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暗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老年人常见哪些精神障碍)

老年人常见哪些精神障碍

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因家庭、生活、工作、经济等变化,以及适应不了社会角色的改变而发病。病后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哭泣、沮丧、不愿与人来往,同时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易疲乏等。由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减退不明显,而且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故应与脑器质性疾病相鉴别。指导意见老年人在老年期所出现的精神障碍,应引起家属及其亲人的重视,要及时带他们上专科医院诊治,以免病情恶化。

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不接受治疗怎么办,不治疗又会有什么后果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家中的精神病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怕伤到人,治疗又不去根,长年累月,家属该怎么办

感谢邀请,精神疾病种类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疾病是否容易缓解或者康复,有些精神障碍程度较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起病时有诱因,通过治疗症状缓解较理想,但缓解期很容易因生气再次发病;还有些疾病程度较重,通过治疗能够改善症状,但始终无法完全去除,还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这类疾病就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

程度较轻的疾病如分离转换障碍,这类疾病在发作时有严重的紊乱行为,甚至冲动伤人;但经过治疗疾病缓解较理想,病情很快能恢复稳定,缓解期社会功能能够正常;但是本病的发生和病人存在性格缺陷有直接关系,即使治疗效果理想也不能保证患者不在发病,而由于反复出现疾病,也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病人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很可能是精神发育障碍带来了问题,在精神科有一类由于脑功能先天发育障碍导致的疾病,这就是精神发育迟滞;疾病发生在患者18岁之前,大脑功能发育停滞进而出现一系列发育迟缓的表现,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患者的智力水平,我们根据智商测定来评估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根据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也会逐渐出现语言,生理等方面功能的障碍,严重的病人还会因为脑功能不全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这类患者是不能通过治疗来达到康复的,往往需要家人长期照顾,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除了以上两个疾病,精神症也是最为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幻觉或者妄想症状,内容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尤其是症状的急性期,患者行为受幻觉及妄想支配出现怪异和紊乱行为,甚至可能因为行为冲动影响其他人的安全,精神症也是精神障碍中肇事肇祸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很多家属因为这类疾病不能根除就不再接受药物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精神症患者的症状比如幻觉和妄想,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的,可能家属对于幻觉产生的机制不了解,也就忽略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通过对神经递质的调节是可以缓解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这就可以尽可能降低病人出现紊乱行为的风险;不能去根和长期服药两者并不,家属如果能够监督病人服药,患者的社会功能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而恰恰不能坚持服药的病人,会导致精神症状的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社会功能的过早丧失。

医生的一些建议

作为精神科医生,凭借多年的经验我给大家一些中肯的建议,可能有很多人认为我们作为医生只是为了让患者吃药医院赚钱,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人我觉得无需解释,因为他们可能只是旁观者,也可能是对这方面有过误解;但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就是足量足疗程的规范化治疗,很多病人在病情急性期来医院接受治疗,当病情稳定后回家继续康复,但多数病人需要常年服药,定期做血液、肝功及心电等常规检查,检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家人需要监督患者吃药,如果发现病人有疾病的波动,可以到医院先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然后调整治疗方案或者药物剂量;对于精神疾病科学的治疗方法还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是位精神科医生,你的家人得了双相情感障碍,你会如何治疗

我本身是精神科大夫,又是心理医生。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作为一名专注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高效康复的医者,我们的临床实践突破性发现和经验,让我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1、首先,要看这个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是否有问题。临床实践中,我们面诊的不少患者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过度诊断”或者是“泛双相化”情况。即孩子有抑郁发作的经历,但因为一些叠加性创伤而导致砸人毁物等行为,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从多学科诊疗角度,这种诊断是不妥的。因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这个帽子轻易不能给孩子扣上。诊断一定要谨慎。

2、不管如何,父母一定要学会自我反省,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有助于孩子病情的改善,也是孩子康复的重要保证。父母可以关注一些比较权威的公众号,比如财新传媒的副主编张进老师(他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创立的“渡过”,我们的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则有很多的专业文章。

3、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父母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了解以及国内精神科机构的了解,选择适合于自己孩子的机构和方法。

4、如果病情严重,首选药物治疗,切记不要随意停药!!!可以选择当地的权威精神科机构,有条件,可以首选国内精神科四大巨头:北大六院、上海精卫、湘雅二院、华西精卫。

5、在情绪稳定后,心理治疗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当地的资源谨慎选择,切记避免选择精神分析法,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6、再结合物理疗法和运动治疗等,有助于孩子的康复。

7、我们这样的机构只适合于终极选择或者父母希望高效康复。

8、最后说一句,双相情感障碍并非不治之症,是可以治愈的。

家中有精神症患者,家属应该怎么办

作为精神症患者的家属,真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在病人发病的时候。

但是孩子生了,病也得了,治也治了,病情有时候发作,以及他生活中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作为家属只能咽下苦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病人,忍耐病人发病时的无理取闹,唯有把悲伤埋葬在漫漫长夜。

家里的孩子患病十余年了,光住院就住了六次,都是因为孩子抗拒吃药,后来他自己接受现实吃药了,就再也没有送去医院过,他特别排斥医院,曾扬言再去住院就。

也是后来孩子的病情渐渐稳定了,家里也有些折腾不起,才没有再去医院。

其实精神症患者发病时也是很痛苦的,孩子状态好时和我说,发病时说的话都是身不由己,大脑不受控制,而且头疼得厉害。想不发泄都不行。

精神患者基本没有朋友,他们的生活圈只有家人,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可怜人,生而为人却完全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就连最起码的健康都没有,要时刻依赖抗精神药物控制病情,晚年生活更是不敢想象……所以,作为精神病人家属,平常都要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关爱。

长时间忍痛依旧有耐心关爱孩子、劝导孩子发生在精神病人家属身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更难的是病人自己,因为他们大多时期都浑浑噩噩的,这样的一生何其悲凉?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所以在给病人做完系统治疗后,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对病人尽可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