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基因治疗心理疾病(西京医院可以做基因检测吗)

西京医院可以做基因检测吗

病情描述: 西京医院可以做基因检测吗?想看是不是携带精神病致病基因,

男性后天精神症会遗传吗

据我所知,精神病都是后天受环境刺激得的,没听说有生下来就神经的,先天的是弱智。凡是说后天精神病不遗传的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因为凡是有精神病的人50%是有遗传基因的。为什么有的人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却不发病,有的人没有家族精神病遗传确得了精神病呢?

这种现象不能表明精神病不遗传,只是有概率问题,也有人体的个体基因问题。生活护理:其实很多精神病不遗传,有信仰的人较难患上精神病。

生活上的压力往往就是没处理好,心理精神才出问题。精神病的易感性和个人经历`想法`性格`生活最有关系。生活都和精神病患不一样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患者女42岁,由于老公出轨心理承受不了,

心理分析:抑郁症真正由于大脑基因而引起的,其实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抑郁症的产生都是和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的。心理指导:,每当患者采用中药调理一星期后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迅速入睡 ,抑郁、烦躁、焦虑不安等症状逐渐减轻,经过短期巩固治疗后,感觉体力充沛,精神愉快,从而消除失眠、神衰、抑郁、烦躁、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病症,达到康复的目的。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有70%到80%是由

个人认为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遗传影响大概占到一半。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教授,《人格难题》的作者戴维·芬德博士说,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中约有40%来自遗传基因。这为环境因素留下了很大的影响空间。环境因素不仅涉及居住地,文化影响,生活经历和接触的人都会影响人格。携带影响五羟色胺的某些基因的人患抑郁症和行为的风险更高,但前提是他们的童年时期患有严重的压力或。

上图:两种不同的双胞胎。

双胞胎研究泄露性格遗传的

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同双胞胎并不会具有完全相同的性格。儿童心理学家戴维·谢弗(David Shaffer)博士在他的《社会与人格发展》一书中指出,尽管与异双胞胎或非双胞胎兄弟姐妹相比,它们确实具有更多的共同行为特征,但它们仅共享几种人格特征的50%。异双胞胎拥有大约30%的相同特征,而非双胞胎兄弟姐妹拥有大约20%的共同特征。在同一家庭中养育的无生物学亲缘的孩子仅则拥有7%的特质。

上图:同双胞胎(蓝色)和异双胞胎(绿色)的五大心理特质的相似程度。

有关联但是科学家们暂时还理不清

由圣地亚哥大学的科学家对一系列遗传和人格数据进行的新的荟萃分析,曾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有一些惊人的新发现。

这个研究结合了包括现在著名的基因测序公司23andMe在内的各种组织的数据,包含123,132至260,861名参与者,被称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科学家扫描了参与者的整个基因组,以确定在患有特定疾病或人格特质或精神障碍的受试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研究结论发现了与各种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包括一些阿尔茨海默氏病指标。

我们受遗传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但是,当焦点转向人格特征时,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令人着迷的遗传指标:他们发现基因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联系。

其发现包含两个重要部分:

  • 人格特质与遗传变异之间的纽带

  • 某些人格特质与人格问题之间的关系。

关于人格,研究人员使用的是所谓的“大五模型”,该模型人格特质分为五个主要类别:

  • 外向性(健谈、充满活力和果断等特质)

  • 神经质(与情绪变化,喜怒无常和焦虑有关)

  • 开放性(有的人很固执己见)

  • 尽责性(这个好理解)

  • 宜人性(善解人意)

此模型自从19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尽管遭到一些批评,但这里还是被用于对基因组进行人格测试研究。

根据上述基因研究数据,外向性和神经质倾向似乎在遗传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科学家们在人体基因组中找到了影响这两个心理特质的特定区域。

  • 外向性跟WSCD2基因及其附近PCDH15基因的变异关系密切。

  • 神经质则只与1号染色体L3MBTL2基因有关。

看来,极端的人格至少在某些人中可能有遗传基础,这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一些人格特质与心理问题有遗传联系心理障碍的遗传学仍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领域。抑郁症的遗传关联就很不确定(仅仅是不确定),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约50%是遗传的(也就是说另一半则是外因造成),但在某些个案中抑郁的倾向几乎完全是遗传的,而在另一些个案中则根本不是遗传的。

换句话说,对于遗传与人格特质的某些方面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扑朔迷离的状况体现在各种方面,诸如:

  • 科学家们还发现性格外向的人与多动症的发病率之间存在“高度遗传相关性”

  • 而且开放性与精神症和躁郁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 神经质与抑郁症和焦虑症也有遗传联系。

换句话说,抑郁症除了导致情绪低落也可能导致警觉和焦虑,而多动症患者也能给人带来自信的心理特质。寻找人格与特定基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令人沮丧的。特定人格特征的遗传“匹配”似乎无法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测试,当然也有数据不足的和条件限制的问题,例如检查特定基因可能影响多巴胺或5-羟色胺水平。但至少,这些研究这可能为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格基因疗法打开了大门。

有研究者对与多巴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集合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该SNP集合与"刺激寻求"之间的关联。刺激寻求行为是一种人格特质,与许多毒品使用和成瘾有关的行为障碍有关——人类和非人类的许多研究表明,多巴胺在这种行为中起作用。

刺激寻求,也称为寻求刺激,是一种追求新的、不同的刺激、感受和体验的倾向。这个特质描述的是那些追求新颖、复杂和强烈刺激的人,他们的个性热爱体验,并可能冒险去追求这些体验。

上图:刺激寻求者们的日常。

这项工作与过去的“基因研究”有所不同,因为它不局限于分析与多巴胺相关的单个SNP的关联。而是研究了与多巴胺有关的多个SNP位点,以确定这些SNP是否协同作用以影响多巴胺水平,并确定个体是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刺激。这种方法涉及的基因和个性特质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而是复杂的基因系统,它们协同发挥作用以表达人格特质。这项研究的结构认为:考虑到所有与寻求刺激行为相关的SNP集合对多巴胺基因协同作用,可以解释大约6.6%的刺激寻求行为的。

上图:各种心理障碍的单核苷酸继承性水平:多动症最高。父母有多动症,那么子女多动症几率就很高了。(熊父母要注意了)

但还记得双胞胎研究表明同双生人格中有40%是遗传的吗?多巴胺基因研究中的6.6%与双胞胎研究中的40%相差甚远。其余的遗传力又去哪里了?我们得了解DNA在表现个性特征之前发生了什么。DNA是构建蛋白质、激素和在体内发挥特定细胞功能的神经肽的源代码。要使DNA编码特定的激素/神经肽,必须要做很多事情,然后必须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之后才能影响人格。这个过程或者路径还受到非常多的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包括表观遗传(那些包裹DNA的蛋白质以及非编码基因的DNA对DNA表达的调节和限制因素)。也就是说双胞胎虽然有相同的DNA,但它们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表观遗传发育模式,那么它们的人格方面(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发育)还是会发生差异的。这个方面要说的东西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上图:科学家们尝试通过蜜蜂蜂群的性格研究来解释遗传与性格之间的关系。毕竟人类的性格和遗传都太复杂了。

总结

说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有70%到8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可能过了一些,基因对于性格和心理的影响并非完全决定性的,我想在科学家没有明确答案之前,可能说占到50%的比例比较合理。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