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产科门诊看到娜娜时,差点认不出她,她是我管床的一个产妇,今天是产后42天来复查。我在医院这么多年,也可以说是阅妇无数,可是像娜娜这样孕妇真是屈指可数,因此,也让我记住了这个小妖蛾子。娜娜是凌晨时分破水入院的,护士叫醒我,看到娜娜第一眼,我以为自己没睡醒呢。虽然娜娜顶着滚圆的大肚子半夜来看急诊,可是明显是化了妆的。修剪整齐的眉毛、精致的眼线、淡淡的腮红、甚至还涂了姨妈色的口红。再看看我自己,随便地把头发塞进帽子,穿着洗旧的洗手衣,踏着拖鞋,简直糙得没有半点女人样。我给娜娜做了检查,羊水已经破了,也开始有宫缩,而且宫口已经软化,开了一指半,产程还算顺利,天刚刚亮的时候顺产了一个女儿。令人意外的是,娜娜在产床上至始至终都没有喊叫过,宫缩密集的时候也只是深锁眉头,咬紧自己的嘴唇,孩子出生时,涂了姨妈红的嘴唇已经结满了血痂,倒是让人佩服。再次看到娜娜,她居然没有化妆,这对于上产床都要抹口红的女人来说,太不正常了。我心里有点疑惑,就带娜娜单独进了检查室。我一边给她检查,一边和她随便聊着。刚刚提到她老公,娜娜开始大哭起来。娜娜出院以后,起初丈夫还睡在旁边,晚上起来帮着换个尿不湿,抱抱孩子。可是婆婆不干了,心疼自己儿子白天上班,晚上睡不好,就让他去隔壁小卧室睡。婆婆过来陪娜娜晚上睡,老人年龄大了,经常一觉睡到天亮,只有娜娜自己半夜起来带娃。是啊,哪个女人恋爱时不是被宠着,生了孩子当了妈以后,身边多了一个小人,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顾,每天不但要忍受着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理的焦虑。 产后各种情绪很容易让有心理落差,但是压垮宝妈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需要安慰的时候,永远得不到回应。你整晚抱着孩子的时候,老公在隔壁睡的像头猪;你一手哄娃一手吃饭的时候,老公打着饱嗝进门;你抑郁了,老公说你矫情。大多家庭的现实是很残酷,一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没有人会关注宝妈的心理需求,所有人都认为女人生孩子、带孩子就是天经地义。做全职妈妈如果得不到丈夫的体贴和理解,日子过得真是憋屈,经常抱着娃哭到天亮也是大有人在。 什么时候开始,家务成了一个人的,孩子也是一个人的?这样能不抑郁吗! 所以说,女人不能把人生的筹码都压在男人和孩子身上。 孩子会长大,父母会老,老公会跑,既然世事难料,那我们就要学会为照顾自己的心情,为自己活。 自己觉得憋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手,经济条件好一点,可以请人帮忙照顾孩子。等到孩子大一点可以入托,自己回归社会,或者重新学习一门技能,重返职场。哪怕你挣的不多,只要是凭能力吃饭,你就值得别人尊重,你的底气是自己给的。
谢谢朋友邀请!听到婆婆要来,你就感到惶恐。这种心理是要不得的。也是不应该存在的。从你的描述看,你对婆媳关系如何处理,不仅缺乏经验,而且还缺乏信心。婆婆要来,就引起你的心理恐慌,我猜测应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你的婆婆很强势,在整个家庭里确实有说一不二的地位,你从内心缺乏一定的主见,有一种晚辈对长辈的畏惧感。从而引发惧怕心理。二是 你们婆媳关系不和谐,担心她的到来,会更加加剧这一关系的恶化发展,你又想维系家庭的稳定,产生担忧之心。三是你的小家庭,从你婆婆所在的大家庭,得到了许多各方面的资助,没有适当的回报,觉得从心里内疚,有所亏欠,产生惶恐心理。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情形都会使你婆婆的到来,忐忑不安。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婆婆既然想到你家来,至少她是乐于和你相处的。有了这个前提,你可以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他此次来的目的。然后,通过与丈夫一起化解各种危险苗头,才是解除你惶恐心理的唯一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一是婆媳之间本来就存在矛盾,是长期的,缓和是暂时的。二是当个人的空间受到限制的时候,会出现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三是婆媳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生活观念不同,进而隐射出对对方的排斥和抵触。四是在别人的干预下,简单问题复杂化。没有根据地妄议和猜忌对方,易产生歧视心理。五是婆媳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容易出现误会和误解。面对世人难解的“家务事”,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婆媳之间和睦相处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我所在的区域每年都有不少女士在“”节被评为“模范家庭——好媳妇”。她们没有高深的理论,她们有的只是体贴入微。有位多年被誉为“好媳妇”的代表在发言中说: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公婆当亲人。她的说法让大家都吃了一惊:怎么理解呢?她笑着说:我一直把公婆当客人呢。哦,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了。原来婆媳之间并不是很难相处,只是观念转变一下而已。
