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属于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比他的《月亮和六便士》要写得更好(后者似乎更出名),《人性的枷锁》讲述的故事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书中的许多人物和经历,我们很容易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影子,而作者的感想也同样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这本书大概是男主3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从去世、自己被伯伯领养开始,到上中学,然后中途辍学,分别去学画画,转而去学会计,最终不得不选择学医——他父亲也是名外科医生,等于是选择子从父业,同样是去他父亲以前上过的医学院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医生。
除了作者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是故事的主线之一,另外作者的爱情经历与最终婚姻是另外一条更精彩的主线,作者的爱情经典中出现的几种爱情观也是我们日常常见的爱情观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品味和借鉴。
这本书对于准备写自己的自传的我更有启发。
一:王金战老师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优秀教育者
首先,王老师那质朴的语言,幽默的处事态度,让人耳目一新。报告中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理论,而且他所崇尚的对学生进行的赏识教育也不是什么新的理论和观点,都是我们广大教师所熟知和共识的。但他在实际工作中对待学生及家长的态度和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坚深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达到了一种境界,这种教育智慧却是一般教师可望而不可及的。
其次,王老师的教育智慧还体现在,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一点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需要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敏锐的思辨能力,这两者的结合,才能激发教者的教育智慧。王老师是一个善于思考富于应变的人,他是智慧的。而往往我们的工作缺乏的正是这种智慧。
再次,通过王老师组织的有层次有目标的班会,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是个有心人,一个思想者。一个人不是天生就具有教育智慧的,一个人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以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基础,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用心地对待每个教育对象,我想只有这样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二:用微笑和宽容撑起爱的天空
听了王金战老师的演讲,回家后又如饥似渴地读了他写的两本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英才家庭造》发现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很巧妙的运用了赏识教育这个方法。其实在管理学上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赏识,都希望自己的优点被大家肯定。而且每个人都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不是自己因为优秀被别人肯定,那就是希望做错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当一个人被肯定以后,他的心中自然而然的会对这份工作喜欢上,因为有了兴趣爱好,就会更加认真的去做这见事,这就是叫做良性循环。相反的,如果他做错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就对他越反感,接着他就会继续做下去。但是如果你恰当的把一个即使被别人看成是对社会有害的人也试着去发现他的不起眼的优点,当然是要适当的,这样也可以拯救一个人啊!
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管对谁,都试着用两外一种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那些他们真的是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而且还不能让他们发觉大家是很可以的去发现他的优点,这样就会涌现更加多的人才。
王金战老师是山东青岛人,全国优秀教师,现在大学附中任教。他的女儿已考区北京大学。他所带的55人的高中班,10人进入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37人进清华北大,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他多年来率领学生奋战高考战场。
王金战老师有一根魔棒,它能让他的学生在成功的天空中翱翔,他的演讲中和书里藏着许多点石成金削铁如泥的教育秘密。我摘录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理念如下,会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关于“心态”:优秀从心态开始。调整好心态去适应环境。选择积极的心态,许多事情就会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变化。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学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心态的关键是自信。心态决定成绩。心态决定一切。
影响孩子人生的五个关键词:特长、活力、恋爱、个性和自我管理。特长——优秀始于你的强项。活力——活动激发活力,活力就是夺冠精神。恋爱——中学生如何面对。恋爱是一把双刃剑。相爱容易相处难。拒绝有时是一种爱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情感,开诚布公,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个性——宽容与约束。爱与管教都是需要的。自我管理——成长的阶梯。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监督,管理能力是磨练出来的。
王金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坚守着一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了他的学生,也成就了他自己。这给我们老师、孩子和家长留下难忘的深思。
三:应该向王金战老师学习什么?
在演讲中,王金战老师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吸引着每一个听众,虽然是个案,但我听后总结“他眼里没差生。我感到,其人其事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
王金战老师最可贵的是他的学生观。他说:“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他认为,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正是通过这样的成功实践,他曾把班里倒数第一名的学生送进北大。
在具体的教育上,特别是在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中,王金战老师认为,倾听,往往比说教更重要。在教育转化自己女儿的过程中,在帮助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和班里学生的交流中,他都坚持这一点。他与学生一次两个钟头的谈话,学生谈了100分钟,他只讲了20分钟。但却让一个思想颓废、打算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振奋起来。
王金战认为:学生“学习本身的压力并不大,而现在学习中所附载的东西太多,压力太大。比方说家长的期望、学习成绩的排名,等等”。那么,要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就要从解除这些附载的东西着手。
王金战老师工作之所以如此投入,是因为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认为,教师的失误,生产出的不是一个废品,而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孩子,可能就是一句话。教育是把软刀子,当时看不出结果,结果可能要等若干年以后
王金战老师培养出了很多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但他并不完全以升学成绩看成败。他一再强调:英才,决不是拿考上北大、清华来衡量的。一个学生成功的标准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能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成功;反之,即使他上了北大、清华,也照样会一事无成!
王老师的育人经验尤其他的爱心、责任心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他的报告会能够吸引包括市长、局长的官员和老师来参加,也充分证明人们对优秀教师的尊重和热切期待。
当然,王金战老师的教育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应试教育”的痕迹。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环境下,他也要让学生参加无数次的考试,也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队,也要以千方百计把学生送进名牌大学作为努力的目标,对此,我们不宜求全责备。
总之,听了王金战老师的演讲,受益匪浅。我将以他的教育理念以不同的让老师们和家长们加以学习和消化,运用到教育工作中。
这是我一直在坚持的,分享几点经验,供参考。
要日复一日坚持一件事情,首先要解决观念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可做的事情又很多,如果对所做之事没有高度认同,很容易犹豫,让步于其他事,直至半途而废。
跑步、读书、思考和总结的生活习惯,代表着一种理性、内省、不断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只有高度认同并选择这种生活价值,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才有付诸行动的可能,也才有抵抗各种诱惑、干扰,坚持下去的可能。
所以,要坚持每天跑步、读书、思考和总结,首先是意识问题。真的认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至少是自己真正向往的,抱着不论将来结果怎样都不后悔的想法去坚持,那坚持本身就是意义。
跑步、读书、思考和总结这四样看上去项目挺多,挺占时间,其实四者并非无关,而是相互关联。
首先,四者具有一些共性:
其次,四者可彼此包含:
基于四者之间的共性与关联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每天坚持,建议更有效率地管理时间,可以将思考与总结的内容与读书、跑步结合起来进行。我平常的做法主要有:
对于已经养成跑步、读书、思考习惯的人来说,跑步、读书、思考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沉浸其中,能够感受到其带来的身心满足,乐此不疲。很多人做这些事情不会考虑利益,只求身体健康,精神快乐就足够了。
但对于大部分还未体味到这三者平静而温雅的快乐的人来说,坚持并不容易,很容易被琐事或利益干扰,这时如果能够获得正向的激励,将有助于排除杂念,将跑步、读书、思考坚持下去。
我的经验是找到一条自己擅长的输出渠道,能够见证自己的成长。例如:
记录也是思考、总结,会对跑步、读书有促进作用。
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通过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会有自证与激励的作用,感觉时间没白过,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只要坚持,不管是读书、跑步还是思考,日积月累,都有可能获得超乎想象的成长和财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一路慢跑 。
厚颜力荐:看历史《资治通鉴》,看言情《彩霞满天》,看散文《雨天的书》,看侦探《福尔摩斯偵探案》,看人物传记《传》,看诗词《诗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