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内部亚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过立足对外汉语专业,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因为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交际失误,容易引起的主要是和欧美国家的人际交往.同亚洲地区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 国家的人际交往,虽然也有文化差异的一面,但要顺利的多,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与同属东方文化圈,彼此之间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
这是显而易见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种语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交际是无法进行的.但是,既然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种语言,那么用来交际的语言对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另一方来说必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目的语”).比如一个人与一个美国人交谈,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直接交际,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这样界定的着眼点也是由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决定的.
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到呢个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的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从对外汉语专业来看,我们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即双方面对面的交谈.此外也包括伴随口语交际而可能发生的书面语交际,即文字传播的交际.
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
当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界.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的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语用”这个核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这么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通俗解释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问题.许多人在语言交流当中有很多障碍,最早的时候沟通障碍在于你的英语表达不好而产生误解,这是传统的看法.之后,当双方的语言能力都很好的时候,好像就没有障碍了,而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误解.研究之中发现,并不是英语好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过去所说的沟通仅仅是会表达.所以搞外语的人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成中文叫“跨文化交际”.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前者更注重你的语言表达好与不好,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你要表达的intended message,即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所说的话.I know what you are saying, but not what you are trying to tell me or what you mean.而沟通则是在理解what you are saying 的基础上同时理解what you mean to say.
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密切的跨文化沟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流的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跨文化沟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对跨文化沟通的各个层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文化差异没有改变沟通的普遍性质,但是,文化因素的介入却增加了沟通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从人类学家卡尔维罗·奥伯格 (Kalvero Oberg)使“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一词大众化开始,文化差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的:一方面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体系间的文化比较,比如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日文化差异、日美文化差异等等;另一方面,为了有效的进行上述文化比较和分析,学者们从千差万别的文化中提取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维度.比较著名的如霍夫施泰德的四文化维度,莱恩和迪斯特芬诺的六文化维度,以及斯特罗姆.佩纳斯的五文化维度.
其次是对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沟通的研究.1981年,萨姆瓦等人曾提出了跨文化沟通的模型.形象地描述了信息经过不同文化成员时,原始信息的内涵意义发生的改变.
在这个模型中,不同图形表示不同文化;与文化图形相似的较小图形表示受到该文化影响的个人,两者差异说明:个体的形成还受文化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箭头表示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图案与个人图案的一致性表示,当信息离开它被编码的文化时,它包含着编码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但是当信息到达它将被解码的文化时,解码文化的影响也变成信息含义的一部分,原始信息的内含意义就被修改了.文化越相似,解码的结果与编码时的内含意义就越接近.
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借助于D.Hymes(1974)提出的沟通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的分析框架来进行的.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沟通参与结构(participation structure)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沟通参与结构总体归纳为八大项,由“SPEAKING ”一词的八个字母来分别代表.其中:
S:“Setting”和“Scene”,即背景和场合.P:“Participant”,即参与者.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社会地位、出身背景特征和因素,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对沟通的影响.E: “Ends”,即参与者个人的交际目的,包括按惯例(即社会文化约定)所期待的结果(outcome)和各参与者的个人目的(goals).A:“Act sequence”,即交际行为顺序,包括信息的内容(话题)与内容的表述和形式.K:“Keys”,指基调,包括说话的语气、表情、姿态等.认真的、嬉戏的、夸张的或嘲讽的,不动声色的或带有某些感彩的等等.I:“Instrumentalities”,即媒介和渠道,主要是指信息传递使用的是哪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如方言、语域等),是口说还是书写.N:“Norms”,主要指人们交际时言语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各种规约.具体地说,就是交际参与者“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说的时候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以什么说”等等.G:“Genres”,即体裁,指交际活动中话语的类型,如诗歌、寓言、神话、祈祷、笑话、谜语、、演讲、书信、评论、公告等等.
