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职场压力

狂躁型抑郁症的食疗方法(双相性精神障碍)

双相性精神障碍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关于精神病人的治疗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狂躁症吃什么食物好恢复

狂躁症可以吃些清热解毒的水果和蔬菜来帮助恢复。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其中还要包括水果,还有一些豆类,全麦的营养食品等等。得了狂躁症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合理的饮食,对于治疗躁狂症是非常有帮助的,躁狂症在平时的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要注意平时加强营养。

抑郁狂躁证需怎样治疗

我是一名抑郁躁狂患者,患病已经十年,期间走过很多治疗弯路。弯路过后,我认为西医服药才是最有效的治疗。下面就是关于用药,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我首先从我的经历以及态度转换过程说起。我初次确诊(更准确得说是误诊)是在2009年,那时候我还上大三,当时被诊断为抑郁症,住院期间,我依稀记得服用过帕罗西汀,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精神类药物。住院期间,由于是医院按点给病人送药,所以我吃药还是挺规律的,坚持的挺好(当然,在这里我也将我住院期间的见闻给大家道来:有的年轻病人在医生和家长面前假装将药放入嘴里服下,可转眼上厕所就将含在嘴里的药吐掉。住院期间就如此,更别指望出院后坚持服药了)。一个半月后,我情况好转(实则进去躁狂),由于学业尚未完成,所以我不顾医生的阻拦,坚决出院了。出院前,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月的药,并嘱咐我这些药吃完后记得继续开药,坚持吃一年,中间及时和医生沟通。后来,我感觉自己完全恢复了,把医生的话完全当做耳边风,在吃完那部分药后我就私自停了(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既然好了,还吃哪门子要啊,我有病啊我!),可以说我错过了不用终身服药的黄金机会。还算侥幸,10年、11年平稳渡过,期间一直没服药。可在12年及以后的几年,惩罚还是来了,这几年基本是一年一犯,一年住院一次甚至两次,期间看了好几位主治大夫,13年确诊了双相,药物也是一换再换(像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丁螺环酮,西酞普兰,舍曲林等都尝试过)。在这几年的开始几年里,我依旧私自停药断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对精神类药物还是比较抗拒。慢慢的,由于对疾病更加清晰的认知以及未避免这病对我以及家人的摧残,我开始重视吃药——专门准备了小格子的药盒,也开始研究各种药物的副作用。

现在,我对药物以及这个病的认知就是:能达到用维持量就能稳住这个病就算克服这个病了,由于反复数次,我已不奢望,也没有资格奢望停药了,做个吃药的正常人也挺好。(要知道,有的病友一天只吃半片德巴金维持)对待这类精神类药物,大部分患者都会经历抗拒——被动接受——无奈接受——平和接受的过程,期间可能会经历些血泪。过程是残酷,挺过来,结果肯定是好的!

祝愿各位病友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抗病之路,然后坚持、平稳地走下去。也向各位患者家属道一声“辛苦了……”。

有个躁狂症的姐姐怎么办

躁狂症并不是由单独病因引起,是由生物、社会、心理三大因素共同影响。而生物学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生物学因素包括多种——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等。有的患者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使血液中皮质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时其血浆中皮质醇昼夜周期波动规律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躁狂症发作;有的患者因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导致体质的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同样可能引发躁狂症。 此外,心理因素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循环型性格的人,爱交际、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而且好动、易兴奋,对自身要求高,生活中容易产生压力 ,变得多愁善感;与其他人相比,这类型性格的人稍受刺激,就容易发展为躁狂症。

方法/步骤

一、躁狂症的5大临床表现

1、情感高涨

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和神态,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 绚丽,自己亦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患者这种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有的患者尽管情感高涨,但情绪不稳、变 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临床上是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并不表现为情感高涨,故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可出现破 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可出现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 ,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达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2、思维奔逸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头脑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时感到自己的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但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 河之感。由于患者注意力随境转移,思维活动常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话题突然改变,讲话的内容常从一个主题很快转到另一个主题,即表现为意念飘忽 ,有的患者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爱管闲事 ,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判断,常常是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如任意挥霍钱财,十分慷慨,随意将礼物赠送同事或路人。注重打扮装饰,但并不得体,招引 周围人的注意,甚至当众表演,乱开玩笑。在工作上,自认为有过人的才智,可解决所有的问题,乱指挥别人,训斥同事,专横跋扈,狂妄自大,但毫无收获 。社交活动多,随便请客,经常去娱乐场所,行为轻浮,且好接近异性。自觉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睡眠亦明显减少。病情严重时,自我控制 能力下降,举止粗鲁,甚至有冲动毁物行为。

