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小学会礼仪(文明礼仪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

文明礼仪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

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娜娜,一个拍vlog的宝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启发

视频...

如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大概是我们从小到大,每位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尽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立的本领。但是在最终结果和教育方向上却大径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立能力呢?

一、家长要从思想意识上明白,从孩子一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就是个独立的个体。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年龄来和孩子相处。

  • 1、孩子不是你的私有,从孩子呱呱落地这一刻起,你的作用是来辅助和成就孩子的,未成年之前,你是辅助孩子成长的,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分清楚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要以孩为本,把孩子和你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 2、家长要放低身价,不能以自己的年龄段思维来要求孩子。要捕捉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敏感期,而不是一概而论,拿自己几十年的阅历,成年人的思维和习惯来要求和命令孩子如何如何。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家长管的越来越多,包办的多。本该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是心疼溺爱孩子受苦,就是犯急躁毛病,嫌弃孩子磨蹭,干的不好,浪费时间等等。经验永远代替不了体验。家长总是拎不清,这样的家长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出力所能及的本领,还天天把自己累个半死,这是家长不独立的一种表现。

培养孩子独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试想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吃奶,那是求生的本领,一种天性。

  • 1、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需要吃饭、穿衣、同人交流交往,需要看外面的世界,需要学习等等,这些过程家长都要关注,循序渐进,从生活细节培养锻炼孩子,切忌急于求成,包办一切。什么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什么女大自巧,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都不可取。不经过风雨锻炼的树苗长不成参天大树。

  • 2、立足实际情况,有策略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记得我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跟着外婆单独去参加钢琴夏令营,整个暑假我们母女两人两地相隔,女儿有好几天想妈妈想的哭着睡着了,我也是克制住想念孩子的心,每天,多鼓励打气,一天天的坚持度过了那个暑假。随着女儿的成长,随后的无数个外出的日子,她都能在思念家的同时,照顾好自己。

  • 3、趁着大人的目光还能在孩子的左右徘徊,还能呵护孩子周全,趁早给孩子设计无数个培养独立的机会。比如安全教育,逆商教育和适度的挫折教育,这一切都要立足孩子的实际情况。内向的孩子采用什么方法,外向的孩子采用什么方法。大人都要多动脑。

  • 农村有句老话,惯子如杀,害人害己。我们都看到和听到很多对孩子过度溺爱酿成的恶果,有残杀父母的,有不顾父母安危,抢劫的。百度一找一大把。这些问题孩子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带来的后果。


  • 我家有门远方亲戚的孩子,30多岁的人了,在单位得过且过,一家小三口在父母家吃喝,非但不久交钱,父母给她们带孩子不好了还辱骂和伴随肢体暴力。出现这么多类似的事件,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多反思?

不是说日常行为方面孩子力所能及就可以了,大人更要注重孩子精神层面的独立。一个独立的灵魂要比一个唯唯诺诺有趣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莫太强势,凡事要孩子都听话,顺从。遇到事情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孩子多分析问题,共同商议出最好的解决方法。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即便孩子有时候的决定是错误,让孩子多磨练几次,又何妨。

没有什么比开拓眼界,拓展思维更让孩子有自信和独立起来的。跳脱开平常的生活,也是让孩子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的好机会。让孩子独立的设计旅行线路,组织并实施,准备旅行用品,三五成群的外出旅游,参与一次购物,和小伙伴一起郊游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虽然是句老调常谈的话,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教育好的,孩子终生受益;教育不好的,全家痛苦。

所谓父母一场,和孩子最好的姿态便是像紧挨的大树一样,在地下紧密相连,在空中互相观望欣赏。

备注:原创不易,文中图片请勿转载,谢绝商用。违者必究。

古代乳娘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妈妈不亲自抚

古代的乳母制度,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

这个制度究其根本,就是把孩子的生育权,养育权和教育权,三权分立,各司其职。为什么这样说呢?容我跟您慢慢道来……

我以前见过我母亲的乳母。

我母亲是从旧家庭里出来,投身参加革命的。所以她小的时候,也生活在那种帷幕重重的旧家庭里。这位乳母和我母亲的感情很深。我见她过好几回。一起聊起过去府邸里的生活,这位老人总是感慨万千。

旧家庭里,女性的地位低,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闭塞的生活之中,各种权利的倾轧,利益的争夺,也是非常惨烈的。

封建家族历来对自己的继承人非常重视。而在他们看来,生育,养育和教育,这是完全不同的任务,必须交给不同的人来完成。

先说生育。

可以参与生育的女性,来自男主人的所有配偶。包括妻妾,甚至还有仆从。其实有的时候,往往就是没有名分的“屋里人”(就是女仆)。她们好多都是生了孩子之后,才被册封为姨娘呢!

比如说我母亲的哥哥,这位哥哥的亲娘,就是我姥爷当初的“身边人”,是一位婢女。

据说是因为我姥姥,这位嫡妻曾经流产过两次,生养过一位小哥,也没有留住。所以就找了一个二十多岁的,身体强壮的女仆,把她撮合给了我姥爷。放在屋里,双方“合作”了几回,就暗接珠胎,后来诞育麟儿了。

继承人生下来了,这是阖府的大喜事。据说“喜三儿”那天,姥爷就迫不及待的大摆筵宴了。

但是,在众人欢庆,鼓乐喧天的时候,这个新诞生的婴儿,此时也要和他的亲生母亲作别了。

在那个女仆还怀孕的时候,乳母就已经找好了。这个妇女以前生育过两个男孩子,养的都很好。第三个儿子已经三个月了。如今她30出头,正值身体强壮之时,遂出来当了奶娘。给这位新生的小少爷做乳母。

而十月怀胎,辛苦产子的那位新妈妈呢?

