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满灌疗法:如何培养自信和自我肯定(强迫症自我治疗四步法)

强迫症自我治疗四步法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治疗强迫症最好的办法,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治疗强迫症的四步自我治疗法,步骤

一、再确认,步骤

二、再归因,步骤

三、转移注意力,步骤

四、再评价。

下面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步骤一、再确认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

每天的觉察几乎是自动化的、肤浅的。“全心的觉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

若想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赶走这些强迫症状,是会让您失望的!事实上反而会让强迫症状更严重!在行为治疗当中要学习控制自己不对强迫性想法作反应,不管他们有多干扰。

目标是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反应,而不是去控制强迫思考或冲动。下两个步骤是帮助你学习新的来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行为反应。

步骤二、再归因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讯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

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重要关键。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强迫想法的源头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在脑部有个地方叫做“头状核”,就是这个地方生病了所以得强迫症。

头状核是个过滤讯息的场所,就像汽车的变速器般,它接收前脑的讯息,而前脑是计划、思考与了解的地方。头状核有障碍则会有强迫症状出现,所以思考动作都会不顺。

前脑变得太活跃,用太多能量,就像车子陷入泥淖中,不断地转动轮胎,但是却越陷越深。前脑的部分称之眼额叶皮质,因为的侦测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

这可能是强迫症使得人们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觉,挥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须做到让这辆车离开泥淖。用手排档代替自排档,来修理这个故障的变速器。

我们现在知道可以改变脑部的生化平衡,这需要花数周、数个月的时间。此时了解脑部扮演导致强迫症的角色,有助于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强迫症状”的不正确想法。

虽然无法马上有大的改变,但是记住:“你可以不必马上对强迫症状做反应!”最有效的就是学习将强迫想法、感觉摆一边,然后做其它的事,如此可以帮助自己,改变脑部的生化反应。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换档”:做其它的行为!若尝试赶走强迫思考,只是徒增压力烦恼罢了,而压力会让强迫症更严重。用“再归因”可以帮助您避免用仪式行为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例如整个完成的感觉。

若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就可以学着忽略这些冲动,继续做该做的事情。记住:“那不是我,那是强迫症在作怪!”若抗拒听从冲动或抗拒反应,你将改变脑部,且让强迫症的感觉减少。

若你对冲动反应,你可能暂时舒缓一些,但是不久之后,冲动势必更加严重。这或许是强迫症病人最需要学习的一课!那将帮助你避免成为或上了强迫症的当。

“再确认”与“再归因”常常一块儿做的,因此会让病人对强迫症的成因有更深刻的了解。先全心的察觉强迫症在逼迫我,然后了解它是来自脑部的病态所致。

步骤三、转移注意力进入此步骤是真正要干活了!开始的心理建设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在此步骤你要做的是:必须自己换档!你用努力与专注的心思,来做脑部很自然、轻松的工作。

例如:一位外科医师手术前的刷手,从开始到结束是很自然的动作,他很自然地觉得已经刷够了。但是强迫症患者却一次一次的刷,没完没了!他脑部自动的机制已经遭到破坏,幸运地是做这四个步骤能够修补它。

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

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当有强迫性思考时,你先“再确认”那是强迫性思考或冲动,且“再归因”那是源自你的疾病-强迫症,然后“转移注意力”去做其它的事。

记住不要陷入习惯性的思考,必须告诉自己:“我的强迫症又犯了,我必须做其它的行为”你可以决定"不要"对强迫思考做反应,你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强迫症的奴隶!(一)十五分钟法则转移注意力不是件轻松的事。

要将强迫思考瓦解,然后做该做的事,要花极大的力气与承受莫大的痛苦。但是唯有学习抗拒强迫症,才能改变脑部生化,假以时日必会减低痛苦。

我们运用十五分钟法则,就是延缓反应的时间至少15分钟以上。刚开始时可以从延缓5分钟做起。原则是一致的也就是:千万不要没有延迟就立即反应。

注意这不是被动的等待15分钟,而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做“再确认”、“再归因”与“转移注意力”。然后你要做其它有兴趣、有建设性的活动。

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评估强迫症的冲动,看看强度是否下降,并且记录下来。即使一点小小的下降,也要鼓励、奖赏自己。强迫症患者常常会有求完美、100分的心态,所以也常不满足一点点的成就,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以致行为治疗无法成功。

目标是延迟15分钟以上,只要不断地练习,将会大大地减低强迫症的强度。一般而言,越多的练习,就会越顺手。不久之后就可以延迟20分钟或30分钟以上了。

(二)只要做就有收获转移注意力来做其它的事是很重要的。不要期待这些想法或感觉可以马上走开。不要做强迫症要你做的事,你要坚持做自己选择的活动,如此强迫性冲动会因为你的延迟而减弱甚至消失。

即使冲动很难改变,你还是会发现可以稍微控制你反应的动作。运用“全心的察觉”与当个“旁观者”将会让你更有力量。此步骤的长期目标就是不要对强迫症反应。

立即的目标就是反应前要稍微延迟。你学习不要让强迫思考来决定你该如何做。有时强迫性冲动太强烈了,以致你无法不做强迫性行为。

不过假如你不断地演练这四个步骤,将可以预期改变脑部的生化。时常提醒自己:“不是我觉得手脏要洗手,而是强迫症在影响我。

这次强迫症赢了,下次我会撑得更久再反应!”如此演练,即使最后做了强迫行为,也包含了行为治疗的元素。很重要的是:再确认强迫行为是一种强迫症,这是一种行为治疗,总比光做强迫行为而不想得好。

