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我们就说一下高发人群。多见于长期处于学业,工作繁重导致的焦虑烦躁状态而无法得到有效疏导排解的学生,工作者群体。并且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这也和当前教育制度的应试教育措施以及题海战术策略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点,来谈一谈抑郁症患者经常伴随的症状以及其它伴生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经常对自我及其严格,所以他们一旦发现自身的瑕疵就会感到不适,进而对别人的眼光或评价感到不安,就会表现的非常敏感,一有涉及到他们的评价或言谈,就会引起他们的猜疑,加剧他们内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极端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行为,就好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出现烦躁焦灼的状态。相应的,失眠症状也就随之而生了,这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焦虑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抑郁心理,出现兴趣乏乏,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表现。这一连串的症状联系网络也就初步形成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知道,由于他们的自我高标准,他们也会时常为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自责甚至自我伤害,他们敏感的性质进而让他们觉得周围人也对他们失望,让他们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他们就会感到愤恨,他们的高标准高素养高要求又让他们无法做到恨别人,只能去恨自己的。这样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消极厌世,憎恨别人的心理状态。这就容易表现为外部的狂躁,易怒,放纵等继发性症状,说到底还是因为跟自己较劲,不放过自己,过于看重曾经的一切。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情感障碍(内在抑郁低沉失落,外在焦虑躁狂倾向)合并强迫症表现。
第三点,你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脾气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其实就是由他们喜好猜疑 ,对自己的严苛造成的。而他们其实也因此而难过,因此而痛苦自责,自己也是心理疾病的被影响者和受害者。所以我们都得过且过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况且,他比你想象的更痛苦。
第四点,我想给大家支支招。
如果怀疑自己出现了抑郁状态,一定要及时就医,告诉医生实情,尽早遏制住抑郁情绪肆无忌惮的蔓延。已经确诊了抑郁症的患者朋友,也不要过度紧张,让自己跟着心走,放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多休息,这并不是不治之症。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坚持不懈,对自己要有信心,给自己积极的暗示,配合运动疗法如慢跑散步登山健身等,音乐治愈疗法,以及晒太阳沐日光浴等疗法就可以起到放松自我的功效。还有就是在治疗的同时,要远离令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环境。家人尽可能给予患者关怀备至的爱。
我们知道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但是三大核心症状是抑郁症的基础,除了基础当然还有很多细化的表现。
比如你说的感觉疲乏无力就是精力减退造成的表现。除了精力减退还有睡眠减少,兴趣丧失,社交退缩,自我评价过低,悲观厌世等等一系列表现。
可以说这些症状中,对我们日常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精力减退和思维迟缓,这两组症状会摧毁一个人完成日常工作的基本能力,很多人在这种症状影响下对自己产生了很严重的抵触,困惑于这种变化,因此自罪自责,悲观厌世。
上述的症状表现是基于抑郁症对人的改变,是疾病造成的,不是你人真的不好,所以要对疾病有几本的认识,不能因此自甘堕落或者悲观厌世。经过科学的药物治疗相信大家都会恢复过来的。
谢谢你的邀请。
抑郁症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曾经两次,我从严重的抑郁症中爬起来。所以我特别明白你的感受。
曾经在那种状态下,我尝试着让自己的状态稍微好转一点,也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更努力一点,尽快从那种状态里边走出来。
但当我去从事一些事情的时候,发现很难坚持。
比如,我特别喜欢干净,尝试着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下。刚拿起扫把,就放下了,因为内心另一个声音出来了,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我也尝试过走到外面,感受太阳,感受周边的人。但当我真的想跟别人建立联系时,我又会觉得自己像一具行尸走肉,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哪怕别人主动跟我聊天,我也保持沉默。
偶尔去小卖部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我也尽量用简短的语言告诉老板,我要什么,拿到东西后立刻走。
我也尝试过去感受别人的生活,比如,我看到别人打牌的时候,我也希望能参与进去。但当我真的参与到牌局中来,又会很快找一个理由离开,甚至会鄙视打牌的人,“这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当然,表面上,我会跟随他们一起笑。但内心的感觉是,觉得自己像一个陷入黑暗的婴儿,所有的东西都消失了。
这种状态,我持续了8个月。
逐渐,我发现,我的状态越来越严重了,吃饭只吃一餐,睡不着觉......那一刻,我想到了解脱,因为那种感觉太糟糕了,糟糕到认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我写过几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空洞,多半是告诉对方,我是多么糟糕,我对不起你们,很愧疚。不管我是活着,还是死了,别人都不会太在意,地球照样转。
当我做完这个决定,有些东西反而慢慢地踏实了下来,想了想,还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做的呢?
