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现在学校也特别提倡阅读,也特别注重孩子的阅读,因为考试的时候,阅读单有一张试卷。这样也更引起了家长们的重视。
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读书对有些孩子来说好像给他们施加痛苦一样,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家长要参与进来,每天孩子放学后,家长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阅读,不管怎么忙,都不要间断,这样孩子才能养成阅读惯例,惯例养成以后,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起初,孩子也许不配合,但家长一定要坚持。
(2)所谓的精读就是让孩子理解其含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字、词、句的理解,还有写作方法等,那就先培养孩子默读吧,静下心来默读文章,默读能让孩子思考,用心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然而,默读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么小的孩子习惯于朗读,那么家长就要费一些心思,给孩子制造默读的氛围,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默读的好习惯。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说:“我们国家小国小民,没有更大的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国民的脑力!”他倡导全民阅读,所有大卖场楼上全部是图书馆,设有亲子读书区,要求孩子满8个月后妈妈一定要抱着孩子给孩子读绘本。反观我们国家许多大卖场楼上是餐饮!但有幸的是国家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全民阅读日都有多种形式的鼓励阅读、帮助阅读、指导阅读的活动。如倪萍、白岩松、敬一丹等名人助力“拯救实体书店”活动并在抖音上宣传,进行“直播带书”,倡导全民阅读成常态已指日可待!
由此我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要是有阅读的氛围。
氛围是我们成人制造的,良好的氛围环境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同网络上那只会舞狮的大白犬,常看到附近庙会舞狮,结果也学得的惟妙惟肖,不差一二。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白犬舞狮,都可说明环境、良好的氛围对一个人强大的影响。所以,成人要有意识为孩子营造这种氛围。
视频...
1-3岁宝宝:阅读,是对图画、对文字、对符号的认、识。最初对家里一切事物的指认:这是毛--巾,那是水杯等等也是阅读;对图画上人物表情的猜测:小兔妈妈伤心了,为什么伤心了呢?这更是阅读;孩子年龄越小,绘本选择时图画的比例要大,文字要少,渐渐可以反之。因为,这时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画面去猜测想像出他心中的故事,一千个孩子就会有一千个故事,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不让幼儿“小学化”的原因。假若识字了,他只会读出文字,也就一个故事。这时期成人可以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从指认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动物、日常用品单图开始,渐渐到看一些有简单情节类的图画书,图画书可以反复阅读,因这时候孩子喜欢她熟悉的事物,反复是还在积蓄能量,还有需要听你读出“小羊咩咩不开门”中的语句和情节,成人读过的书也是孩子平时最喜欢自己翻看的,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个故事讲一年的现象。
3-6岁宝宝: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自主不是放手不管,自主在幼儿学会了正确翻书、知道书的反正、懂得页码等读书常识之后,引导孩子通过看书的封皮、扉页、封底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猜测书的内容后,孩子就可带着问题去看书。如:瞧,这是一本关于月亮的故事,小动物有没有够到月亮呢,答案就在书中!请宝宝自己看书吧!告诉孩子有看不懂的可以做标记,然后问妈妈,妈妈和宝宝一起寻找答案。这个过程是引发孩子阅读兴趣、让孩子懂得书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书里有太多好玩的事物,书是神奇的,从而更加爱上阅读。
6-12岁:这时期孩子入小学了,应鼓励看一些课外读物如《胡小闹日记》等等解决孩子与同学相处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读书或作业时也一定在旁边看书,切忌看电视、玩手机,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平衡,一起阅读的氛围破坏掉了。待孩子完成作业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会儿电视,并参与对电视的讨论,这是在隐性的引导。
总之,说话是人的本能,不教也会,但阅读是习惯,需要有良好的氛围去影响和培养!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从小做起、从家长做起,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
3岁之前,最佳的做法是家长们亲自读故事给孩子听,如果确实没时间,播放故事的音频也是可以的;3岁之后,家长们可以亲自拿着绘本为孩子指读,这样可以提高孩子认字的能力,如果家长们做不到,也可以为孩子播放音频的同时让他自己翻阅绘本。另外,家长们还可以专门为孩子创造一个阅读区域,让许多绘本散落在此,方便孩子随手拿到,不必追求整洁。
孩子6岁上学以后,逐步学习拼音和汉字了,一、二年级时可以买些带拼音的读物让他看,到三年级时,孩子有一定认字量了,可以开始看一些整本的故事书,学校老师也会指定一些阅读书目,规定每天要保证30分钟的阅读时间。这时,家长就要带头做到,每天下班回来,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时光。记得当时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自己也跟着孩子一起看完了整套的《哈利波特》(共七册),并且经常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接连看了很多魔幻类的小说。
1、家长们应该把阅读做为表扬和鼓励的,而非批评和惩罚的手段。应该说:“你今天作业完成的又快又好,奖励你读20分钟书吧!或奖励你一本喜欢的书吧!”而不是说:"你今天又忘记带作业本了,罚你读30分钟书!或罚你抄写《优秀作文》3篇!”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2、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展览馆等地方,让他们感受和熏陶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或者经常在家中或路上与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甚至可以与孩子共同续写或改写书中的大结局,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件很有意思、很有趣的事情。
3、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书目,而不是强行阅读大人指定的内容。把选书的权力还给孩子,会让他觉得阅读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家长们强行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书,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阅读。如果孩子确实只看一些漫画、笑话类的书,而不看文学类、科学类的作品,那么家长可以在购书时与孩子提前约定:“今天可以买2本漫画,但同时要买1本文学书”,在看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这样约定:“今天可以看30分钟的书,15分钟漫画,15分钟文学”,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大家好,我是泉妈育儿心理,专注亲子关系,对亲子心理、教育、沟通、阅读等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带给你帮助,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收藏!
关于课内阅读,是保证成绩的基础,可以说,目前大部分的考试内容还是以课本内容——最起码也是课本内的知识点为主的。
要做好课内阅读,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这对于了解、读懂文章很关键,也容易培养阅读兴趣。就像《观沧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同学对曹操的了解是片面的,如果不先改变看法,很难真正理解这首诗。
其次,课本下面的小字的注释争取全背过。这是基础常识考试的重点。课内的文言文、诗词、要求背诵的现代文要求能达到默写的程度。
第三,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以语文为例,学了《秋天的怀念》,你可以阅读史铁生全篇的《我与地坛》,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可以读《朝花夕拾》。这样既可以辅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又拓宽了阅读。
以上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拙见,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