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轻重抑郁症治多久能工作(抑郁症上班,不想坚持了怎么办)

抑郁症上班,不想坚持了怎么办

建议尽早离职,越快越好。

放心吧,不是抑郁症,照样不想上班不想坚持。大多数人的理想都是相同的,简单来说就是不上班,但还有钱拿。

曾经介绍过,抑郁症对工作的影响。对于抑郁症患者,甚至应该这么说,如果你做的是一些紧关截要的事情,那还不如赶快离职,以避免更糟的后果。

从抑郁症主要表现出来的症状说,临床表现最多最典型的症状是心情低落,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思维反应变慢,第三位是活力减退。

这是疾病导致的。即使是轻度抑郁症,也会有这样的表现,抑郁症没有治好的话,这些表现就不可逆,无论患者有多强的毅力,也必然受到这些症状的困扰。换句话说,此乃人力不可为,硬挺是挺不住的,一点用都没有。

但是,对于任何工作来讲,思维反应变慢都是致命伤。它不单是反应慢,正常的沟通也会受影响,尤其是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难以采取正确措施。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工作失误,很容易造成什么损失,还可能导致损失重大。

而从患者本身来讲,工作失误的打击,会使抑郁症病情加剧、不易控制。

从法律上讲,不管患者是不是隐瞒病情工作,对于失误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负责的,那是实实在在白纸黑字的法律责任。就算用工单位强逼着患者工作而出了问题,患者也要付一半的法律责任。就算是因公受伤,用工单位都不必负全责。

所以,一旦确诊有抑郁症,再上班工作那不叫努力,那叫蠢。

患者这种状态很容易出现失误,出现失误后又要负责,又对病情不利,那你说,上这样的班是图什么呢?嫌自己不够惨吗?

以上。

建议,一旦确诊抑郁症,尽快离职,越快越好。首先要保证各方面遭受的损害不会继续扩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治疗。

精神病患者治疗就是睡觉吗,睡醒了病就轻了

感谢邀请!精神病患者治疗就是睡觉吗?当然不是,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而且精神病这个词本身有一定歧视色彩,不建议使用。精神障碍包括很多具体的疾病,如果你指的是人们认识最多、最严重的精神症, 那么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症药物治疗的目的

说起精神症,可能大部分人印象中是紊乱的,躁动的,行为不受约束的,所以觉得可能服药让他们强制睡眠,醒了就会好了。但这是认知上的错误,精神症患者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受自己控制的言语和行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存在的幻觉和妄想症状。可以说几乎所有精神症患者的反常行为或反常言语,都是继发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而抗精神病药物是用来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

比如一名存在被害妄想,觉得有人害自己的精神症患者,将自己反锁家中,拉上所有窗帘,甚至用衣服堵住所有缝隙。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被害妄想,被害妄想被药物消除后,患者自然不再感到害怕,从容的走出家门,正常生活。

不管幻觉还是妄想,都不是可以通过睡觉缓解的,而是需要抗精神病药物帮助改善和缓解幻觉或妄想。为什么抗精神病药物能够缓解精神病性症状?是因为我们的抗精神病药物会作用在一些与精神症状息息相关的神经受体,比如5-HT、DA、D2、NA、H1、M1等等典型的神经受体,都可以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

那为什么抗精神病药物吃了都会睡觉?

并不是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会有镇静作用,甚至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其实属于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当然,精神症患者在躁动、行为紊乱的时候是需要睡眠的,因为本身兴奋躁动或者行为紊乱的行为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甚至长时间处于这种得不到控制的紊乱状态很有可能因为大量的消耗而出现心脏功能衰竭的严重反应。睡眠可以让患者安静,但并不是治病。

其实很多精神症患者刚入院的时候因为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是很可能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的,而且还会处于高声喊叫或者行为紊乱的表现,严重影响到其它患者的休息,所以时候一般除了口服的抗精神病药物,也许一生还会选择给患者肌注一些更容易吸收能够立即起效的抗精神病药物针剂,比如氟哌啶醇注射液,比如齐拉西酮注射液等等。

可能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但这是药物的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的目的也不是让患者睡觉,单纯的睡觉也不会对疾病有所帮助。真正对于精神症患者有帮助的还是运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控制。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你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睡觉有好处,但更多是减少消耗,避免冲动伤人或自伤行为。真正治病的是药物治疗。

精神病患者。如何才能重返职场,树立信心

一般情况下三级或以下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持续稳定之后会有重返职场的可能性。

国家有明文规定:精神病人是受疾病侵害的公民,任何人不得加以欺辱、歧视或。对精神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应予以妥善的照顾。所以疾病康复稳定的精神病人社会功能基本上和正常人一样,具备面对各种工作的基本能力时,是可以申请就业寻找工作的。同时也应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包容。