再次是对跨文化沟通技巧的研究.参与结构是文化对交际的不成文的规定,交际双方不一定都了解对方文化的参与结构,即使对自己文化中参与结构的具体状况也可能并不清楚.这就需要交际双方对交际中的不确定性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异常”情况持更为宽容、开放、灵活的态度,同时要善于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来应付和解决问题.这些技巧包括:预设差异,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忍受模糊,处事灵活,幽默感,和具有冒险精神等等
以上的研究对我们进行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仍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跨文化沟通参与者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差异,并且在沟通中也从各个方面尊重了这些差异,但是对差异的尊重不但没有使沟通顺利进行,反而引起了另外的问题.比如,一位教授到外教家里做客,进门以后,外教问教授是否要喝点什么,教授并不渴,回答说不用了.外教又一次要教授喝点什么,教授又一次地谢绝了.外教说:“我知道你们人的习惯,你们说‘不’的时候是希望对方能够再一次提出来.没关系,喝吧!”教授回答说:“我也知道你们美国人的习惯,当你们说‘不’的时候,就代表直接拒绝了.我是按照你们的回答的.”
显然,在上面的情景中,沟通的障碍并不在于对文化差异的忽视,相反,甚至可以说正是双方对彼此文化差异的重视反而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可见,成功的跨文化沟通要求我们不但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还要求我们了解文化差异在沟通中的作用机制.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机制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根据我们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过于简化或不准确;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这三种情况下,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沟通的是不同的,分别表现为文化迁移、文化定势和逆文化迁移.
1、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跨文化沟通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下面的例子就比较典型的体现了文化迁移:一位美国人在秘鲁子公司担任生产经理,他坚信美国式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秘鲁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他从公司总部请来专家对子公司各车间的负责人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征求工人的意见,并从中合理的部分加以采用.可是这种管理方法推行不久,秘鲁工人就纷纷要求辞职.原因是,在秘鲁以及整个拉美文化中,人们敬重权威,下属不仅服从上司;而且还把上司看作是自己的主人,并希望上司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工人们认为,征求工人的意见是上司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反过来问他们.既然上司,公司就没有希望,不如提前离职,以便及时找到新的工作.但是生产经理对此不甚了解(或出于文化中心主义),以美国人崇尚个体主义,参与意识较强的观念去揣度秘鲁的员工,导致双方沟通的失败.
人们(有意或无意地)用自身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的心理倾向是比较普遍的.一个人从孩提时起,就开始学习本文化群体的行为和思维,直到内在化和习惯化.从一种文化的角度看,假定另一种文化能选择“更好的”去行事似乎是不合理的.因此,对各民族来讲,常会把自己的文化置于被尊重的地位,用自己的标准去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的一切.极端之时还会表现出“己优他劣”的倾向,僵硬地接受文化上的同类,排斥文化上的异己.
发生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迁移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文化迁移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中心主义.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取向的差异是消除文化迁移的必要前提.只有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信仰、价值观及它们的内涵,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感情的交流.
实际上,尽管文化上存在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是与其特殊环境相匹配的,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的.成功的跨文化沟通要求我们必须培养移情的能力:即在传递信息前,先把自己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上;接受信息时,先体认发送者的价值观、态度和经历、参照点、成长和背景.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处境和遭遇,从而产生感情上共鸣的能力.
除了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外,预设差异也是避免文化迁移的重要方法.即,在没有证实彼此的相似性前,先假设存在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注意随时根据文化因素调整自己的观察角度.预设差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一定的先有观念,固然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但是预设差异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将这些现有观念当作一种假设,而不是真理,必须仔细评价接受者提供的反馈,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它们加以修正.
2、文化定势
定势也称作定型(stereotype),最早是由W. Lippman在《大众》(1922)中首先采用的术语,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文化定势可能是由于过度泛化而导致,即断言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整个群体的文化特征.也可能是由于忽视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而引起.
例如,以前许多学者认为汉英语言在称赞应对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认为人崇尚谦虚,喜欢否定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来显示自己谦逊的一面.许多人在提到汉语中的称赞应对时,总是习惯性的将“哪里,哪里”,“过奖了”作为典型的应对.这种认识可能会在两种引起误解.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采取这种应对,因此碰到“不谦虚”的应对可能就会不理解.其次,尽管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比较倾向于拒绝别人的称赞,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人在这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会在接受的同时还是会尽量避免显示出自我称赞.
