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如果二战输了(二战中德国输在哪)

二战中德国输在哪

二战中,德国也是强的很,一国挑战几大国,让美苏英都感到恐惧。不过德国国土面积小,再怎么强,也难以挡住美国、苏联、英国的反击,最终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关于德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德军在苏联遭遇到惨烈的天气,损失惨重,又或者德国后期,动员能力明显跟不上,也被美苏两国反击,形成两线作战等等,这些都导致德国的失败。但有一个原因同样重要,它就是石油。

可以说石油限制了德国的行动。为了控制石油等许多战略资源,德国不惜入侵苏联等国。二战中德国石油来源在哪?德国是一个贫油国,二战中,他的石油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1939年,德国和罗马尼亚签订石油通商协定,这一年,德国进口石油516.5万吨,发动二战后,从欧洲外进口的石油来源被封锁,所以他的石油,也就是在欧洲大陆上。

1940年,德国进口石油207.5万吨,其中有97.4万吨来自罗马尼亚,而到1941年,更是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209万吨,1943年,更是高达240万吨,德国发起的闪击战中,都是罗马尼亚的石油在支撑着。二战初期,当时德国还从苏联进口石油,但两国关系逐渐恶化,苏联也停止向德国输送石油。

早在发动战争前,德国就开始大量储存石油等能源,但战争的消耗远超德国人的想象,如1940年,德国的石油仅可以在和平时期消耗三个月,战争时期,只能维持两周,可见战争的消耗。这和德国四面出击有关,战线越多,消耗也更大。而为了战争,德国夺取了法国等国的许多石油储备。更是为了夺取高加索地区的丰富石油,不惜进攻苏联。可以说,德国二战中,都是为了石油,到处发动战争的,但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而苏联并没有那么容易攻打,德国想从苏联获得大量石油的目标落空,从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德国就不断受到石油匮乏的困扰,导致德国的军事行动,推进缓慢,战争中开始出现疲惫状态,罗马尼亚倾其所有的提供石油,但也是不够的。德军更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两百万兵力,损失150万,装备不计其数,苏联更是损失两百万。这场战争中,石油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德军,之后德国进入防御状态,势力不断往回缩。

可见石油对德国的重要性,如果有石油,德国是否能赢得战争?这个还是不行,因为德国很难战胜自身带来的问题,他需要面对的敌人太多了,德国精锐部队不断被消耗。有石油,只能让德国的失败拖延时间而已,如果苏联被德国灭掉,那么美国很难战胜德国,而为了胜利,美国不得不动用核武器,或许德国会首先吃也不一定的。

当然,德国想要吃掉苏联,也没那么容易,即使欧洲部分被德国占领,苏联还能退到亚洲部分,继续抗衡德国,牵制德国一部分兵力还是可以的。因此,德国的失败,很难扭转局面,除非德国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或许才能获胜吧。

二战期间如果英国投降会怎样

我的观点是,如果英国投降,那么二战结束的时间可能会延长,胜利的取得会变得十分困难,但也绝不会像某些回答说的法西斯会取得最终胜利!

毫无疑问英国是反法西斯阵营中的重要一环,英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在清楚这一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正确认识英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它并不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诸多正义力量共同奋斗的结果,没了英国或许胜利会晚一些到来,但最终仍然是”邪不胜正“!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1.鼓舞士气

二战爆发之初,德国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连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也被德国“斩落马下”,这一系列的惨败让欧洲陷入了极度的悲观和失望之中。面对极度困难的态势,英国顽强不屈的斗争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英伦之战的胜利更是让深处之中的人燃起了希望。欧洲抵抗运动的兴起,与英国的顽强抵抗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2.为提供支持

二战期间,随着大批国家被德国击败,许多逃亡了英国,可以说英国的存在为这些提供了一个落脚点。这些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其次他们还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战略资源,比如丹麦、挪威、荷兰等向英国提供了十分可观的远洋轮船或船队;最后这些在自己的国家都领导者一定的抵抗力量,凭借地利优势与德军,极大消耗了德军实力。

3.牵制德国兵力

从战略角度来看,英国的存在使得德国无法将自己的全部精锐部队调往东线,这使得德国在二战中后期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的困境。另外英国强大的海军对德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德国也需要分出一定的精力与其对抗

4.向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英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这为苏联抵抗住德国的攻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英国的存在,也缩短了同盟国向苏联运送物资的周期。(大家可以看看世界地图,美国经大西洋向苏联运输物资是最近的路线)

5.为欧洲提供战略支撑

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各国的部队都是在英国集结待命的,如果没有英国这个落脚点,盟军就很难在德国西线实施登陆计划。英国的存在可以为盟军提供一个良好的战略支撑,在此盟军部队可以就近补充补给,而且还能够缩短行军路程。

从上面介绍的几点来看,英国对二战的胜利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旦英国投降,盟军要想取得胜利势必会费一番周折,所以取胜的时间难免就会向后拖延。

英国的存在确实为盟军对抗德国做出了诸多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了英国,我们就真的打不过德国。英国的贡献在于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而不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影响因素。除了英国之外,世界上还有着许多与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这些国家的贡献我们同样不能够忽视!

没了英国,可以逃亡其他国家;美国也可以不经大西洋援助苏联,无非费一点事而已;没了英国,德占领区仍然会有抵抗力量。

另外对于英国的重要性,有两点过于夸大:一、英国投降后,德国会接收他所有的海军以及海外殖民地;二、英国一旦投降,苏联必定战败。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不仅低估了人们抵抗法西斯的决心,还高估了德国的实力。

首先英国投降,并不代表英国就完全臣服。在此我以法国为例来进行说明,法国战败投降后,戴高乐仍然建立了法国,并在英国聚集了大量不愿向德国臣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即便法国投降,可法属殖民地仍然控制在手里。难道英国人就都是软骨头?所有人都愿意投降德国?另外,上文我也曾提到,各国在时都带走了大量的舰队,谁又敢保证英国投降时,其所属海军没有跟随逃走的?

其次,苏联战胜德国与英美等国家的支援有关系,但这并不是关键点,苏联还没有弱到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打不过德国的地步。即便苏联因为缺少支援输了莫斯科等战役,但德国真的能吞得下这么大的苏联么?苏联的战略纵深可不是放在那好看的,德国占领的地方越多,他分派到各地驻扎的越多,总不能到后边全靠”伪军“去打仗吧?而且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精锐部队也会影响到战局吧?

最后,法西斯轴心国根本不具备击败盟军的可能性。其一,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根本就不得人心,在人和上先输一筹;其二,但凡侵略战争都是在异国作战,在地利上又输一筹;其三,到了战争中后期,反法西斯斗争成了世界主流思想,全世界都在反对法西斯(甚至轴心国自己的国民都已经开始反对),这天时也丢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尽失,又如何取胜?

所以从上述几点来看,”英国投降德国会取胜“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这过于夸大了英国的作用。英国确实很重要,没了他我们会晚几年取胜,但德国也绝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欢历史和军事史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

二战是否可以避免

避免不了,说句实在的,今天的和平是源于什么?源于世界体系的稳定。

现在世界是多极化共同发展,在之前是美苏两极化对立,而这两者都是建立在二战胜利的雅尔塔体系之上演变而来。

而二战之前的凡尔赛体系是不完整的,不平衡的,有很大隐患的,他根本没解决一战双方参战国家的根本矛盾,表面上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

最终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降临为这个体系添上了最后一把火,战争开始,转嫁危机。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