1、处好婆媳关系,甲亢病人由于精神紧张、焦虑,特别容易发脾气,所以要注意说话的和语气,不要惹患者生气。2、注意多让患者休息,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让患者太过操劳。3、让患者多喝水,甲亢病人身体代谢较快,水分流失比较严重,需要补充水分。4、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在做饭时放碘盐,放太多葱姜蒜辣椒。5、注意带患者去复查。
谢邀。我曾经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后来在各种助缘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走了出来,现在成了一名专攻抑郁情绪咨询的心理咨询师,感谢各种善缘相助,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心理学理论,回答你的问题,希望也能帮到你。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我深知深陷抑郁心境时的无助和痛苦,现在作为心理咨询师,不时会接到一些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来访者,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也能体会到作为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陪伴抑郁症患者的不易和困惑。可以说,在面对抑郁症侵袭时,家属和患者同样的无助。患者的无助在于,不知道如何走出抑郁的泥潭,而家属的无助在于,不知道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其实,抑郁症发作的时候,陪伴就是最好的帮助,我在之前类似的回答里就已经提到过了。而陪伴又是个很抽象的词,那什么是陪伴呢,陪伴即接纳。接纳又是什么呢?就是如实地接受他现在的样子。这很不容易,有的人会说,我接纳他现在的样子不是什么都没做吗?不,接纳就是一种做。企图改变什么反而会带给抑郁症患者更大的压力。而接纳却是改变的第一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经说,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这种力量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所以,别太担心抑郁症患者陷入抑郁(当然,这并不代表在极端情况下不进行干预)。作为家属更不要因为其患抑郁症而对其另眼相看,甚至把抑郁症看做耻辱的,这样只会额外增加他的压力,让他病耻感更强,不愿意就医,加重病情。我自己的经历让我相信了他说的话,在生活中积极寻求帮助,例如寻找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参加禅修等或其他活动都有可能帮助发掘出那股积极的力量。家属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待,既不用怜悯的眼光去看待他,也不用不理解的眼光去告给他讲一些空洞的道理,其实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环境,更有助于抑郁症的疗愈。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我个人感觉,比改变更重要的,是接纳,或说改变的第一步首先是接纳,如实地接纳他患有抑郁症的现实比总不承认不接受总去向改变他其实更有效,总是想去改变现状,这可能是我们全人类的通病吧,这背后总有完美主义的思潮在做该,好像人就不应该抑郁,其实,人有抑郁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但越是大惊小怪就越会卡在抑郁的点上。抑郁不是问题,我们普通人也会抑郁,卡在抑郁的情绪里导致抑郁情绪变成抑郁心境才是问题。而真实的力量大过完美的力量。接纳抑郁症的现实就是一种力量,而真正做到了接纳,也就做到了陪伴,做到了陪伴,一切会流动起来,你只需要静静地等待他自身的那股力量生发就好了。当然,生发之后做什么呢?那时候就有很多可以做的了,这时候,其实不用你去要求,抑郁症患者自己就会主动就医、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了,这就进入了一种良心的循环。我是一名走出抑郁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正饱受抑郁焦虑情绪的困扰,想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