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精神是两码事。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而精神基本上很难治好,且会复发。抑郁症也不会发展为精神,你抑郁了,说明不是精神的素质,这其实是一个好的信号,这辈子你想精神都不了。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不同的,心理疾病主要还是那部分功能障碍的人群,药物或是其他心理疗法可以治愈的,属于功能性疾病的范畴,而精神疾病则不同,属于器质性疾病,一般药物只能控制或延缓的,不能完全好转的,我也觉得你是功能性疾病,建议去医院确诊后正规用药治疗,依据不同的情况,1-2年会治愈的.现在抑郁症不是很难治疗的,很多医院都有大量的相关临床经验,祝愿你早日健康.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目前,在抑郁症首诊颇多的综合医院,正确识别、区分它和精神症关系重大。根据临床实际,应注重以下四点:一、主动与被动。
主动求医是抑郁症区别于精神症的一个标志。抑郁症患者主动求医的与其他躯体病患有所不同,他们由于不清楚自身疾病,抑或有意无意地回避心理问题,因而,对心理(精神)专科望而生畏,多是选择了大内科、中医科等,并频繁转科。
在医生面前,虽然他们外在表现多为语少,吞吞吐吐,表达困难,但他们却想说全讲透,一吐为快,可又怕词不达意,被误解,因此,不少患者沉默寡言,这并非表示不主动合作,而是等待医生为他们开启心扉。
还有些患者把事先想好的内容写在纸上,以书面的形式向医生诉说,这也是抑郁症患者主动求医的一种特殊。精神症患者求医是被动的,因为他们缺乏或丧失了自知力,对病症没有正确的感受,因而一般对病持否认态度,多数患者是被亲朋好友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带到医院,患者对医生的检查难以合作。
二、痛苦与淡漠。抑郁症与精神症的情感表达是不同的,抑郁症患者在就诊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痛苦,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忧心忡忡,不少患者未等开口讲话就潸然泪下。
当医生了解、检查病情后,会明显感到患者的痛苦程度与症状体征不符,具有明显的夸张和情绪渲染色彩,这会使医生往精神异常方面判定。
其实,患者这种特殊的痛苦状态,正是抑郁症心境低落、自卑等基本症状的体现。精神症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就诊时多表现为茫然、淡漠、木僵,无论医生怎样引导发问,患者或者不作答,或者所问非所答。
也有的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情感倒错,但精神症患者一般没有为病所急,为病所痛的情感表现。三、意念和妄想。在思维内容方面,抑郁症与精神症有着重要区别,这也是临床上最易混淆的焦点问题。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有消极悲观的意念,如困难、挫折、失败、患并自责、自罪、等不良念头。这些意念在重症患者身上可达到近似于妄想的程度,但与精神症的妄想症状仍有不同,主要区别有二:其一、患者的意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所处环境及事件有关,如青年的学习压力、交往障碍、性困惑;中年的家庭、事业问题;老年的多并孤寂等。
其二,患者有自知力,承认这些念头主观片面、不真实、不确切、不可取,但就是油然而生,无法摆脱。精神症患者的妄想症状多种多样,有的接近现实,有的荒谬离奇,但其共同特征是无事实根据,与患者所受的教育水平相去甚远;患者能把妄想内容描述得生动逼真,并坚信不移,他人无法说服。
四、有效与无效。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是两类作用不同的精神类药,当给患者使用其中某种药物后,从疗效上也可观察和反思出诊断是否有误。
抑郁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无效的,他们及其家属的普遍反映是药物的副作用和病情的恶化。对这些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检查后,也证明了这一点。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抑郁症的病理机理目前已很清楚,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有明确的针对性。近几年,抗抑郁药经过更新换代,疗效明显提高,副作用也降至微乎其微,如SSRI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服药1~2周后就感觉起效,治疗3个月,轻症患者基本治愈,中、重度患者一般治疗6个月至1年,期间再辅以心理治疗,也能康复。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在精神病学诊断标准里,有两类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一类是神经症,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4种,一类是重度精神病,包括精神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并没有神经病的说法或诊断。
在的电视剧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台词,你神经病呀,这里说的神经病,实际说的是精神病,是指思维混乱。
抑郁症被划在精神病的范畴,主要是一种情感障碍,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心境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自己的将来没有希望,这是由于长期对自己能力的担心和怀疑,对将来的绝望,出现的高焦虑情绪,高焦虑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抑郁症。
现在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青少年的发病率非常突出,在一些重点高中,名牌大学里尤为明显,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指导,导致真正能康复的不多。
正确认识抑郁症,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找到科学的应对方法,搞好家庭教育,培养责任心强,敢于面对困难的孩子,是预防,干预抑郁症的关键。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抑郁症本身就是精神病,不存在什么再发展成精神病那么一说。
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神经症是精神疾病中较轻的一种类型,而精神症是精神疾病中较重的一种类型,他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程度上的轻重,而非性质上的不同。
其次,精神神经症是精神疾病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型,一般不会转化为精神症,但也有极个别的例外,特别是精神疾病中往往存在共病现象,如,有些精神症初期症状是强迫症,有些精神症治疗过程中会表现为强迫症症状为主的症状,有些精神症也有与强迫症同时存在的现象。
郁抑症也有类似的情况。
因为抑郁症与精神等严重精神疾病本来就在同一条疾病谱系上,所以讨论是否会发生转化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病要及时治疗,而不是要刨根问底,试图自己去做一个精神病医生。
即便是医生有些疑难复杂病症医学也是说不清楚的。
试图搞清楚医生都不清楚的问题,那不是要治病,而是在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