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的提出是受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的,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特别是在法语国家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在一些人文科学各自的研究领域中运用大致相同的结构方法,而对结构的研究较早见于格式塔心理学派中.
格式塔学派强调整体,模式,组织作用,结构等在研究知觉的认知过程及高级心理过程中的作用,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并不是把以往无意义的事情任意的连接在一起,相反,直接重组或认知重组注意的是要认清事务的内在联系,结构和性质.而对认知结构的研究理论,一般我们对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的理论比较熟悉,除此之外,还有比如托尔曼的认知地图,安德森通过对两种知识不同的表征形式分别进行讨论来说明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理论大部分来自认知主义心理学家们的研究.
格式塔派的德国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在30年代曾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
通过上面个人搜集到的资料,最早提出认知结构的应该是德国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30年代提出.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认知结构理论综合概括可得出以下结论: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皮亚杰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表征认知结构建构的机制.他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了外在整体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丰富、良好的多重刺激是促使认知结构完善和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现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场所.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奈瑟认为,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基本过程)和学习者有意识地控制、转换和建构观念和映象的过程(二级过程).建构来自于外界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认知建构就是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的倩况下进行具有渐进和累积性自我建构的过程.
2.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核心.这包含两层意思.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根据研究发现,良好的认知结构的作用可体现为下列功能:搜索与预测功能,建构与理解功能,推论与补充功能,整合与迁移功能,指导与策划功能.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在近年来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地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排列,这使得专家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新生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通
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认知结构理论明显表现出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的特点,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到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条件、社会影响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再停留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科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我国心理学领域,“认知”和“认识”概念都用于表征人类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由于“认知”和“认识”术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特殊主观现象,而且这两个术语在涵义上比较相近,所以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方面造成了许多模糊、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和关系进行分析.
一、我国心理学界对“认知”和“认识”概念的看法
在我国心理学界,针对“认知”和“认识”两个术语的运用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心理学家在心理学术语的运用方面应该注重历史继承性,不应喜新厌旧,随意更改多年使用已得到公认的术语系统,由于“认识”以及由此派生的认识过程、认识活动和认识系统等术语概念是老一辈心理学家在长期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设立的规范概念和术语系统,所以不宜更改或替换.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反对在心理学领域使用“认知”及由此派生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和认知系统等术语概念.第二种观点认为哲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概念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术语系统,与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概念及与此相关的术语系统已经发生了意义混淆,为了更加明确地区分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对于“认识”概念的认识差别,所以主张在心理学领域完全使用“认知”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相关术语系统,以替代“认识”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术语.第三种观点认为“认识”与“认知”术语由于渊源相同,所以意义相容,没有必要严格区别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差别,主张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甚至在非心理学研究领域通用这两个概念,根本不必对这两个概念的差别进行区分.
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和陈立教授主编的《心理学百科全书》都倾向于持第三种观点.两书对“认知”和“认识”的解释如出一辙,都认为“认知”和“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角度的“认知”和“认识”概念是相同涵义的心理术语,都表示“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概念可以通用.狭义角度的“认识”概念涵义未被诠释.狭义角度的“认知”概念涵义诠释歧义较多.在我国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工作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和意图,对“认知”术语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认知心理学在我国广泛传播以前,“认知”被看作是记忆过程的一个特殊环节,仅仅等同于记忆过程中的再认环节.伴随着认知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和传播,“认知”概念涵义诠释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有人把“认知”看作信息加工过程;有人把“认知”看作问题解决或思维过程;有人把“认知”看作个体以已有知识结构接纳吸收新知识,使旧知识得到改造和发展的过程.这些诠释都具有一定合理内核,各种诠释间又存在明显本质区别,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认知”概念认识上的丰富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要区分“认知”和“认识”概念的本质并非易事,更加明确地界定和确认“认知”和“认识”概念的确切涵义具有必要性.
二、从语义学角度看“认知”和“认识”概念的关系
“认知”和“认识”概念同出一源,来源于英文"Cognition".在我国心理学界,“认识”概念及其派生的相关术语应用历史较为久远,运用范围也更为广泛,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认可.这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观对心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息息相关.“认知”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历史虽然也有五十多年了,但这一概念早年仅仅表征记忆过程的再认环节,所以运用范围极为狭窄.“认知”术语的广泛运用与西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引进密切相关.特别是1986年荆其诚和张厚粲两位教授翻译出版了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司马贺的《人类认知:思维信息加工理论》一书,在此书中完全运用认知及与此相关的术语系统,表征与"Cognition"相关的一切术语.此后,“认知”及与此相关的术语在心理学界,甚至在非心理学领域迅速传播,并且呈现取代“认识”概念及相关术语的趋势.
