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常识

高校德育工作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德育理论有哪些)

德育理论有哪些

德育原则中常见理论: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高校为什么开始重视心理问题了

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国家、高校、学生个人的综合考量。

从国家层面上,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现在随着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的召开,陆续还会有很多政策性的文件。从顶层设计上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层面上看,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上一些无良媒体的煽风点火,对于学校的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其实也是一种倒逼机制,高校必须得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生个体层面来讲,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承受很大的压力和,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学生和谐人格的建立;有益于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辨析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益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益于提高学生经受挫折时的能力和调控消极情绪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和自信、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什么

一、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