我想到了一个朋友,好像需要跟他说些什么,又好像不需要跟他说什么。总之,我想办法找到了他。
见他之前,我对外表做了点装扮,我不希望别人看出目前我是怎样的状态,可以说,我把生命中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这一点:让自己打扮的稍微好点。
那位朋友跟我说了很多,有几句话触动到了我。
他说,“你这段时间的状态好像不是很好,我一直在找你,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其实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否跟你一起想办法。”
朋友的那番话,就像在我油尽灯枯的时候,注入了一点点活下去的能量,尽管这能量不是很足。但那一刻,我感到跟他建立了一种连接,而且,这种连接是他主动跟我建立的,我抗拒不了。
看似不经意的一两句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关心我的,这让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我哭不出来,也悲伤不起来,因为抑郁的时间太久了。
我能感到,内心的某种东西被波动到了。
他跟我说了蛮多话,我也把自己的状态跟他说了,后来,他建议我去看一下医生。那时候很难找到心理医生,所以,我去精神科看了一下。
他陪我到精神科,开了一些药。
其实,吃药也是一种照顾,最起码我在告诉自己,我只是病了。
同时,有一个人能陪着我,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回应的世界里。
其实,说这个故事,只是想告诉你,当你处在一个抑郁的状态中时,建立关系可能是帮助我们从中走出来的唯一。
我特别欣赏温尼科特的一句话:人,只有在丰满的关系里才能成长。
虽然,当抑郁状态来临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切断一切人际关系。但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表达出来的东西,最起码有一个人能看到,也是很好的。
当然,有时,你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你,鼓励你,甚至责怪你的人,这会让你感到有压力,但不用担心,我们要相信,自己是有求生的本能的。即使你已经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求生的本能,求生的意志,也一直都在。
或许,找个人,说出来,会好一些。
或许,我们可以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一点一滴的把成就感积累起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最终,这些东西会让你有一些较好的生命体验,也会成为支撑你生命最基础的因素之一。
——by 胡慎之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公号:胡慎之(hushenzhixl)
这需要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如果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身体机能已经违常,比如说话过于迟缓、思维反应过于迟钝、行动过于缓慢,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来恢复身体机能到正常水平。
如果上述症状不明显,患者不出门不运动,也不要硬性逼迫,这是他抑郁症的症状使然。重要的是家人能够花时间耐心陪伴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霾,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供参考:
倾听。鼓励患者倾诉。患者在倾诉的过程中,你要努力站在他的视角、他的价值观、他的处境来理解他的感受,这是倾听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一环。不需要你说很多的话,重点是他说。如果他说的内容你听明白了、理解了,你可以简短的表达一下理解,如果担心自己表达不准确,你可以简单地重复他说过的关键词,点点头,这对抑郁症患者都是很大的鼓舞和安慰。每天的倾听时间最好在半小时以上。
跟患者一起改造居家环境。向患者表达居家环境让你不舒服、不满意的地方,邀请患者一起挪挪沙发换个摆法,在网上选购一款漂亮的台灯、几盆好看的花卉等等,做完这些要大大地表扬患者给予的帮助,充分地表达环境改变带给你的满意感、舒适感。如果患者有兴致设计居家环境,那再好不过,你需要积极配合他,无论他把家改变成什么样,只要安全的都可以支持他去做。
让患者持续感知、接受外界。你可以时不常就带回家来一些他感兴趣的小新鲜小刺激,比如从超市采购水果新品跟他一起尝鲜,让他谈谈感受;买个新的家用健身器材让他帮忙试试;邀请朋友一起来家庆生、喝茶、烧烤等等,都可以。让患者重新习惯感知外界、接受外界,慢慢地他就会乐意走出家门。
另外,你也可以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出诊到家中进行心理咨询。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心病需要心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给到患者更专业的陪伴,并一道探索导致他抑郁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