由于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势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这并不是说文化定势总是错误的,文化定势中通常蕴涵着许多准确的文化观察.但是文化定势很容易以期待文化的形式影响我们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人们看到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人们不但更容易被符合我们期望的东西所吸引,并且往往会对事物做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解释.
文化定势可能将我们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或两个凸现的维度,妨碍我们对其他同等重要方面的观察,使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差异浑然不觉,从而导致跨文化沟通的失败.研究显示,各个领域的专家与该领域的初学者不同,并不在于专家忽略了脚本和原型的作用,而在于他们通过与该领域的人和事长期接触,从而形成了更为复杂具体和准确的脚本和原型.即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能避免定势,关键是如何不囿于定势,意识到自己现有的认识可能存在的非完备性或可错性.在交往实践不断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观察.
3、逆文化迁移
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沟通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文化差异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了解了对方的文化特征,也不一定就会避免障碍的产生.下面是一般的沟通过程图.
显然,完美的沟通是实现思想1和思想2的完全一致,但是思想本身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中介于符号.这样,只有沟通双方对同一符号做同样理解,既A的编码规则=B的解码规则时,思想1=思想2的情况才可能出现.
文化差异从沟通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对符号编码或解码规则的不一致.静态地来看,在一次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对对方的文化都一无所知,显然会出现以己度人的情况,“误把他乡做故乡”,发生文化迁移,即在未证实A的编码规则=B的解码规则一致时,假定了思想1=思想2;但是如果双方都对对方的文化很了解,并在假定对方编码或解码不变的前提下,去适应对方,即发送者A将自己的编码规则调整为B的,同时接受者B也将自己的解码规则调整为A的,编码和解码规则不一致问题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只有当其中的一方编码或解码不变,另一方主动适应同时采用A或B的,或者双方共同商定采用新的规则C时,沟通才可能顺利进行.
前文教授与外教的对话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很明显,障碍的起因不在于沟通双方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或忽视,而在于沟通双方同时放了自己的立场,而采取了对方的立场,使编码与解码出现了新的不一致.这与文化迁移很相似,但是却以反向的形式出现,因此称之为逆文化迁移.
在实际沟通中,上面几种问题常常会同时出现.比如,在具体实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员通常会接受相应的异文化培训.经过这种文化培训,他们对异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在培训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所认为的该文化,即期待文化.由于这种了解通常是比较简括的,因而在沟通中就可能出现文化定势;同样这种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异意识的空白处,管理人员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迁移;随着管理人员与员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于真诚沟通的愿望,他们很可能会互相体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参与结构达成一致,那么就可能出现逆文化迁移的状况.
应该提到的是,单独了解文化差异的作用机制,并不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帮助.只有在了解文化差异三种作用机制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女人懒得解释可能意味着多种不同的原因,具体要根据情况和情境来判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对对方不信任:如果一个女人不信任对方,或者认为对方不值得信任,她可能会懒得解释。这是因为她认为对方不会理解她的想法或观点,或者对方不值得她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解释。
对事情已经放下:如果一个女人对某件事情已经放下,或者已经不再重要,她可能会懒得解释。这是因为她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没有必要再去解释。
觉得解释无效:有时候,女人可能会认为解释是无效的,因为对方不会听取她的解释或者理解她的观点。如果她认为解释是无用的,她可能会选择不解释。
缺乏沟通能力:有时候,女人可能会因为缺乏沟通能力而懒得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或者害怕语言表达不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女人懒得解释并不一定代表她不愿意沟通或者解决问题。如果对方能够理解她的想法和观点,或者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她可能会选择解释。因此,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意图是非常重要的。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对于人而言,所有导致负面情绪的自我暗示,都可以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习得性无助”的时候。其实,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的习得性无助感也不是什么坏事,而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是避免更大痛苦与纠结的途径。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并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习得性无助。
都往好处想基本就能解决了,犯也必定有他最想温暖、最想爱的那个人。
心理学:总是自己吓唬自己,出现这些情况属于灾难性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每个人对同样的事情的理解却大不相同。对于乐观的人而言,并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可是对于悲观的人而言,就会陷入到灾难性的思维之中。所谓灾难性思考,用最朴实的话解释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个体因为轻微的外界刺激,陷入到彻底的、悲观的思考之中,且无法在思考中找到解决方法。其结果就是,让个体陷入到手足无措的地步,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那么,哪些情况属于灾难性的思维呢?
