感,与他们面临的真实的威胁一致,而病理性焦虑者所体验的紧张和恐惧感,与可能发生的危害不成没有直接关系,如病人认为自己可能患有胃癌,经过反复检查,虽然医生多次告知没有患癌症,但仍然紧张和担心;③正常的焦虑中,当威胁消失之后人们的恐惧反应会减弱或消失,但病理性焦虑即使威胁消失,病人的担忧仍然会继续存在,而且可能会对未来产生预期性的焦虑,如病人的消化性溃疡已经愈合,身体恢复了健康,但病人仍继续为他的健康担心。焦虑状态多见于很多心理或精神障碍的情况下,如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精神症、应激相关障碍、酒精或药物滥用者以及器质性病变伴发的心理障碍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精神方面:焦虑的核心特点是过度担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担心,担心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或者病人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只是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病人对外界刺激敏感,警觉性增高,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难以入睡,睡眠中易惊醒。惊恐障碍病人表现为突然的强烈的恐惧,害怕失去控制或觉得死亡将至。2.行为方面:表现为肌肉紧张、运动不安、搓手顿足、不能、来回走动。肌肉紧张表现为感到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感到肌肉酸痛,如紧张性头痛、肩背部疼痛等,有的病人出现肢体震颤。惊恐障碍病人常因为担心再次发作而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害怕人多热闹的场所等。3.自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便秘或腹泻、出汗、尿意频繁等。有的病人出现、早泄或紊乱等。惊恐发作时还可表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濒死感等。焦虑的患者往往有甲状腺疾病、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脑炎、脑血管疾病、脑变性病等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对于没有心理应激因素、平时精神状态良好的人,应该警惕焦虑是否继发于以上疾病。还有许多药物如、因、、阿片类物质、激素、镇静催眠药以及酒精等,长期使用或戒断、或量大而中毒后也会引起焦虑症状,这些也是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谢谢阅读!
急性焦虑请立即就医,治疗不及时恐怕后半生都要受罪,尽除心中的不快,不舍,别钻牛角尖,天下好男多的是,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能负你绝非好人,何必呢,祝早日康复。
广泛性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广泛性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有肌肉紧张、酸痛、肢体发抖,舌、唇、指小肌群震颤,焦虑不安,心动过速,出汗,胸闷气短,缺乏,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情绪低落等。 焦虑症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其躯体症状主要包括躯体性焦虑和自经功能紊乱。 1.躯体性焦虑:包括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常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来回走动、没有目的的小动作增多等。肌肉紧张表现为肌肉不适、紧张,严重者可有肌肉酸痛。此外部分患者可有紧张性头痛,肢体震颤,语音发颤等。 2.自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口干、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尿频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早泄、障碍、紊乱和缺乏等。 此外,广泛性焦虑障碍还可有精神性焦虑的表现,如精神上过度担心,对未来、难以预料的事情或并无明确目标及现实内容的事情表现出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同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等。 广泛性焦虑症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应积极就诊,经医生明确诊断后可经过适当治疗获得缓解。 本内容由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彭国球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药物治疗由于该病容易复发,各种治疗期一般不宜短于六个月,有的病例需维持用药3~5年才能充分缓解。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抗焦虑药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丁螺环酮等。惊恐发作宜选用前者;广泛性焦虑症可选用其中一种。两类药物均有抗焦虑作用。
(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不仅有抗抑郁作用,也有抗焦虑作用,且无依赖性;可作为苯二氮卓类的替代药物长期使用,其中包括三环类(TCA)、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正肾上腺素及特定血清胺抗郁剂(NaSSA)等。三环类对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较苯二氮卓类为佳,但对躯体症状效果不佳。常用药物为丙米嗪。值得注意的是,SSRI和SNRI初期使用时会出现一过性加重焦虑,因此开始使用时需谨慎,或前几天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合并使用。近年来,SSRI类SNR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常被推荐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一线药物。美国FDA批准的治疗广泛焦虑障碍的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丁螺环酮。我国SFDA批准的药物有文拉法辛、丁螺环酮,曲唑酮可用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传统抗抑郁药物多塞平也可使用。阿米替林、多塞平是价廉物美的药物,因其产生抗焦虑作用时的剂量较抗抑郁作用时的小,故相应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很少引起明显不适。如不良反应较明显或患者有自伤倾向,应使用不良反应较小即使过量服用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现已用于治疗慢性焦虑障碍。可在上述药物治疗不佳时选用。因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必须禁用某些食物,现已较少使用或需在专家指导下应用,同时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的规定。
(3)β-受体阻滞剂通常用于控制严重持续的心悸,而该症状通常对其他抗焦虑药物无效。单用β-受体阻滞剂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有限,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4)其他丙戊酸钠也能有效地治疗惊恐发作。可酌情口服。
感谢邀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焦虑症吗?只能说,可能!长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使人出现焦虑情绪,但未必一定会导致焦虑症。然而,也确实很多患者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同时,又合并了焦虑症,导致治疗难度增大,久久不能治愈。现在很多人,尤其以中年女性多见,会出现阵发的心慌,心悸,胸闷,反酸、呕吐、腹痛,可能伴随着身体的忽冷忽热。这种情况会由最开始的每天一两次发作变成持续发作,导致患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期的患者,将会对这种不适感到焦虑或烦躁,甚至出现抑郁。但是否一定构成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程度不好说。从疾病特点来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像是一种急性的焦虑发作,也就是惊恐障碍。诊断惊恐障碍需要同时满足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标准和排除标准。症状标准需符合以下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以上是急性焦虑的病程诊断,而我们常说的广泛性焦虑,也就是慢性焦虑,需要病程6个月以上,且严重程度同样是涉及损害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作为一个诱因,导致焦虑症的发病或加重,而且,焦虑本身也会加重原来的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所以,当出现不适时,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治,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使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