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孤独患者和抑郁症区别(感觉自己特别孤独,不知道怎么排解,是不是)

感觉自己特别孤独,不知道怎么排解,是不是

孤独是因为没有和人连接的原因,不一定是抑郁的原因。

连接的意思是可以和一个人分享心事,说说内心的困惑等。

孤独和抑郁哪个更可怕

孤独和抑郁其实是两种概念,孤独是有群体的,是有过很热烈的热情向往,由于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己在群体中没有遇到志趣相同的明友,物以类聚,他只有脱离了众多的圈子,去寻找志同道合人,一起完成自己的心中愿望,在没有寻找到了知音之前,他只有选择孤独的自己一个默默的拼搏,这就是我目前认知的孤独。抑郁,是一种长期以来的精神压郁,从小性格懦弱,胆小,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后,那怕不是自己的过错,被指责,受批评,也胆小不敢爭瓣,这样,长期的被人不理解,无人与他,她们沟通,身心受到了很沉重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社会状态都是飞速发展,每一个人都是争分夺秒的拼搏,真正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没有什么人可以停下来倾听你的心声,只有自己拯救自己,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跌倒了,站起来,再跌倒,再站起来,直到站稳了〉,〈不管遇到什么天大的难事,不能趴下,因为我是一个人〉。

说说抑郁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有大约9%的美国人存在着人格障碍,它是指一种长期的、不健康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在十种人格障碍(包括强迫症、偏执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等)中,边缘型人格障碍往往是最容易被误解的。

慢慢明晰起来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困惑,因为“边缘”似乎表明它并不是个成熟全面的精神心理问题。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的代理系主任约翰·奥尔德姆博士认为:心理学专家原本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处于精神病(严重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轻度的精神疾病)之间,并不打算把它归类为一种明显的人格障碍。直到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疾病和诊断手册第三版》才把它归类为一种人格障碍。

从那时起,专家才逐渐了解和定义了这种复杂的疾病。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它在部分程度上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压力体验所引起的,它会对精神功能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干扰。《美国精神病协会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治疗实践指南》的合著者之一奥尔德姆博士认为:直到现在,专家也无法完全确定它的潜在原因。

新泽西州的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温迪·巴哈利同时也是美国认知治疗研究院的创建者,她证实自己接诊过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身体功能缺失和精神创伤,或是童年被遗弃,这就让他们在成年时期试图排解。也就是说,成长史艰难或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家族病史并不注定着你肯定会得上这种精神疾病,它只意味着你有风险因素。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影响到了美国近1.6%的成年人。虽然这个统计数字看似很少,但却无法代表整个患病人群。边缘型人格障碍之所以难以确诊,是因为它的很多症状与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相互重叠。此外,它还是一种连续体。在一端,患者的精神功能很差,几乎无常度日;在另一端,患者的精神功能又看似正常。患者有可能整个一生都未意识到他们有这种精神疾病,也从未寻求资源来缓解心理困扰。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11个症状

根据最新的《美国精神疾病和诊断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模型,有一些症状可以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国《健康》杂志网站近日对此进行了刊载。

症状一:自尊心低

我们都会从内心批评自己,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我怀疑态度是压倒性的。这些人的自尊心是难以置信的不稳定,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表扬和认同来识别其身份。他们内心里有一种自卑和不完全感。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甚至会去模仿别人的行动和行为,因为他们独立和自治的能力严重受损。

症状二:避免思考未来

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愿景至少有些模糊的规划,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任何形式的自我引导,他们不知道生活和工作是为了什么。

症状三:缺乏同情心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自我意识和同情心。他们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到别人,当他们情绪失控时,也不知道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压力。因此,患者很难与其他人保持长期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症状四:人际关系混乱

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受过身体和情绪层面的,他们总是要求伴侣满足其童年时代未能得到满足的愿望,这就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相互不信任。他们高度焦虑,担心失去身边亲近的人,但又想把亲近的人赶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既有可能对亲朋好友极度亲近,也有可能极度厌恶。如果是精神功能稍高些的患者,他们会意识到这种混乱的人际关系给自己造成了障碍。