灾难性思维障碍的表现
思考的结果是悲观的
存在灾难性思维障碍的人,思考的结果往往是悲观的。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他们预先悲观的认为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尽管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但是他们思考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例如:一个人在相亲之前,心里面就在想,万一对方看不上我怎么办?万一对方嫌弃我、当面拒绝我,那岂不是很没面子吗?思考的结果就是如此的悲观,而且他们可能会想办法取消相亲。他们难以跳出这个思维陷阱,不会将思维引向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方向上去。
对思考的结果深信不疑
存在灾难性思维障碍的人,对思考的结果深信不疑。他们觉得别人一定会拒绝自己,一定会嫌弃自己,并且内心已经产生了深深地忧虑。他们无法跳出这个思维陷阱的原因,他们一直在努力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个思考的结果。例如:一个人在相亲前,先是担心自己会被嫌弃、被拒绝,然后就是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嫌弃、被拒绝。从原本的推测,到如此的肯定,其灾难性的思维过程暴露无遗。当个体认定了一个糟糕的结果必然出现的时候,也就再也没有勇气去做些什么。
逻辑过于简单
存在灾难性思维障碍的人,思考问题时的逻辑过于简单。他们把所有造成糟糕结果的原因,全都归结为自己的。在一系列假设性思考中,推测出自己的能力欠缺;又通过一系列假设性思考,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欠缺。归根结底,这是掉进了思维陷阱,形成了自我设限、自我验证的思维怪圈。例如:一个人在相亲前,现实担心自己会被嫌弃、被拒绝;然后认定自己一定会被嫌弃、被拒绝;进而将原因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觉得自己长得太矮了,觉得自己身材不好,总之自己一无是处。
过度泛化
存在灾难性思考的人,总是将问题过度的泛化。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是对自我的全盘否定。将一部分、一方面的问题,泛化到全部的、全面的问题,进而指责、批评、抱怨自己。例如:我数学不好,我太没用了;我相亲失败了,我太没用了;我工作失利了,我太没用了;我今天出丑了,我太没用了;我身材不好,我太没用了。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仅仅从一个小的方面并不能全盘否定自己。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我价值,不要局限在一个方面。
消磨意志
存在灾难性思考的人,对个体的意志是一种消磨,其结果是造成个体失去行动的勇气。如果你知道了一个事情的结果是糟糕的,那么你还会费力不讨好地去做这件事吗?一件事情明知道会失败,那么你就不会去做这件事了。现实中,我们不会提前预知一件事的成败。但是对存在灾难性思考的人,已经认定了事情会失败,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做事情的热情和动力。长此以往,他们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还没有行动就觉得一定会失败,然后就变得懈怠、懒散。
如何摆脱灾难性思维?
精准定位问题
想要摆脱灾难性思维,就要学会精准定位问题。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才算是问题。比如相亲被拒绝,只有你去相亲之后才有可能发生,在此之前你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其次需要明确的是,问题所反映的仅仅是问题本身。你的数学成绩不好,仅仅证明了你的数学成绩不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要客观看待问题本身,不要过度的泛化。最后就是要针对确定的问题寻找答案,所有的问题都有应对答案,不存在无解的情况。要相信自己,要鼓励自己追求答案。
学会建设性思考
灾难性思考的结果就是制造问题,建设性思考的结果就是解决问题。不管是灾难性思考还是建设性思考,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原本没有那么多问题,通过你的灾难性思考过程,制造了一些问题;如果你学会采取建设性的思考,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所谓建设性思考,就是要往好的方面思考,要看清现实本来面貌,要朝着解决问题的方面思考。只有通过建设性思考,才能够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强大。学会建设性思考,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大考验。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思维都是灾难性的思维。只有摆脱灾难性思维模式,才能够走向成熟,才能让我们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