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心理学是真的吗(在,为什么感觉很多人认为心理学没用)

在,为什么感觉很多人认为心理学没用

大概是因为我本身也处于这个圈子当中,所以这个问题,我没有多少感觉,或者说是感觉是相反的,因为个人所在的心理咨询机构,无论是临床心理咨询的来访者,还是学习心理学的爱好者,数量还是蛮多的。

说心理学没用的人,所见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来访者,认为心理咨询师没有能够帮助助到她,认为心理学是没用的。

还有一种是学习心理学,但自身没有成长的,也就是自身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最近这十年,心理学在社会中的认知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人已经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师这一概念,并愿意进行心理咨询辅助治疗。

也许是还有一部分人对此不理解,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他们可能会比较认可精神病学,而不是心理学。

个人浅见,欢迎批评。

心理学是一门「无用之学」吗

怎么会认为心理学是门无用之说呢?

要问,我们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实际上任何学习都是为了知道怎么样好好的活着,

怎么样好好地去爱,

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对自己所爱的人的伤害。

活着实际上是一门专业,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活着的专家。

心理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心理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给出的答案是:没错。不过前提是你得对自己有觉察,关键在于别总试图想改变他人,而是发自内心地想改变自己。

前不久,有一个痛苦不堪的妈妈找到我:“听朋友说你有教育孩子的良方,赶紧帮帮我吧,我已经让我儿子折腾得快崩溃了!”

我们虽不是朋友,但也挺熟的,我了解她快言快语的性格。看她愁眉苦脸的,就调侃她:“你可是响当当的名师呀,那么多的孩子在你的教导下发生了转变,你还愁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她苦笑道:“问题在于别人家的孩子听我的,我的孩子他偏偏和我作对呀!”

我说:“既然如此,你怎么能保证孩子能听我的?”

“你是咱们区有名的教育家,而且听说近几年又在研究心理咨询技术,他们都说带孩子到你这儿来几趟就会转变很大。”

“对这一说法你信吗?”

“当然信啦!不信我能到这儿来吗?”

“那就好办了,我只能确保我的方法对信任我的人管用。既然你信任我,而孩子不想跟你来说明孩子不相信你找来的‘帮手’,那咱们先放下孩子的问题,看看我的招儿对你管用不?”

“可以可以!”她使劲地点头,表达着迫切的诚意。

“那你先说说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不听你的话的?”

“大约是初中下学期吧。”

“比如呢?也就是具体表现?”

她开始列举事例:一放学就到篮球场上疯,也不先做作业;回到家完成作业怎么着也得复习复习、预习预习、或者看看必读书目也行,可他一做完作业就知道刷手机;周末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懒懒散散的,没有一点少年的朝气;补习班也不想上,就愿意打篮球,可他那点个头打篮球也不占优势,再者我们家就没有这方面的基因,打篮球将来会有什么出息?还有,你看看他身边那几个朋友,吊儿郎当的,学习都不咋地,游戏倒打得不赖,还想组队参加什么什么比赛!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那你的期待是?”

“我就想让他好好学习,要玩到了大学再玩。现在不好好学习,考不上个好高中连好大学都上不了。你说现在的孩子上不了个好大学,那不就瞎了嘛?” (注:呵呵我们这儿管没出息叫“瞎了”,比如:这孩子真是学瞎了。这孩子越长越瞎。)

“那你的意思是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然后靠成绩奔个好前程对吗?”

“对呀,我想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想吧?”

“也不尽然。我这儿曾来过一个妈妈,她所忧虑的是儿子都到青春发育期了,可性格却像小姑娘一样腼腆。见人就脸红,不爱运动,也没有朋友,整天就知道看书、学习。拿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就成绩好,其它方面真令她担心。而她的期待,恰恰是你所说的你的孩子的‘缺点’呀!也就是说,你的孩子在她眼中,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范儿呢!”

“怎么会!就我那儿子,我说一句他有十句在那等着,只会惹人生气!”

“咱们做一个假设吧。如果,上天有挪移,说可以把两个孩子的脾性调换,你选哪个?”

“那当然还是我儿子那样的,毕竟皮实、健康。”

“对呀,如果你不整天唠叨,恐怕你的儿子还会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对吧?”

“那倒是。可是学习怎么办?”

“他目前在什么水平上?”

“在学校里中偏上吧。不过他的学校也不是顶尖学校,如今中考校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咱们市里也就那么几所好高中,所以我很担心。”

“孩子自己有没有担心?”

