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大学生焦虑症的例子(一个人同时有焦虑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

一个人同时有焦虑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

躁郁症和精神有生理方面的基础,这方面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同时需要心理疏导。

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生本能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遇到了现实和心里的困境,当一个困境存在的时候,当事人为此而焦虑,这就是焦虑症;当他寻不到解决的出口,对生活产生失望,失落无助,这就是抑郁症;为此而胡思乱想,认为有人害他,这就是被害妄想。

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把焦点放在他遇到的现实困难和心理困难上,这些困难可能是婚姻恋爱,可能是人际交往,也可能是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

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需要我们合理的去对待和处理,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和对待,而是以情绪化的来表现,这样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躁郁症和精神,是心理问题中较为严重的,已经上升为精神类的问题,高度重视,由于生理因素的比重较大,因此,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

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纠缠如麻,不适合个人调整,一定要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老师进行分析和指导。


想的多是病吗

我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想的多,只是一种心思重的性格,不是病,这是因为":

第一,想的多是一种性格现象。

  •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人是一种有思维的灵长性动物。思维简单直观的也可以理解为心里的想法,人的想法因性格而异,同样的事有的人想的多一些,有的人想的少一些,这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想的多与少,除了性格上的差异外,还受经历环境以及情绪的影响。人们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做出过激反应,就是想法失常的表现,如有的激情。

  • 当然,凡事都要有个度。好想事的人多半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者。如果思虑过度,精神过于压抑,造成恶性循环,也可能与神经性疾患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第二,想的多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 从行为学的角度上看,人的精神追求往往体现在思想上。一般来讲:一个人想的越多,精神追求就越丰富,反过来想的越少,甚至不想的人,精神追求相对少,甚至于没有精神追求。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不立"。想的多与少和事情的成功与否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相对而言,想的多考虑周全一些;想的少,则比较简单化。但又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明想事的重要性,以及成事的决定性!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要想的都是应该想的事,不去杞人忧天,就不存在病态的说法。反过来整天忧心忡忡,闷闷不乐,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心理疾患。

综上所述:想的多与少,就是人的性格在精神上的反应,绝不是病态。公正的说:"想的多,有利于事情的圆满,不过也容易错失良机"。但如果长期思想压力过大,也会促进神经衰弱之类的疾病发生。

因此建议:凡事考虑周全即可,想的过多会加重思想负担,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若有想的过多,思虑过度也要及时设法纠正自己。

欢迎留言互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