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智力发展是什么意思(0~12个月宝宝智力发育对照表)

0~12个月宝宝智力发育对照表

宝宝出生后,家长们的关注重心都放到了孩子身上,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想要更好的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了解宝宝不同阶段的成长发育标准,有标准作参考才能更好的了解宝宝是否发育正常哦。

诞生:弯曲的姿势手的抓握反射对强光、声音有灵敏的反应哭声有力喜欢肌肤的接触

1个月婴儿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2个月婴儿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3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4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认亲人

5个月婴儿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6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会撕纸、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的人的脸

7个月婴儿

大运动:独坐自如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8个月婴儿

大运动: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正方形,边长2cm)

适应能力: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9个月婴儿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

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

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10个月婴儿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

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

语言:模仿发语声

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11个月婴儿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

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

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12个月婴儿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

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盖瓶盖;

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以上就是0~12个月宝宝智力发育对照表,想要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可以对照以上内容来判断。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并非绝对哦,宝宝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需要理性看待。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宝宝三周岁发育标准



孩子正式步入3岁,体形已经变得颀长,彻底告别了胖呼呼,大脑袋的小孩子形象。现在灵活好动,小手发育也逐步完善,可以自己剪贴、系带。

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事实和虚构尚不能分清,孩子的好奇心这个阶段也会爆发,耐心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他的认知能力会飞速发展。

男孩

身高(cm)86.3-109.4 平均97.5

体重(kg)10.61-20.64平均14.65

头围(cm)45.7-53.5平均49.6

女孩

身高(cm)85.4-108.1平均96.3

体重(kg)10.23-20.10平均14.13

头围(cm)44.8-52.6平均48.5

3岁智力发育概述

1.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双腿蹦,蹦时可以离开地面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够用积木搭出门的形状

3.语言:宝宝喜欢问问题,例如: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4.社会适应:宝宝会自己刷牙了

温馨提示

1.此时的孩子能绕开行进中的障碍物跑到你的跟前;当你站在孩子对面不少于1.8米远的地方时,他能把皮球比较准确地扔给你了。

2.孩子能正确地区分大小不同的东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区分性别;会用积木独立完成搭多层高塔,能用绳子将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珠子串起来;

还能独立地用勺子搅动杯中的液体。

3.这时的孩子能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能够将自己的姓和名分开说;还能对一些日常动作进行命名;带孩子去一趟公园或超市,回来后孩子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次简单的经历。

4.孩子能模仿大人随着音乐拍手、踏步、前进,也可以伴着音乐自由跳舞或做出有节律的动作;能和妈妈一起有韵律地说出他会的儿歌或歌谣;

参加需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等待轮流进行的游戏时,能遵守轮流排队的规则;会主动向熟悉的人问声好。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普通心理学中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有哪些

.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是有趋势的: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成负加速变化,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根据对人的智力的毕生发展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查看大图
 
晶体智力是一直发展的,在心理学考研中,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经常会出现考点的,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二十五六岁至四十岁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能力个体差异
能力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一)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的高度发展叫做智力超常或者天才;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的叫智力落后;中间划分出不同的层次.

智障属于精神病吗

心理指导: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属于智力障碍,不属于精神病。这种情况很可能跟遗传因素有关,这种情况最好是多与家人在一起,多照顾,家长注意引导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慢慢提高她的智力水平。

目前来看治疗的成果不是很明显。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智商跟基因有关系吗

简单的说,关系肯定有!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