4、躯体症状

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 进的症状如便秘。因患者极度兴奋,体力过度消耗,容易引起失水,体重减轻等。患者食欲增加,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5、其他症状

躁狂症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在急性发作期这种随境转移的症状最为明显。部分患者有记忆力的增强 ,且漫无抑制,多变动,常常充满许多细节琐事,对记忆的时间常失去正确的分界,以致与过去的记忆混为一谈而无连贯。在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呈极度的 兴奋躁动状态,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 。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躁狂症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 挥霍,社交活动增多,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 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二、为何女强人更易患上躁狂症?

我们眼中的女强人,生活忙碌并且充实,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她缺少身边人真正的关怀。比如她的丈夫,他认为她足以独当一面,不会给她什么建议 。她常说,我们家里是两座山,言语间依旧是亢奋的,只有一刹那的失落,但马上又被高八度的声音掩盖了。多好,两座山,更稳固嘛?她不是在提问,而是 在说服自己。患上狂躁症的女人,往往性格都是极其强悍的,因此女强人十分的容易患上躁狂症。

其实,她自己知道,满足被爱的心理是人们的天性。尤其是女人,她需要有男人依靠,她情愿做水,但不知为什么,就坚硬了起来,渐渐成了习惯,给自 己营造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就像穿上红舞鞋的舞蹈家,大汗淋漓,却无法停下来,直至旋转至死。越是得不到关爱,越会伪装得不需要关怀;越是伪装,人们 真的以为这是一个不需要担忧和温暖的女人。

只是,她们无意识地选择了一种不正常的。她们一直被人欣赏和赞扬着,潜意识中,害怕一旦自己不精彩了、停下来,人们就不再关注她们,她们会 失落,会空虚,进而会放大自己的缺失。其实这是一种虚荣、逃避,一种缺少勇气的表现。她们常常被他人冠上的“出色”、“能力超常”等美誉所左右。就 是这心底被忽视的黑洞与旁人糊涂的称赞,让这样的女人很难停下来,像亢奋的动物,更如干转的机器、没有上油的齿轮,剧烈地轰鸣,最终崩裂。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总是不能安定,如果你觉得你心中的小鹿仿佛不由自主,不要轻信这是自己激情迸发、气力出众的极其好的表现。请首先问自己一句 ,这是为什么呢?试着调整一下生活规律,用草绿色和天蓝色调整一下房间,减少聚会,在节奏舒缓的音乐中独处一些时光。试试这样能不能让自己一直如风 吹草长的心平和下来。

如果,你真的特别想去表达、去说话、去倾诉,请你克制,装一天的哑巴,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被什么东西捂着?是什么呢?问问自己,这 样的联想和体验,会让你逐步接近心底,认识自己的真心,而不是躁动着用肢体动作去逃避真心,从而使自己进入一个心理调节的良性过程,以起到治疗狂躁 症的作用。

三、生活中如何预防狂躁症

1、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不吃不喝不睡,依旧精力充沛,是躁狂症病人最大的特点。因此,规律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尤其重要。睡眠质量不好,时间过 短,都会使患者容易暴躁,情绪波动大;而过多的工作会增加患者的压力,加大了患者的情绪波动。因此,良好的睡眠,适当减少工作能保证患者情绪稳定, 减少暴躁。

2、适当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 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降低期望值能够减少不良生活事件和 环境应激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躁狂症的发病几率。

3、注意饮食。生活中应少喝酒、咖啡、还有成瘾性的物质。因为这些都含有少量导致兴奋的物质,长期服用可能会改变人体体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使 个体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诱发躁狂症。此外,若个体属于躁狂症的易感体质,应尽量少吃减肥药。由于减肥药中某些物质会对人体的情绪、精神造成 一定的影响,激发体内的躁狂特质,所以这类人应慎选减肥药。

4、患者心情放松,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学习或生活方面,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这样不但好的快,而且预后不易复发。

5、通过身体的锻炼,体质的提高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体质增强了,才能彻底战胜躁狂症,保证躁狂症不复发。

6、患者要接受科学的治疗,不但要缓解症状,更应该去除病根,恢复脏腑正常功能,稳定内环境。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