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带孩子抑郁症怎么来的(抑郁症是否是家长“惯”出来的)

抑郁症是否是家长“惯”出来的

个人觉得抑郁症的产生因素可能跟家长有关,但应该跟“惯”无关。“惯”意味是对孩子的溺爱,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更多的可能养成自私、自大的心理,形成抑郁心理的概率比较低。那家长的哪些行为或教育会引发孩子抑郁症的产生呢?

1、1、父母高度的控制欲,对孩子的内心或真实的需求视而不见、毫不在意,严格要求孩子的一切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导致年幼的孩子真实情绪情感只能不断被压抑、无法表达,最终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2、父母经常吵架,夫妻关系不和谐和家庭环境不和谐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感到孤独,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很容易患有抑郁情绪或抑郁症;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苛。适当的严格要求可以督促孩子,但过于严格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压抑,永远无法满足或完成父母的要求,引发抑郁;

4、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家长情绪的宣泄桶。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承受太多父母负面情绪,会产生自己不被爱、不受父母喜欢的体验,进而对生活感到无望,消极等抑郁情绪。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幼儿园老师说孩子有抑郁症的可能。

病情分析: 您好,尽管孩子的症两种表现是属于抑郁症的症状,但是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抑郁症,建议您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确诊之后在治疗。

意见建议:治疗抑郁症家长一定要多与孩子沟通,并且多带孩子到处走走,换一换新环境,这些对于孩子病情很有帮助,并且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接受治疗。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现在的孩子也得抑郁症,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解答你的问题。

我在心理咨询中接触过这样的案例,我说一个我接待过的抑郁症案例。

第一,来访者是位初二的男生,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来访者15岁,有咨询意愿。通过与来访者、来访者父母晤谈,我对来访者的观察,了解到来访者的家庭教育非常严厉,特别是父亲对来访者基本上都否定加训斥、打骂教育,来访者从小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然就会招来父亲的训斥或打骂;来访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情绪低落、不愿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什么都不想干的表现,老爱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已经有一个月不去学校了,早上不想起来,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我感觉来访者有抑郁症倾向,我委婉的把自己的判断告诉来访者的父母,我建议其父母带着来访者去我们这里医院的精神科做进一步诊断。

第二,后来通过反馈了解到,来访者父母听从了我的建议,去了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来访者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位来访者的抑郁症是初次发作,他们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休学一年;并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来我这里做心理咨询,经过一年的治疗、咨询、康复,来访者的抑郁症已经治愈,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第三我的心理咨询感受,这位来访者的抑郁症主要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特别是父亲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我对这位抑郁症来访者的心理咨询采取的是家庭治疗的,来访者、父母都要接受心理咨询,按照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进行,来访者、母亲、父亲一起共同做心理咨询,形成心理咨询联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调整其家庭的人际互动动力,把原来影响来访者成长、压抑来访者情感的逆向动力调整为正向动力,这个过程比较艰难。

来访者的母亲比较容易接受我的做法,来访者的父亲虽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务员,但刚开始还是有些抵触;他认为,来访者的问题与他关系不大,可是当来访者被确诊为抑郁症、住院治疗以后,对他触动比较大,开始意识到来访者的问题与他有关,他的不接纳、不欣赏、不认同来访者,让来访者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是个没有价值的人;这种没有价值感往往会导致来访者形成抑郁性性格,认为自己多余,认为自己没用,进而开始进入“活着有啥意思”的恶性追问之中,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意念和行为。通过这种咨询,就会要让来访者的父母认识到,来访者的抑郁症与长期得不到鼓励与接纳有关;要让来访者好起来,父母就要改变教育态度,改变教育方法。

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为什么有些家长不认真对待子女的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5亿人患有抑郁问题,其中,既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抑郁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接近9000万人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区别只在于:北欧人会吃药,人选择忽视或者硬撑。我们始终没有正视抑郁症。

为什么不把抑郁症当一回事?

“我一定会表现像正常人一样,发病的时候躲在角落,不然你们认为我们是‘矫情’。放心把,我一定不让你们发现我得了抑郁症。”

在国内近几十年来,抑郁症的历史非常复杂,在从前的认知上,和精神、心理、情绪有关的疾病是不存在的,人们甚至无法理解除了身体的病症,心理也会生病。外来物精神病学受到强烈的质疑,而且,精神疾病被看做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人只会把自己的情绪埋藏、否认和忽略。因此,父母那一代人只知道自己身体病痛症状如失眠、头痛、腰痛等,将其托付于民间流传和传统疗法,甚至会将其妖魔神化,求神拜佛乞求好转。他们并不会直接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情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认知鸿沟已经无法跨越了。除了抑郁症之外,很多需求、情绪表达、纠正辩论是不存在的,上一辈的他们只在乎是否被尊重和被孝敬,而这些遵从的表现就是“永远顺他们的意”。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和社会背景,他们对辈分、对孝顺的理解,集体与个人界限的理解、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难以改变,这使得他们难以和下一代人顺畅交流,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的情绪表达。

于是,我们很不幸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内心的不接纳。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越抗拒,越逃避,离幸福感越远,心理的感受越差。接纳事实和缓释情绪,是心理问题的解药。

加入父母那一代人有人得抑郁症,爷爷奶奶辈肯定会更加不理解他们,为他们贴上各种各样负面的标签:窝囊、内向、不会说话、不工作不干活……

现在的父母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对待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让他们感受幸福。因为代际传递,不反思,不成长,下一代还会受到同样的痛苦。

详见@杨靖心理《为什么人一谈抑郁症就色变,尤其是听到子女时?》

yj-stu

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脾气变得好暴躁,是不是

暴躁不会是抑郁症,因为在发泄,就怕默默地忍受,会导致抑郁。但暴躁说明已受到较大压力了,需要有人关爱和帮助了。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