以我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用一字之差的“认知”和“认识”两个概念术语表示同一英文单词的心理涵义,肯定有其特别道理.所以,我们尝试从一个特殊的视角,也就是语义学角度探讨这两个术语的关系.在本文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探讨“认知”和“认识”概念的意义演变,我们仅仅讨论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字面涵义,以及我们对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字面涵义的理解.查阅《汉语大词典》,我们可以看到“认”包含“认识;辨别”、“认为;看作”等涵义,根据我们对这些解释的分析和理解,我们认为个体的“辨别”、“看作”、“认为”都属于动词形式,表明了个体的特殊反映活动过程,而且这些反映活动必须以个体特写感官的感知为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理解“认”包含的涵义是:个体在感知基础上的“辨别”、“看作”和“认为”等反映活动过程.“认知”和“认识”都包含“认”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知”表示“知觉”、“辨别”、“晓得;了解”和“见解;知识”等涵义.当我们把“知”理解为“知觉”、“辨别”等涵义时,“认”与“知”涵义基本相似,这种情况下,“认知”概念属于动词.当“知”表示“晓得;了解”时,“知”的涵义比“认”的涵义深入了一层,这时,“认知”概念也用作动词.当“知”表示“见解;知识”时,反映的是“认”的反映活动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认知”概念就用作名词.根据我们对“认”和“知”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的理解,所以,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认知”概念包含的总体涵义大致有三层:第一,“认知”是个体对主客观事物的知觉辨别过程;第二,“认知”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属性或主客观事物间关系的晓得或了解过程;第三,“认知”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的知觉辨别和了解过程基础上获得和内化的相应知识经验.根据我们的理解,综合起来看,“认知”概念表征的涵义是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这种活动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性知识.
“识”主要表示“知觉”、“识别”、“知道;了解”、“知识;见解”和“思想意识”等涵义.所以,“知”与“识”涵义不尽相同.当“识”表示“知觉”、“识别”、“知道;了解”和“知识;见解”等涵义时,“识”与“知”的涵义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认知”与“认识”可以作基本相同的解释.我们看到“识”还可以表示“思想意识”的涵义,当“识”作“思想意识”解释的时候,“认识”作为一个名词概念使用,这时“认识”所包含的涵义是个体经由“认”的反映活动所达到的“识”的结果,在这里“认识”概念反映的涵义就较“认知”概念深入了一层,它表示的是个体的理性认识,这是“认知”不具备的涵义,而这正是我们努力探寻的“认知”和“认识”的最主要的区别所在.所以,根据“认”和“识”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认识”概念大致包含四层涵义.第一,“认识”表示个体以知觉形式对主客观事物的辩认识别过程;第二,“认识”表示个体通过对主客观事物的辨认识别,了解或知道了主客观事物的基本特点;第三,“认识”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辩认识别后获得和内化的相应知识;第四,“认识”表示个体在获得和内化的知识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产生的特殊个体化见识或见解,以及由此构成的某种有组织的思想、观念或意识等.综合起来看,“认识”概念表征的涵义不仅包含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动和感性反映活动结果,而且也包含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理性反映活动和理性反映活动结果.这种理性反映活动结果也就是个体的理性知识.个体的理性反映活动以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观念为基础,理性知识的获得和内化能够促进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深化、广化和结构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个体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水平.“认识”所具有的这层涵义恰恰是“认知”所不具备的.所以,从语义学角度来说,“认知”和“认识”概念所具有的相似性是显著的,因而也难怪在这两个概念的运用方面出现了相互替代的倾向.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有些情况下,两者不能混用.
我们根据从语义学角度的这一分析可以发现,在心理学领域运用“认知”和“认识”概念时,必须考虑到“认知”和“认识”同为心理反映形式具有的共和特殊性.共表现在“认知”和“认识”都可以用于表征个体的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和心理反映活动结果,原则上都适于表征个体的感性反映活动和感性反映活动结果.它们的区别表现在“认识”概念包含的范围较“认知”概念为广泛.“认知”概念反映的范围仅仅包含个体的感性反映成分,而“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同时包含感性反映成份和理性反映成份.“认知”概念反映的范围相当于哲学中的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既包含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也包含理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由于“认知”和“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存在区别,因此,两者的具体适用范围不尽相同.《辞海》把“认知”看作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把“认识”概括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认为这种概括具有合理性,这种概括既揭示了“认知”和“认识”概念所具有的共,也反映了这两个概念存在的差异性.
三、“认知”和“认识”概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语义学角度而言,“认知”和“认识”概念在反映的范围和适用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知”和“认识”概念在有些场合可以通用,在有些场合则不宜通用.
