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戒烟的最佳心理学方法(戒烟后的人心理战是如何打的)

戒烟后的人心理战是如何打的

我从高中就开始吸烟了,前后抽了大概10年左右吧,一天最少两包。以前也戒过,两天不吸就受不了了。也就是在2016年的时候看别人说戒烟的时候就看了一本书,看完以后就戒了,当时感觉很神奇,我就在某宝上买了一本,不贵,才20多块。这本书是一个老外写的,我到目前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你可以抽着烟看着这本书,当你看完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想吸了。当时不信啊,也就边吸烟边看书,你别说,看着看着就不想吸了,很神奇!这本书把抽烟的真实现象给完完全全的写出来了,当你了解了吸烟的本质,那吸烟也变得索然无味,我当时看完第二天就不再吸了,根本不用其它东西代替,也就戒了。一直到现在2020年3月份,戒烟将近4年了。中间吸过一根,感觉和第一次吸烟一样,就吸了一口扔了,从此没再吸过。现在兜里和车上放的都有烟,但是也不会想再吸了。戒烟以后身体的变化真的很明显,以前吸烟的时候早上起来嘴里特别苦,还难受。戒了以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感觉真的很好。也感觉很不可思议,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会戒烟,但我是真的戒了,而且是心甘情愿去戒的,没什么难受不难受的!如果各位真心想戒的话,我就把这本书推荐给想戒烟又戒不掉的你《这书能让你戒烟》,某宝有卖!

纯手打,以上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运用心理学能让一个人戒烟成功吗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手段提升人的运动表现的,比如竞赛焦虑,观众喝倒彩对运动员的影响等等——运动心理学跟戒烟没什么关系。

与戒烟有关系的是物质依赖相关的心理机制。但下面这些事,是心理学和抽烟之间的关系,我想你有必要知道:

  • 吸烟本身就有“易成瘾”的所有基础。酒精、毒品、高糖饮料,都可能成为成瘾和物质依赖的对象,很少听说有人对拔牙上瘾的,因为那些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通常都意味着比较好的体验。一旦这种体验被击破了,戒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基础。目前最常见的体验击破就是:查出病了,医生不让抽了。原本看到烟抽一口感受很不错,但如果查出病,一看到烟就想到可能丢命,美好的体验不复存在,这让不少人成功戒烟。然而,这并不是对每个老烟枪都有用,因为有不少人抽烟并不是为了尼古丁带来的那点儿主观感受。

  • 有的学派认为吸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让嘴闲着。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尤其是“口欲期”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满足的话,成人后会很依赖一些能让口腔满足的事物——比如食物,大量说话,以及香烟。有的人戒烟成功是依靠口香糖,这是因为动嘴的需求被口香糖满足,香烟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对于这类人,嘴动是需求,而香烟是个。

  • 对戒烟来说,动机比毅力更重要。这个问题下的其他答案一直都在强调毅力,这其实是个挺大的误区。对于戒烟来说,毅力来自于哪里?毅力还是来自于一个具体的动机。人做事情,如果没有强大动机,肯定不会有毅力的。让一个男孩子追一个女孩子,他要对那个女孩子没一点儿兴趣,你让他保持毅力的追下去,他可能愿意吗?对于戒烟的人来说,外人劝他要“保持健康”,可如果健康对当事人根本刺激不出动机怎么办?我的一个长辈戒烟十七年,动机强烈而简单:他和一个他非常讨厌的人关于戒烟打了个赌。

  • 男人抽烟有极强的文化特质。烟草公司在香烟包装上写“香烟有害健康”,但他们在五十年前可完全不是这么做的。在烟草公司还可以肆无忌惮做广告的年代,抽烟与“男人味”一度挂钩——直到今天,其实在文化上,抽烟还是有一些积极解读。抽烟的人很有可能觉得举手投足间都特别的帅——比如我们上高中的时候,躲在厕所里一边嘬烟嘴儿一边吐痰的小混混们。他们的行为显得猥琐而奇怪,但人家就是觉得自己特别帅,你让他戒烟他肯定不乐意,要不然他上哪找自己帅的那一面呢?

谈到戒烟,单单聊毅力,意义真的不大。你恐怕要先搞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他成了大烟枪,在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

怎么戒烟怎么戒烟有效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学影像科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