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角度来看,惩罚有以下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1. 建立秩序和纪律:惩罚可以帮助建立秩序和纪律,使个人和社会更加稳定和有序。
2. 促进学习和改变行为:惩罚可以促进个体学习和改变不良行为,从而提高个体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保护社会安全:惩罚可以保护社会安全,减少犯罪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消极作用:
1. 引起负面情绪:惩罚可能会引起个体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建立权威和恐吓:惩罚可能会建立权威和恐吓,使个体对权威和规则的遵守变成出于恐惧,而不是出于内心的自愿。
3. 产生反叛和逆反心理:惩罚可能会产生反叛和逆反心理,使个体对规则和权威产生反感和不满,从而导致更多的不良行为。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罗森塔尔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延迟满足—-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 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注意力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注意才能构成有效的观察。
在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正在举行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一个村夫,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两人在会场中追逐着,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两人又一起冲出门去。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不过二十秒钟。在与会者的惊慌情绪尚未平息的时候,会议却笑嘻嘻地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原来这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的实验。
结果,在上交的四十篇报告中,没有一个人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只有一篇错误率少于20%,有十四篇的错误在20%—40%之间,十二篇的错误率在40%—50%之间,十三篇的错误在50%以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注意到两人之中有一人是黑人,然而四十人中只有四人报告说黑人是光头,符合事实。其余有的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帽子。关于他的衣服,虽然大多数都说他穿一件短衣,但有的人说这件短衣是咖啡色的,有的说是红色的,还有人说是条纹的。而事实上,他穿的是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系一条大而红的领带。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注意分指向、集中、转移三个阶段。心理学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它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这也造成了心理学家的失误。
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成见是误导的前提。但是注意是有选择性的,无论是谁,都会存在成见。也都可能被误导。阿伯特卡米洛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心算家,不管你给他出一个多么复杂的难题,他都能立即得出正确的答案。在他的心算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被人难倒过。这天,一位年轻的心理学家从远方慕名而来,他要亲自考一考这位著名的心算家。许多人知道了都前来观看。
心算家为什么答不出主考人的问题呢?这位心理学家又是怎样把心算家难住的呢?原来心理学家巧妙地利用了注意的规律和特点,钻了心算家的空子。
注意是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人们注意某项活动时,心理活动就指向、集中于这一活动,并抑制与这一活动无关的事物。心理学家早已料到,根据心算家已形成的心算动力定型,通常只会去注意计算车厢内的乘客数的多少,也就是说他只会对车厢乘客人数的增减感兴趣,产生有意注意(有预期目的,需要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而对列车所停靠的车站数却忽视了。于是,他故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出题,以更好地引起心算家对车厢乘客数的注意(有意注意),使他无暇注意到还会有另外一个答案。心算家果然上当,被心理学家难住了。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心理学实验:定位速效法
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 10公里外的村庄。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结果行走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来越慢。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而且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他们走了多少还剩多少心中都很清楚。结果这一组学生一路上精神饱满,每当他们疲劳时,看看路牌,都为自己已走过的路程感到振奋,没人叫苦。实验的最终结果显而易见,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
心理学把这种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叫“定位速效法”。
心理学实验:蔡格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Zeigarnik)曾做过的一个有趣实验: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中途人为地加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实验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以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启示:
人类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追求完美。这使得我们有时会无法容忍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以致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情给自己造成压力。但更现实的是,并非所有事情对我们或我们的工作都如此重要,事情也并非因为其未被做完而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时常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完成的事情很重要。
心理学实验 :反馈效应实验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对调,第二组反馈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很高兴你问这样的问题。年轻人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有爱心、有热情的表现,是为社会做贡献,它对你自身也很有意义。研究表明,志愿者服务对你很有益处。两位科学家哈里斯和萨瑞斯发现,时常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老年人死亡率显著降低,另外两位科学家卢恩和莱福特的研究则确认志愿者服务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降低他们的抑郁水平。就像你和许多年轻人正在做的,你无须等到退休或者成为老年人之后才突然开始参加志愿者活动。你现在就可以加入到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去。当前社会上,非营利组织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没有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个体,通常报告说他们缺乏时间、有健康问题或者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志愿者,包括已婚人士和雇佣劳动者,尽管中年人和青少年的参与比例最高。男性和女性每年平均花费50个小时在各种组织中提供志愿者服务,包括教育、宗教和社区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组织完成大量形形的任务,包括募集资金、提供食物、一般劳动、交通和教学(频率从高到低)。这些人可能是主动来做这些工作的,也可能是受到组织的要求。志愿者服务不仅对你的社区或组织曾经向你提供的服务和资源给予回馈,同时也会在你毕业后提供免费的在职培训,帮助你探索可能的职业发展,丰富你的履历,建立人际网络(还可能获得推荐信)。最近的一个志愿者调查也发现,志愿者工作与事业提升有直接关系,因为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学会了领导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实践了人际合作,提高了交际能力。看了以上这些内容,你是否对志愿者工作有了更多的成就感,能够从中找到意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