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

心理学体验生命(学习心理学体会)

学习心理学体会

四年应用心理学本科,三年基础心理学研究生生涯。

从开始确定学这个专业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的体会到的是人们对其的了解甚少,但所谓的谈论门槛极低。

每次介绍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或可以看到惊讶“哇奥,心理学,真厉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或可以看到好奇或戏谑“那你猜猜我现在在想什么”;或看到困惑和求助“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才去学习心理学、能不能帮我解决xx问题”……

心理学是帮助我们认识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并可以进一步预测或干预行为的科学。大的学科划分可以有基础心理学(关注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基础,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应用心理学(关注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如临床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才测评,工程心理学甚至行为经济学……),还可能会单独分出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发展规律,如何应用于教育。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每个方向都发展良久,值得全身投入。简单的说脑科学可以让你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天天期望着通过各种脑成像技术解释和预测行为,一不小心就跨入医学领域。发展心理学可以让你知道人的一生需要面临的不同心理发展阶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甚至了解当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临床心理学可以教会你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心理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一不小心就需要跨界。如果想找个好工作,最好有某一方面的基础,医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像互联网,实际中真正产生落地价值的是互联网


从生物学或者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有的人看一眼就心动,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感觉

生物学的角度不太熟悉,心理学的角度倒是可以说说。

这个提问其实有两个问题。这个答案,主要说说「为什么有人一辈子都没感觉」。

而「为什么有人第一眼就心动」这里就不打算说了。

首因相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的意思是:对一件事物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对随后经验的理解和记忆。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其他人的总体印象怎么样,往往是取决于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建立起来之后,它对后来发生的事情、获取的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例如:

你给一个人说:『小明这个人啊,聪慧、勤奋。他从小学习很好,而且兴趣广泛,做事情绝对不拖延。遇见困难的事情也从来不害怕。不过他性格有点,冲动、爱批评人,而且你要跟他争执起来的话他显得有点固执。』

然后你遇见小明。你会觉得:这个人首先是聪慧、勤奋的。然后你就去找证据,试图证明他是聪明勤奋的。

但是如果把一开始的话倒过来说:『小明这个人啊性格有点,冲动、爱批评人,而且你要跟他争执起来的话他显得有点固执。但是聪慧、勤奋。他从小学习很好,而且兴趣广泛,做事情绝对不拖延。遇见困难的事情也从来不害怕。』

然后你遇见小明。你会觉得:这个人首先是冲动、爱批评人。然后你就去找证据,试图证明他确实冲动、爱批评人。

这个是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的。心理学家阿希(Asch)1946年做的实验。

为什么会有首因效应?可能是因为,人有证实倾向。

证实倾向

心理理学发现,人们会更倾向于找证据去证明一个观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到的时候,才去想「这个观点可能是错的。」这是一种思维的不严谨,严谨的思维应该是:「想看看这个观点有什么漏洞,注意观察现实和观点不同的地方。」

那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难改变呢?因为改变第一印象的话,人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难受的「认知失调」过程。

认知失调

人们如果有一个想法、观点,但是自己做了或者发现和原有观点、想法不同的事情。就先陷入「认知失调」的状态。这种状态令人不太舒服,因为信息的前后矛盾,不确定怎么才是准确的而感到苦恼。如果你改变想法,那等于要承认「以前我想错了」。很多人无法承受这点。所以选择保留原来的想法。

如果时间够久,久到人对第一印象记不清楚了。人就会参考最近的接触的印象。

这就是「近因效应」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你对人的期待,影响了他的行为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也是叫做教师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有两个新班级。心理学家告诉老师说,班级A的学生,都很聪明!班级B的学生,不那么聪明!

结果一个学期后,发现班级A的成绩明显高于班级B。

老师们认为:这是因为班级A的人聪明。

但事实上是——班级A和B的学生,智商根本没有差别。是心理学家随便选了一个班级A说他们更聪明。

这种人因为期望,而有所不同的效应,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雕刻家,因为他爱上了自己雕刻的女石像,把她当真人,后来神就把石像变成了真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学校的例子里:老师因为相信A班级更聪明,所以更愿意花时间去教学生、更多鼓励学生,学生学习就积极自信,自然学习好。

在男女关系里,也是这样——

你对一个人有好感,你就会对他示好,你对他示好,他就更可能对你示好,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就是恶性循环。

说到这里,有人会想——有时候,看电视剧或者听别人说起,单恋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并没有回应示好。但是人还是继续单恋,这好像没有良性循环,那么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就是:

单恋的人很可能是相信,这一切都是考验。而且陷入了自我感动中,越是被拒绝,越是觉得自己爱得深刻,于是继续单恋。也是一个有「收获」的过程,只是收获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单恋对象给他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有恋父情结或者情结;所以不可自拔的爱上某些特征的人。但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也因为不知道,所以就觉得这份感情特别「神秘」,越神秘越觉得是真爱。「情不知所以一往而情深」。也是自我感动。

可能性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

最后,这其实是个概率问题。虽然各种心理效应很重要,但也不是每个人每次都会这样。

毕竟这事情,还真是讲究缘分。

也就是随机事件的影响。——也许他突然中了,他人变得自信、有好看衣服穿了,你就觉得他变帅了呢?哈哈哈。

作者简介:佘炤灼,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咨询方向)。熟悉正念冥想,带领过正念团体总计250小时以上。有两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167人次以上的个体心理咨询。目前是全职的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询师。较多回答情绪调节、婚恋关系、原生家庭等问题。

看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收获

说老实话,对于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我的体会和收获也谈不上有多少。

不过,对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理论,我个人深表认同和赞许。该理论著述,文辞简朴真白,观点鲜明开放,例证通俗易懂,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意义。

戴维先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中有两个理论观点,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其一是从众心理的观点。对于从众心理,我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趋利的意识和行为的,而这种意识和行为状态,又是会受不同程度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对个人异于众人的行为,可能导致产生不利的影响结果时,个人因而选择抛弃异众行为,服从于从众行为。

也就是说,从众心理现象的产生,与所处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高管,当你酝酿良苦,经过调研论证,深思熟虑,确认可以做出一项决定的时候,最后召集层次会议讨论决策,你就很难听到反对的声音和不同的看法。

为什么如此?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你前期的工作调研扎实,论证细致,考虑合理,瑕疵确实难觅,认可度确实很高。二是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与会人员中可能有不同看法的个体,会因为顾忌自己的异于众人想法,遭致对己不利的局面的判断结果,从而放弃分歧改为从众。

我的经历告诉我,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从众心理现象,如何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

其二是登门槛效应的理论。比如说,就是为了达成一件事情,如果你需要援手的帮助才能实现既定目标,这个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从援手极易做到的小处着手,循序渐进,积小成为大成。这样,可以更容易被援手接受而不被拒绝。

同时,因为一小步一小步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增添援手对于帮忙的信心和勇气,其成功的概率也大了许多。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登堂入室,由小胜成大胜。

其实,做一件事情,这种登门槛效应的运用,除了请援手的妙处外,我们自己干事情时,何尝不是也可以如此么?

开卷有益。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个人些许感悟,难免有限粗浅,敬请大家赐教!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