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题主提出的问题,我想是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困扰,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
一,精神疾病,目前最被接受的还是药物治疗,他几乎不像外科手术一样,具有切除病灶使之根除的方法。曾有我的患者在某地行神经阻断术来治疗酒精依赖,然而,术后的患者呈现的是一个接近呆傻的状态,可见,手术治疗技术仍存在较大缺陷。
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往往仅可以抑制症状,却不能够消除精神症状,这就导致患者一旦停药,病情将会复发,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停药1个月以上复发率达到60%以上。这里大概包括两种人群:一类是自认病情已经完全康复,可以尝试停药,通常这样的人群反而能够得到家属的支持,因为可能家属同时也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停药后病情不再复发,岂不是痊愈了!第二类患者,坚持长期服药,会为身体带来某些不良影响,这就更加加重了患者停药的风险。
三,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导致适应社会 困难。其实,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是患者的问题,确实社会上对于精神病人还存在很多的偏见,这就导致患者自身心理上的自卑。
四,缺少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和家庭的支持。由于精神病人属于特殊群体,长期患病也会为家庭带来许多负担,其中就包括经济负担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内部矛盾,所以,真正能够全程监护患者服药以及心理健康的家属并不多,这也是导致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神疾病分为很多种,其中就有很多疾病,本身就属于间断性病程,比如神经症、分离性障碍等,这些疾病,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痊愈率比较乐观。
对于我们熟知的一些严重精神疾病来说,可能需要长期服药,将症状控制住,后期慢慢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接近理想的康复状态。尤其很多疾病,本身就属于不可逆的疾病,如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一部分精神症(注意只是一部分,由于个体差异,还有约20%个体恢复良好)、甚至某些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对于这类人群,可能就需要我们降低他的康复标准了。
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如前面所说,需要长期服药维持,而且要避免过度刺激,以及后期的康复训练,这往往是一个综合的治疗过程。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首先你的问题有点过于宽泛了,精神病是广义的一个医学分支学科,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精神病包含很多种具体的精神障碍,因为疾病不同,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是完全不一的。当然还有一些普通人的精神病三个字特指的是一眼就能看出的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这个是要看具体的精神疾病的,部分精神障碍确实有着明显的慢性病特性,疾病往往反复发作,但还是有很多疾病是可以彻底根治的。甚至患病最多的抑郁症,被很多人认为没法彻底根治,但其实还是有很多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是完全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标准的。
至于一些更轻的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等等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如果你指的精神病是特指最严重的精神症,那也不是完全不能治好的,精神科对于精神症这样的严重精神疾病,一般是用临床治愈来衡量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情况。所谓临床治愈是本次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性症状已经完全缓解。
为什么精神疾病多为临床治愈?因为精神疾病本就复杂,而且复发的因素很多,并不是医生能够预见和判断的,所以医生只能判定临床治愈。
那么精神症患者有没有完全好的呢?当然有,其实生活中也不再少数的,很多患者虽然诊断是精神症,但却始终坚持服药,社会适应很好,能坚持工作能正常交流,这样的病例与彻底治愈无异了。
再比如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其实就是一名精神症患者在康复后达到了世界科学界的最好奖项,诺贝尔奖。退一万步讲,我们没有约翰纳什的头脑,不可能染指诺贝尔奖,但我们完全可以坚持服药的情况下做一个正常人。
盲目猜测一种精神疾病是否能治好是没意义的,应该去相信医生,相信医生能够帮助你,能够治愈你的疾病,能够帮助你控制并减少复发几率,能够帮助你回归正常的生活,帮助你和你的家人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