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社会知觉的发展过程是什么(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

1.生理自我——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出生到3岁)

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以躯体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界,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从个体8个月左右开始到3岁左右成熟。该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外貌、性别、年龄等)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健康状况、温饱与饥寒、精神状态等直接的体验。生理自我是与生俱来,并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学习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它让个体得以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依托于自己的躯体内的,因此,我们只能接受它而不能改变它。

2.生理自我——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三岁至十三四岁)

生理自我(客观化时期),参与社会化活动,有自我实现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又称为社会自我阶段。在这个时期,通过儿童的三种活动——游戏、劳动(自我服务性)和学习,使个体逐渐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社会性属性有了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个体建立了初步的角色意识,标志着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3.社会自我——对自己与所处客观环境关系的认识和体验(青春期-成年,约10年)

社会自我(主观化时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角色的认识,包括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责任、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如个体在集体中是否被人尊重?在团队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故此,该阶段主要表现出4个特点:(1)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评价客观事物,使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带有浓重的个性色彩;(2)个体从自身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观体系,指导自己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3)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于价值观相一致的自我理想;(4)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超脱具体情境,进入精神领域。

以上是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三阶段,在考试中时常考发展阶段顺序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又或者是每个阶段的时间和特点

五大知觉分别是什么

知觉是个体对外部物体轮廓和细节的整体反应,人的知觉是人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事物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受。

五大知觉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是物体知觉,这是主要的知觉,是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划分的。

根据知觉的对象可以划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此外还有社会知觉、错觉和幻觉。

关于社会心理学中知觉的作用,

觉察到物体的存在是指普通心理中对物体的的“知觉”,而确认这个物体并进行加工判断和解释则涉及到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知觉”与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觉”有所不同.后者一般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他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物知觉,不包括推理、判断等高级认识过程,而前者则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既有初级的认识,又有对事物的推理、判断与解释,带有社会信息,是社会知觉.所以说觉察它存在容易,而确认它就要困难一点.

人类感觉知觉的特点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的感官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于人类感觉和知觉特点的概述:

1. 感觉特点:

- 有限性:人类的感觉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我们不能看到紫外线或红外线。

- 选择性:我们的感觉系统会自动选择对生存和适应环境最重要的刺激。

- 适应性:当持续接受同一刺激时,我们的感觉系统会逐渐适应并降低敏感度,这称为适应。

2. 知觉特点:

- 经验依赖性:知觉过程中,个体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加工和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 解释性:我们的知觉系统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 社会性:人类的知觉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们对相同刺激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 整体性:知觉过程中,我们倾向于将接收到的信息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而不是单独分析每个部分。

- 恒常性:尽管环境和观察角度发生变化,我们的知觉系统仍能保持对物体的稳定认识。

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提供了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初步认识,包括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距离等。

- 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加工:知觉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整合感觉信息,形成对物体的更完整、更准确的理解。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大脑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理解的重要过程。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人可以无耻到什么地步

无耻地违法、无耻地犯法、无耻地老赖、无耻地逆行、无耻地插队、无耻地霸座、无耻地随地吐痰、无耻地乱扔垃圾、无耻地污言秽语、无耻地碰瓷讹诈、无耻地损公肥私、无耻地造假浮夸、无耻地渎职枉法、无耻地颠倒黑白、无耻地指鹿为马……

标签: 无耻 地步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