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育儿金句,叫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句话很有道理,我的理解是:夸不夸不是重点,怎么夸才是关键。
有一个小故事,小女孩的妈妈有两个闺蜜。王姨来家里做客,看到小女孩在画画,语调平和又真诚的说:这副画颜色配的很舒服啊!看来你很有想法,不过我建议这里加一点会更好。
刘姨来的时候总是很亢奋:哎呦这小姑娘真好看,还会唱歌,来给我们唱一个。哎呦不好意思啦,你看那小模样多可爱。
你是孩子你喜欢哪一个?
夸孩子切记假大空
孩子能听的出好坏的。
真的表扬是言之有物的,符合实际的,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就会认可你的说法。
假的表扬就是没事找事,什么都说好,这样只会把孩子惯坏,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表扬好还是批评好?这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轨迹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孩子,天性活泼,喜欢表现,适当的批评会预防他们骄傲自满。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呐于言语,容易自卑, 多发现他们的长处,适当表扬,可以增强信心。
总夸自己家的孩子好,没毛病。
总夸自己家的孩子好,其实这是式父母的通病。
常言道:老婆(或者老公)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人好。
记得女儿小时候,我们小区有和女儿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十多个孩子,先生常“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他不只一次得意洋洋的对我说:我发现数咱家的孩子长得好看。
我听了莞尔一笑,自己的孩子确实怎么看都顺眼。
就连孩子的哭闹,好像是在唱歌;孩子拉屎屎,即便有时拉到自己身上,也感不觉到臭。
孩子,当然都是自家的好!
常夸自家孩子好,并没有嫌弃他人的孩子不好,孩子都是的心头肉,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式父母都是这样千篇一律的模式,特别是爷爷奶奶隔代亲,有时是溺爱娇惯,难免会滋长孩子自以为是的蛮横无理取闹,这点当然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爱孩子,是动物都有的本能反应,但父母要爱的有智慧,能够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健康快乐成长,让花朵尽情绽放,早日成长为国家将来的栋梁!
我们的童年都曾生活在被“别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惧中。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兴趣广泛,懂礼貌,总之就是什么都好。为什么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总是在自己家孩子面前夸赞别人的孩子呢?
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了解是片面的,对自己家孩子的了解相对全面。正因为父母既知道孩子的优点,又知道孩子的不足,在比较中,往往容易将孩子的不足放大。
父母普遍的心态都是希望孩子进步。想要进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不足。一些父母忙于给孩子找差距,看到孩子全身都是缺点。别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在自己家孩子面前夸别的孩子,是想要自己的孩子也认识到差距,奋发图强,变得更好。父母的初心是好的,方法有些问题。
“别人家的孩子”像是一个魔咒,的是父母当下的焦虑。对自己的孩子不满,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不满。那些总是贬低自己孩子的父母,大多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不满意,就迁怒于孩子,想要让孩子给自己长脸。父母总是把过多的期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能完成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为什么大人总是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既然在拼大人拼不过,那就拼孩子吧。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父母的作品,孩子长成什么样,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导。“养不教,父之过”,反过来说,孩子优秀,父母脸上也有光。但凡有点自尊的父母,在和一群爸妈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挑自己孩子的优点说,不会一个劲地说孩子不好。要是自己孩子在这个方面实在表现平平,父母也一般选择沉默。只有关起门来,对着自家孩子,爸妈才会拿出“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
父母老在自己孩子面前夸赞别的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童年时期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将来很难养成自信的人格。很多人到成年以后都很难走出自卑,究其原因,都在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责备中,从没有被肯定过。
总是拿别的孩子都优点与自己的孩子的缺点比较,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还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既然父母觉得我不行,那我就破罐子破摔。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仅父母会比较孩子,孩子们之间也会自发地竞争。
要是孩子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沮丧,父母要做的不是添油加醋去打击孩子,而是安慰孩子,给孩子鼓劲,帮孩子一起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父母不断指责孩子的缺点,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缺点折射出父母的缺点,家庭教育常用的方法是‘拇指教育’。
(我是搞国学游戏普及的,主要是把国学变为能游戏异形书,可以阅读,可以游戏,国家专利,欢迎热爱国学的朋友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