第一,当我们需要表征机械反映活动形式或动物的简单反映活动形式时,用“认知”概念远较“认识”概念贴切和明确.托尔曼根据白鼠迷津实验提出认知地图概念反映动物在知觉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关特定空间环境的意象,这里用“认知”概念较合适,用“认识”概念就显得小题大作.伴随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兴起而产生的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反映活动过程类比于电脑识别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用“认知”概念表征人的心理反映活动形式比较贴切.由于电脑识别必须以人类预设的特定程序为前提,电脑不可能产生与人类一样的思想观念.所以,电脑识别与人的心理反映活动有本质区别,用“认知”概念表征电脑识别模式更加合适.
第二,人为主体的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心理反映活动一般来说用“认知”和“认识”概念表征都可以.学习和掌握"Cognition"单词,了解其涵义是“认知”和“认识”,加工水平可能仅仅停留于单词表面感性形象的反映,是对这一单词外部特性及联系的反映.也可能这一单词得到了个体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并与个体头脑中相关知识取得了广泛联系,最终成为个体的结构化知识.这种情况下用“认知”或“认识”概念表征都合适.在文艺理论研究中,用“认知”概念及相关术语表征个体的艺术反映活动,包括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这种指称是贴切和恰当的,有助于更加确切地体现艺术反映活动的感性特点.这比传统用“认识”及派生术语表征更加妥当.但是对于文艺理论研究本身来说,由于研究过程有赖于个体的分析、推测和逻辑演绎,所以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所以,这里运用“认识”及相关术语系统加以表征更加贴切.
第三,深层次或高水平的心理反映活动用“认识”概念表征更合适.哥白尼认识到托勒密“地球不动”的地心说存在明显谬误,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信条.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思考,想象苹果与地球间存在某种引力关系,最终揭示了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定律.弗洛伊德研究认为人类心理和行为不仅受理性意识影响或支配,更主要的是同时还受非理性的潜意识本能、冲动和的影响、支配.其它,如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这些反映活动极其复杂,不仅包含科学家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类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包含着科学家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特征的大胆设想和合理推理,科学家的这些发现颇有见地,构成了独特的观念系统,影响了人们的主观认识世界.所以对于这些反映活动用“认识”概念表征更合适,而不宜用“认知”概念加以表征.
总之,我们认为,“认知”概念更适宜于表征机械反映活动形式、动物的简单反映活动形式和人类感性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而“认识”概念虽然也可用于表征“认知”概念表征的基本涵义,但是更适宜于表征人类高级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特别是创造性的高级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
不错!
一、系史溯源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27年8月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研究所,首届系主任为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汪敬熙院士,先后有朱智贤、高觉敷、阮镜清等一批知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系任教。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2001年6月15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复系后的首任系主任。2011年11月,心理学系成为中山大学直属院系,系主任高定国教授。2015年9月迁入面积超过1700平米(其中本科教学实验中心面积超过500平米)的新系楼。
二、发展现状
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心理学系全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专职科研人员4名。教师全部获得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学术方向涵盖了心理学各主要领域。其中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人入选省级、校级人才培养计划。全系目前共主持了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6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确的培养定位:
1. 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学术型人才。
2. 熟悉心理学前沿理论。
3. 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具备科学素质。
4. 勇于创新、乐于创造。
5. 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在组织管理、学校教育、咨询临床等领域就业。
优势的学科资源: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广东省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研究内容包括认知、社会、情绪、临床心理学等,装配有事件相关电位系统、眼动仪、生理心理记录系统等先进仪器。心理学系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了脑功能影像中心,配备3T磁共振系统,用于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中外文心理学专业书籍,以及全国最丰富的心理学外文期刊,其中纸质期刊195余种,电子期刊300余种,涵盖了所有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刊物。
专业设置: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心理学"一个本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文科物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测试原理、变态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包括研究方法类课和专业知识类课共70多门。此外,心理学系共开设6门全英课程:认知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文化与认知、认知发展、以及视觉原理与应用,其中认知心理学为必修全英课。
实践实习:
心理学系与以下单位保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珠海香洲区法院、广州海珠区法院 、广州市检察院、广州市海珠中学、广州市花地中学、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
对外交流:
近年来心理学系与以下学校的相关院系进行交换学生计划:大学,政治大学、中原大学、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政法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
就业单位:
宝洁公司、东莞消防局、广州市招生办、华为、深圳中学、腾讯公司、TCL、网易、电信、珠海边检等。
目前,虽然心理学专业就业形势不太理想,但是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就业形势不错的,只要不过分的挑剔就业不是问题!如果就连中山大学985这样的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就业都很困难的话,那么那些双非院校的就业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