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 前兆是什么(双相情感障碍和青春早期精神症的前驱期,如何鉴别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和青春早期精神症的前驱期,如何鉴别诊断

感谢邀请,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症是我们精神科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虽然在疾病发作时可能会有相似的症状,但两个疾病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疾病诊断都不相同,在临床病例分析时两个疾病也经常需要鉴别诊断。

青春型精神症

该病经常被称为瓦解型,特征性症状包括性行为和(或)言语,伴有平淡和不恰当(不协调)的情感。如果存在任何的妄想或者幻觉,也倾向于特点并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早,持续性病程,多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是: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入非非,思维凌乱,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弄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兴奋冲动,患者体能活动亢进,也有意向倒错,如吃脏东西,吃痰,吃大小便等。幻觉生动,妄想片段,常零乱不固定,内容荒诞与患者的愚蠢行为一致。病程发展较快,虽可自行缓解,但治疗和维持不及时,不系统也容易再发。复发状况要考虑到患者的维持用药,家庭和社会的维系因素,以及个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

情感障碍

又称心境障碍,既往称之为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心境异常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行为增多的“三高”症状,或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减少的“三低”症状。其实情感障碍和心境障碍还略微有所不同,以前的情感障碍狭义上只包括重性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心理学定义,心境是指持久且恒定的内在情绪体验的状态,而情感是指一段时间内情绪状态的外在表现,故现在情感障碍更广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要符合两条标准,本次发作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标准,既往至少有过一次其它情感障碍发作。如本次为某种类型的抑郁发作,则既往需有至少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性情感障碍发作。

问题中我们看到有前驱期这个词,在出现精神症显著症状前,患者常常有一段时间表现不寻常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由于这种变化较缓慢,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或者这些变化不太引人注目,一般并没有马上被看作是病态的变化,有时是在回溯病史时才能发现。这一段表现可能是精神症患者的前驱期表现,临床可归纳为“前哨综合征”类型。

1.非特异性变化----特异性的精神病前症状----精神病。

2.特异性变化----对此变化的神经症性反应----精神病。

3.前哨综合征,这些症状自动缓解,并不直接发展至精神病。

主要的前驱症状按出现频度递减:注意减退,动力和动机下降,精力缺乏,抑郁,睡眠障碍,焦虑,社交退缩,猜疑,角色功能受损和易激惹。

其他临床表现为:猜疑或偏执观念,焦虑,易激惹,恐慌,不安宁,人际关系差,工作,学习,家庭活动中遇到麻烦,社会活动交往困难,呆坐,寡言少语,无故发脾气,一种难以理解的说话,不那么切题,不能自控,精力不足,缺乏主动性,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胜任正常工作,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

而上述表现均为精神症前驱期的临床特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初期可能仅为言语、情感、行为活动方面的轻微异常,一般不易被察觉,患者也不会有精神症前驱期这样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的表现。

综合考虑精神症青春型患者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虽有缓解可能,但比例较低,大多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再次复发,每次复发也会使原有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加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时除了出现相应的情感症状,还可能伴有一定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时往往容易与精神症混淆,但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幻觉、妄想表现会随着病人情绪稳定,情感障碍好转而减轻,甚至消失,但精神症患者往往在幻觉、妄想这样的症状上残留,而且精神症患者即使是青春型也不会在情感障碍症状上那么丰富,情感反应不协调,思维逻辑障碍等都有明显区别。

双相情感障碍除了精神上的,身体上会有不适吗

双相障碍,这个名称你听说过吗?在,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抑郁症,然而却有99%的人不知道双相障碍!事实上,这是一个比抑郁症更难治也更痛苦的精神心理疾病。

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就是说一个人会出现两种极端情绪上,一头是躁狂,另一头是抑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抑郁和躁狂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存在,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病情发作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带来不良影响。患者首次发作通常是因为应激生活事件(例如工作、学习失利,失恋,家庭变故等)。

当躁狂发作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兴奋、失眠、语速加快、感觉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更加活跃。

当抑郁发作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伤心、睡眠不足或嗜睡、焦虑、吃太多或太少、轻生。

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危险因素:滥用药物或者酗酒,压力过大(如所关心的人死亡或其他创伤件带来的压力),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

1.威胁患者的健康,其的危险性高于任何其他类型的精神病或躯体疾病。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减少健康寿命。

2.双相情感障碍还会损害大脑,导致记忆、语言、执行等认知功能衰退。

3.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及自尊心。

4.相较于普通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

当出现双相情感障碍时,一般的治疗方法:

戒酒、避免使用消遣性药物。与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有规律的睡眠作息和健康的饮食活动。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此,健康答任祝福每一个有抑郁或者躁狂情绪的人能在心态上有所改变,每个人都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表现有哪些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怀疑自己是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

谢邀。双相情感障碍是跟遗传和应激事件相关的疾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怀疑了当然应该去医院确诊啊。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生理反应在心理上的疾病,早期用锂盐治疗,现在常常用丙戊酸盐治疗。

因为这是一种生理疾病,患者常常忍受高亢和低落的情绪的影响,在发病时,因为无法控制情绪,可能会对人际关系有较大破坏,有时也会过度消费,滥性等等,而当躁狂转抑郁时,现实生活的困局常常让患者有念头,所以,双相情感障碍是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肠道菌群对精神和情绪有较大影响。所以患者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同时,可适当补充益生元或者益生菌。

首先去医院确诊,然后遵医嘱服药,在生活中注意生活节律,把疾病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