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讲解(教育学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教育学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都属心理学范畴。区别在于:1、儿童发展心理学注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比如: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话?为什么会怕见生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别人的行为等等。2、教育心理学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如:怎样教育说谎话的儿童?怎样教育怕见生人的儿童?怎样教育儿童不攻击别人等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处理得好的话,儿童的教育发展会比较顺利,反之问题比较多。作为家长如果懂这门学问,教育孩子应该轻松一点,反之问题儿童就会多一些。扩展资料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集中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教育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吗

教育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会讲解与教育心理有关的那部分内容,它包含在某些教育理论当中。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对于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心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1.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特点和阶段。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等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2.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习的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理论、记忆、注意力、动机、评价与反馈等。

3.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测量和评价、教育心理辅导等。

4. 行为心理学:了解行为的形成和改变原理,包括条件反射、习惯养成、行为调节等。

5. 人格心理学:了解个体的个性特点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性格理论、人格测试和评估等。

6. 心理咨询与干预: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方法,以便能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这些知识点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作为特岗教师,您可能还需要学习其他相关的教育和教学知识。建议您参考教育类书籍、学术期刊和相关培训课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提升您的教育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和联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都属心理学范畴。区别在于:1、儿童发展心理学注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比如: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话?为什么会怕见生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别人的行为等等。2、教育心理学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如:怎样教育说谎话的儿童?怎样教育怕见生人的儿童?怎样教育儿童不攻击别人等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处理得好的话,儿童的教育发展会比较顺利,反之问题比较多。作为家长如果懂这门学问,教育孩子应该轻松一点,反之问题儿童就会多一些。扩展资料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 (60 年代到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