给对抗强迫性检查的朋友一个秘诀:假如你的困难是检查门锁,请试着专心、全心全意锁门。察觉内心兴起的锁门的冲动,然后仔细、缓慢的锁门,让这个动作深深的记在心中,例如:“这个门现在已经锁上了,我看见门已经锁上了!”你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门已经锁上了,所以当强迫性冲动要你去检查门锁时,你可以马上“再确认”也就是:那是强迫性想法,那是强迫症!你可以“再归因”也就是:那不是我,那只是我的脑部在作怪!你可以转移注意力做其它的事情,并且心中确认自己已经小心地锁上门了。

(三)纪录行为治疗将成功的转移注意力的行为记录下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可以回溯去看何种行为对于你转移注意力最有帮助。

当列出来的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记录可以帮助你在强迫症状严重时"换档",并且训练自己记得过去曾做些什么。

当成功的经验越多时,自己就越受到鼓励。只记录成功的经验,而不纪录失败的经验。你必须学习自己支持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这对自信心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步骤四:再评价前三个步骤是利用既有强迫症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厘清强迫症是一个身体的疾病,也就是脑部生化的不平衡,而不去接受强迫思考的驱迫,同时转移注意力在有建设性的行为上。

“再确认”与“再归因”是连在一块儿的,接着而来的就是“转移注意力”的步骤。这三个步骤的总体力量,大过个别步骤力量的总和。

“再确认”与“再归因”的过程可强化“转移注意力”。在行为治疗之前,你开始“再评价”那些强迫性想法与冲动。等到前三个步骤经过适当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及时地将强迫性想法与冲动的价值降低。

部分观察者是我们内在的一部分,正如心中的另一位观察者,这个人了解我们的感觉、状态。当我们想要努力地强化这个部分观察者时,我们可以随时叫他出来观察自己的行为。

换言之,我们可以用旁观者的角色来见证我们的行为与感受。强迫症的患者必须努力地处置强迫症状。你必须努力的维持旁观者的角色,如此可以让你有能力去抵抗病态的冲动直到消失为止。

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无意义的,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所以你必须转移注意力、换档。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

靠着改变行为,你会发现感觉也会随之改变。再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贬抑强迫症状的价值,不随着它起舞。有两个重点:第一、有心理准备:就是了解强迫症的感觉将要来,并且准备承受它,不要惊吓。

第二、接受它:当有强迫症状时,不要浪费力气自责。你清楚症状来自何处,你知道如何应付它。不管强迫症状的内容是甚么,不管那是暴力或性,你知道这些症状会在一天当中发生几百次。

你不必每次都响应,好像那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新想法。拒绝让它冲击你,拒绝让它打败你。靠着对强迫想法做心理准备,你可以马上确认出它且做再归因的工作。

你同时可以做再评价的工作。当强迫症发生时,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你将知道:“那是我可笑的强迫想法,那是没有意义的,那只是我的脑部的障碍,不必注意它。

你可以学习跳到下一个动作,不必停留在这个思维上。”下一步就是"接受"强迫症已经发生的结果,千万不要责怪自己意志力不坚,其实这都是脑部的不平衡所致,跟你无关。

避免所有负面的、批评的想法,例如:“有这种强迫想法的人,是多糟糕,……”对于以上的自我治疗的四步疗法,希望患者能够了解清楚,努力的进行治疗,不要让疾病左右了您,要有抵抗病态的能力,学会努力控制自己,加强身体锻炼,让各方面素质加强,强迫症就会远离你。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1.实施颜色疗法

31. practise colour therapy32. feel confident enough

如何克服心理恐惧与焦虑

感谢邀请!如何停止焦虑与恐惧,须先了解什么是焦虑和恐惧。

焦虑与恐惧病理状态下,临床称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

其原因有①躯体疾病或生物功能障碍引起焦虑②认知过程③应激事件

其临床表现为①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②精神运动性不安③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其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适当药物综合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自我治疗方法①增加自信②自我放松③自我反省④自我剌激⑤自我催眠。

其中弟④方法最常用,适用于正常的焦虑情绪和焦虑症。即精神科的法宝之一“厌恶疗法”。

有兴趣了解具体如何操作,可关注我并私信我告诉你怎么操作。

怎么克服懒惰与没自信

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同时也要做治疗。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则主要有心理障碍的。
(2)心理咨询着重处理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失业、下岗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学习、教育问题、成年人的婚姻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某些神经症、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等。心理咨询不需辅以药物治疗,而心理治疗往往需要辅以药物治疗。
(3)心理咨询用时短,一般一次就可以,不需住院和进门诊。心理治疗则较费时间,需要交谈好几次和需更长时间,心理治疗一般需要在专业的医院门诊进行,有的还需要住院。
(4)心理咨询注重教育、指导性和支持,而心理治疗则需要进入人的无意识领域,重建病人的人格等。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联系有:
(5)它们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即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没有明确的界限。象心理治疗中常使用的行为疗法、强化疗法、满灌疗法等心理咨询中也常用。
(6)二者都重视建立心理医生与求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心理改变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什么是口吃:语言发育障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脑部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神经系统疾病,孩子一旦患有语言发育迟滞,主要体现发声异常、说话晚等方面。语言发育障碍对孩子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不仅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而且在心理上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直接的根源就是不自信。如何树立自信呢?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多关注自己的优点。

总是想着自己的口吃毛病,你当然会越来越没有信心。必须长自己的志气。发现自己的优点,经常想一想,琢磨琢磨。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想想自己的优点。

二、多与自信人交往。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如果经常和悲观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天天不开心?若你经常跟有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你一定会成为有自信的人。

三、多进行心理暗示,我很行!

当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反复的对自己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理暗示,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魅力分享】,文中图片全是原创,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