“他整天没心没肺的,还说自己可不想当书。将来万一考不好就去当兵。”

“奥,儿子连自己的退路都想好了?这心理素质可比你强多了呀!起码你不必担心他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了。刚才我说的那妈妈就担心儿子出现心理问题呢。”

我看她有所触动,就继续说:“你看,你的儿子可以说身心健康,而且人家不上补习班都处于中上等水平,说明也不差呀!那你整天为何总要教训人家?”

“我不是看不惯他那个熊样儿嘛。”

“我们心理学有句不成文的公理不知你知不知道:谁痛苦谁改变。你说你们家目前母子之间的状况,谁最痛苦呀?”

“当然是我啦!”

“那到底谁最应该改变?”我笑着望向她。

“你的意思是我别管他了?视而不见?”

“不,我的意思是,既然你以前的方法在你儿子身上没见效,那说明方法是错误的,是不是该考虑修正或调整了?在你找到更好的策略之前,是不是先改变一下对儿子的看法和态度?相信只要你对儿子的看法和态度改变,母子之间的关系必然改观。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旦建立,你的一些好的建议他或许就听得进去了?到那时,你或许可以建议他主动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做做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努力方向以及适合他发展提高的学习策略,然后靠他自己的力量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该躺平调节就躺平,做到张弛有度,安享奋斗而又不失欢愉的青春岁月,你看这样可好?”

“哦,那当然好了!那我试一试?”

“嗯,记住,一定先从闭嘴做起。自己上来情绪的时候要有所觉察,赶紧到卫生间对着镜子调整,或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说你毛笔字写得不错,可以用来梳理情绪。总之,直到自己能够微笑着走出来。”

“然后一遇到问题,先判断是不是孩子真的有问题,还是你焦虑的心态‘冒’出的问题。你只要把儿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看待,并尽可能找寻并欣赏他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变化一定会有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遇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先捉摸一下他情绪的背后有怎样的需求,该达成他的愿望就达成,该给予支持就给予,如果一时不能满足他,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商讨,告诉他有时延迟满足也是一种幸福。”

看她听进去了,我一口气把建议说完。最后我又告诉她:“其实你只要想一想,人家一上高中一住校,就要离开咱们的眼皮子底下了,何不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好好享受与孩子欢乐共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呢?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只要妈妈露笑脸,全家喜洋洋。你试试看。”

大家猜,在她回去后,家里会不会有神奇的变化呢? 反正之后没多久,他们一家三口就一起来到我的“鸿蒙小筑”,一方用心理咨询技术为你排忧解难的小小空间。

心理学是一门很神奇的专业吗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同样的道理。外人看心理学,似乎被专业术语吓到,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心理学的角度都有心理奥秘。了解一些心理常识,或许你会重新认知这个世界,也会从中发现另一个自己。

走近心理学,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家有个比较出名的实验:有两只外形不同的猩猩,一只外表淑女温婉,另一只看起来凶神恶煞,将他们分别放在两间镶嵌有很多镜子的房间里面。外表温婉淑女的猩猩一进门就看见许多和蔼可亲的姐妹,并对自己的到来表现了很友好的态度,于是很快这只猩猩就与周围的姐妹们嘻嘻玩耍起来,关系十分和睦融洽。几天后,当实验人员将它带出房间时,它恋恋不舍地频频回头。而第二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猩猩就大不一样了,它一进门看见的都是不友好的同胞,对自己龇牙咧嘴,面目狰狞。这只脾气本来就不好的猩猩当然不能这样算了,于是就开始搏斗起来,一直到几天后,实验人员准备将这只猩猩带出房间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心力交瘁而死,死时面部表情依然狰狞。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人类的情感、思维、意志、认知等。人类的心理规律,不说不知道,说出来都是耳熟能详的。

有笼就有鸟-惯性思维;不要让坏情绪影响他人-波纹效应;破罐子破摔-破窗效应等等。

了解自己,从情绪开始

你了解自己吗?当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当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当工作效率变得低下,甚至个人家庭幸福出现危机的时候,你可以找到真正原因吗?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实际上,情绪才是罪魁祸首。只有管理好了情绪,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幸福才能得到保障。

管理心态,做最好的自己

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为什么在近乎相同的困境面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局?现代生活的重压是不是已经让你无处藏身?面对事业、婚姻,你是不是有时候力不从心......这些其实都是人性的弱点,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在生活面前奔溃,精神重压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你。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