一般精神疾病患者在就业前都需要再做身体疾病的测评,看是否已经适应就业工作。

学习职业技能是提升就业信心的前提。

在正式工作前这些患者需要在正式工作前做就业训练,成都、长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专业的精神疾病康复中心。里面有精神康复患者做的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如烹饪、烘焙、种植、软件、办公文案、商场职员等类型。还包含与人互动交往,参加社会公共活动的训练。

他们在接受训练的同时会保持用药,接受心理辅导及职场规划的辅导。而家人朋友的正面支持与鼓励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的最大动力,如果能对这些精神病人完成的作品或做成功的事情给以积极的回应、表扬都会提升他们的自信。

这些接受过长期培训的精神病人,去正式工作时,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有底气的。同时精神疾康复训练中心都会定期对再就业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跟进,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职业技能、人际关系方面的辅导。这些对精神疾病患者都会起到很好支持作用,而促进患者就业动力。

#微头条日签##头条心理学院# #心理人说心理#

我有严重抑郁症焦虑症,没办法工作我该怎么

我知道抑郁症很严重,是从我搬到新家开始,对面楼的妈妈在产后得了抑郁症。她原来是博士生,我见到她的时候,每天的她都闷在家里敲那种不锈钢的盆子。除了一日三顿饭和睡觉不敲,其他时间都在敲。

周围的邻居受不了,特别是赶上快高考的时候,天还没亮,她就起来敲。大家开始向物业反应,物业找当事人,她不开门。就给他老公打,不接。此时老公早早地领着孩子和自己爸妈住了。而他趁着一早或者一晚,每周来送几次菜,算是能保证这位深受抑郁症困扰妈妈的温饱。

物业的人也试着在对面楼附近堵他丈夫,但是也无果。后来辗转找到了娘家,她娘家也不管,还让以后不要再联系她们了。物业民警反反复复地找当事人,找她老公,找她公婆,几乎每年都要上演好多次。可是一直没有改善,这样持续了有五六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敲盆子的声音,对面楼的住户是换了一批又一批。

事情的转机是在去年出现的,有段日子对面楼突然安静了下来,也不见她老公偶尔来送菜了。大概过了半年左右,她又出现在对面楼里了。物业的人说那段日子,她去治疗了。

这时的她精神面貌完全不同,穿着小高跟鞋,化着淡妆,每天一早一晚准时外出骑车接送孩子,而老公也不再和公婆住了,搬了回来。每天能看到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连期间,偶尔也能看到她蹲坐在楼下,看着老公和儿子跳绳踢球。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鼓励您一下,也许您现在很难,也许家人暂时地放弃你了 ,但不要绝望。人生中会有很多波折和不如意,别看你周围有很多人看着多开心,他们背后可能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难处。但我们不能让困难和疾病打败,要尽最大努力反败为胜。也许抑郁症治疗困难,但希望您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早日让家庭再充满欢笑。人生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未知的新奇的开心的事情,等待着你去开拓,加油。

如果抑郁了,现在重新开始工作么,还是调整

没有抑郁史,所以没有切身感受,随便说说吧。

个人建议休整一段吧。毕竟这个时候心态已经不对了,即便仍在从事工作,内心仍是不开心,也不可避免会因为某个细节而诱发内心的动荡,恐惧,甚至不安。

心态调整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抑郁的人。很小的细节容易放大,走不出这个困境,甚至会考虑极端。这需要时间给出解药,工作的环境里小概率能让人舒缓下来,甚至大概率会让人更焦躁。

我想最好的是坦诚布公的告知自己的家人、朋友、爱人,让他们知道你正处在困境。一杯浑浊的水倒出去,清澈的水再倒进来。循环往复,杯子里的水总会回归清澈。家人朋友爱人的在乎、关心、倾听和友善引导,就是这一汪清水,冲刷掉你内心那杯浑浊的水。

尝试换个生活,不要局限在家里空洞的四面墙中,尝试多走到外面去。爬爬山,听听鸟叫,看看潺潺溪水,摸摸绿叶花朵,大自然有无限的治愈力量,只要你善于发现它的美,并愿意让它的美引导你放松,舒缓,忘却。

没有过不去的坎,除非自己内心里不想逾越它。听听音乐,读读佛经,敞开自己。想开了,看淡了,很多的纠缠,也就那么回事,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五万有五万的活法,五千有五千的活法,与其因为数字差异无端纠结,还不如想办法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来的实际。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