只能在一帮人的恭喜和欢笑声中,在孩子出生后第三天,把儿子交了出来了。据说很快就被抱到太太院里了。孩子的亲生母亲在府里一直被称为老姨奶奶。算是有了名分。但是毫无恩宠。后来我姥爷带着全家人常住在天津,而这位老姨奶奶却被留在了北京的老房子里。

原因是老姨奶奶身体不好,经常头疼。需要静养。实际上,我估计也是当家主母,就是我姥姥,根本就不想让她和孩子建立过多的感情联系。

老姨奶奶50多岁的时候去世的。活着时备受冷落,死了也悄无声息。最后的日子里,亲生儿子都没有到场。好像就是葬礼上,上了一柱香,磕了个头而已。

自幼和亲生母亲关系疏离的这位小少爷,也就是我的舅舅,和他的乳母关系却很好。他还经常去乳母家串门,去看自己的两个“奶哥哥”。

过去大户人家的乳母工资很高。比一般女仆高一大块。好多也是终身雇佣。在大户人家做了乳母,给全家人改善生活的例子有很多。

当然在封建王朝,在皇上家,还有更加辉煌的“加强版”。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就是靠自己的亲妈孙氏,给康熙爷当保母(保母的地位相当于第一乳娘,按清律封奉圣夫人)给儿子挣来了一品国公的封号。满门富贵,延续百年。

乳母的权利在过去的旧家庭里非常大。有的时候,即便是家里的正房大太太也得敬她三分。

要知道,各种权柄之间的暗中角力,都是围绕着继承人展开的。

我舅舅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仆人悄悄对他说:这个家以后都是你的!老爷要是不在了,你就是关门皇上了。 谁敢说个不字。

你看看,在过去,继承人的好恶,会决定这个家族所有成员未来的命运。

因为继承人是庶出的,所以和嫡母不亲,暗地里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关系好。在父亲去世之后,挤兑嫡母。弄得正房太太老来日子过得挺苍凉。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老亲戚中也是有的。

倒不是少吃少喝的那种老太太,而是精神折磨。过去的大家族理想整治一个女人,各种手段都非常多。奇异且隐匿,不为人知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所以好多嫡母对孩子的生母是很敌视的。生完之后,立刻抱过来,就图切断母子感情。当然,这也需要得到老爷的支持。老爷要是不待见正房,那也完蛋!

而抱过来之后,就完全由嫡母照顾吗?其实也不是。嫡母之所以能够教育孩子,是因为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但是她也得服从丈夫的指令。也得看婆婆的眼色。

我那个小舅舅五岁就读书了。每天早上起来六点,家庭教师就会在书房里,准时给他开课。至于孩子愿意不愿意读,那可不由他。打算“鸡娃”的我姥爷,给他准备了一大堆中英文书籍。而作为孩子的嫡母,我姥姥也只能是劝两句:“别累着孩子。”除此之外也不敢阻拦。

因为教育的事,女性要往后靠。

有人在背地里说我姥姥:“你看,这就不是亲生的呀,不是自己肚子出来的孩子,就不疼啊!”

其实这话说的也片面。就算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嫡母也不能亲自给孩子喂奶。因为如果母子之间的依恋太强烈了,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而乳母的出现,就是平衡了夫妻对孩子的养育权利。

乳母往往是由父亲的家族成员指派的。也就是婆婆找来的。而不是太太的娘家人给找的。

反正听说,我舅舅从小到大,我姥爷都不太愿意让孩子和自己媳妇娘家那帮亲戚走动。也不愿意让媳妇娘家的兄弟上门。

原因很简单,外甥和舅舅的关系就那么回事儿。我姥爷,更愿意带着儿子,结交一下自己这边的亲朋好友,这里边就有个夫妻关系的处理问题了。

在旧时代,家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夫妻也不是一对一的,一夫一妻,一心一意。而是妻妾成群。孩子也不是亲兄弟手足,而是同父异母。

人人都是心里隔肚皮,各自做打算。

祖祖辈辈的传下来,各种房内争宠之术,内宅争斗之法,八辈传,满天飞。估计要是办班的话,能讲个七八年。每小时要是收费一万的话,都有人报名。各位太太都愿意花重金学呀!生怕自己吃了亏!

你看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的对话,看着表面风平浪静,其实里边全是暗含心机。

宝玉有一次发火,她的乳母李嬷嬷,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乳酪,少爷一生气把杯子砸了,大喊道:“不过吃了她几口奶,她算哪门子奶奶?哪天我回了老太太,把她轰出去!”

你听,怎么不是“哪天我回了太太,把她轰出去”呢?显然,这位乳母是老太太,也就是王夫人的婆婆贾母安排的?保姆的去留要回老太太,也就是说,这是贾家为儿孙安排的乳母,王氏夫人不能插手。虽然王夫人生了宝玉,但是你的权利,也是不能超过我们这个家族的人。

维夫妻之道,如此复杂。婆媳之道,那就更是玄妙了。过去大家族的纠葛,真真能够书写一本奇异的教科书了。脑仁要是小的,第三集就得领盒饭去了……

好在如今这些都过去了。历史云烟被时代吹散了。

一夫一妻,清清爽爽。婆媳之间也没啥矛盾(如今这点纠纷真不算什么事)。

反正就是那句话,新社会的妇女算是身子站直了,喘也气儿粗了。咱管起孩子来,鸡毛掸子能抡得,扫帚嘎哒能挥得。你自己的娃,自己养。自己的夫,自己训。再也不受那些鸟气了。

痛快呀!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