症状五:压倒一切的焦虑

每个人都会有轻微的焦虑,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焦虑感过于强烈,表现为过度的紧张和恐慌。对于别人无意识的行动,他们会做出高度过敏的反应。在被人需要和喜欢方面,他们表现出极端的。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焦虑感,他们会用爆发性、不适当的来表达情绪。

症状六:总是担忧被抛弃

害怕孤独、被拒绝和被抛弃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典型标志。这种不安全感会滋生非理性的反应和妒忌、偏执行为(如检查伴侣的电子邮件),甚至还会导致更极端和操纵性的行为。

症状七:抑郁

边缘型人格障碍经常被误诊为慢性抑郁症。尽管抑郁症常见于边缘型障碍患者,但后者的症状表现有些不同,他们的抑郁情绪更为严重,长期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重要。

症状八:频繁的情绪波动

情绪不稳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症状,这让它很容易误认为是双向情感障碍,后者有轻躁狂或多动的行为。相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很快,外部事件会引发他们的过度反应。例如,如果一位同事在走廊里心事重重地向患者打招呼,后者会突然间被激怒。

症状九:无法控制的愤怒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一些常见事件的反应有些夸张或不相称,他们经常把遇到的问题和不良情绪转嫁给他人。例如,如果你的伴侣打算七点来开车接你,但直到七点半才来,正常人的反应是恼怒。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会说:“我要和你离婚,你不再爱我了,我憎恨你,你根本没打算来接我。”他们不能容忍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所以会责怪和迁怒于别人。

症状十:无法控制行动

他们会做出一些冲动性行为,如一掷千金买下贵重物品而不考虑经济负担,与多个伴侣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和从事其他一些危险行为。他们的思维过于奔放,无法停下来。有时,这种冒险倾向还会导致其他更为极端的自残行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当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感觉过度分离或感情麻木时间较长时,他们更容易做出自残行为。

症状十一:念头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有意念和企图的比例非常高。事实上,边缘型障碍患者的率高达8%~10%,是普通人群水平的400倍。他们认为是解脱痛苦的合乎逻辑的做法。

如果你存在上述症状中的四个或更多个,就存在着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风险,此时你需要及时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辩证行为疗法和图式治疗

与有些心理疾病不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而不是服药。辩证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能较好地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辩证行为疗法是国际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且极其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对目前边缘人格障碍等严重情绪调节功能缺陷病患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提高患者的正念技能、人际效能技能、情绪调节技能和痛苦承受技能,来提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

1.痛苦承受技巧将帮助患者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韧性以更好地应对痛苦的事情,并且教患者缓和消极环境因素影响的新方法。

2.正念技巧将帮助患者忽略过去的痛苦经历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惧事情,从而更充分地体验当前的经历。

3.情绪调节技巧帮助患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感受,然后体察每一种情绪而不是被它们左右。它的目的是用非对抗的、非破坏性的来调整感觉。

4.人际效能技巧给患者新的来表达其信念和需求,设定原则,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前提是维护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尊重他人。

此外,图式治疗对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有效。它关注患者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和适应不良的应对,并通过一系列治疗策略,帮助患者改变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形成更健康的行为。图式治疗是在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格式塔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整合治疗模型,其整合的优势为患者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很大提升空间。

如何定义孤独

孤独的定义:一种自觉与他人及社会隔离、疏远的主观感觉和体验,是生存空间、状态的自我封闭,一种不合群的状态。孤独的感受究竟怎么样,我觉得因人而异,或许各有深浅的感悟。

一般来说,孤独的感受可能是无为、空虚、迷茫,而又寂寞、郁闷、彷徨。

然而,对于有的人却是宁静、慎独、沉淀、明志、恬淡、享乐,一种清心寡欲、反省悟道、修炼提升、从容豁达的人生境界。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