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某物而不得,心里气愤,转而说某物不好,这样自己心里就舒服了,反正是不好的东西,不得也罢。
这句话来自寓言故事《狐狸与葡萄》。在心理上称为酸葡萄的效果,它是一种自我安慰的。 当你无法得到它时,说它不好,并以另一种满足自己。 我忍不住要求一些东西。 很生气,转而说有些事不好,所以内心感到很自在。 无论如何,它并不好。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 的道理是:讽刺了狐狸的虚伪,因为吃不到就找个自欺欺人的理由,告戒人们要勇于面对现实。出自:《伊索寓言》
原文: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 是酸的。分析: 《狐狸吃葡萄》的寓言故事众所周知,其实这则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较多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当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内心自觉或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希望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的适应性倾向。
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对得不到的东西就贬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在心理学上就称之为“酸葡萄心理”。
这种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的机制,已没有了寓言故事中的贬义。
用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对事物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这样的“酸葡萄心理”是我们的心理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