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做了很多测试自己有抑郁症(网上测试抑郁症准确吗)

网上测试抑郁症准确吗

网上测试抑郁症不是正式的,不准确,仅仅可以当做一个参考。不同的心理测量量表,参考值也不一样。一定要结合量表的参考值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心理测量应该在专业的心理测人员的帮助下进行。

抑郁症的自我测试题

你好,你可以根据下面的问题来做一下测试.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目上打分:.(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
3.).1,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2,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3,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4,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5,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6,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7,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8,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9,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10,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11,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12,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13,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14,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15,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评分标准:.0~4分:没有忧郁症.5~10分:偶尔有忧郁情绪.11~20分:有轻度忧郁症.21~30分:有中度忧郁症.31~45分:有严重忧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如果自己是infp人格,已经影响到了自己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回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多的公司招聘时都需要做一个职业人格评估,也就是所谓的MBTI。MBTI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著成,目前已成为国际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然后根据这个评测结果来筛选人才,以及岗位划分。表面上来看这一切显得那么科学、专业而理性。但是真的如此吗?

这让我想起来一部美国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大意就是在未来犯罪已经被消灭,因为拥有来更加先进的技术,可以从脑电波分析人是否有犯罪的倾向,从而将犯罪扼杀在萌芽阶段。

心理测试本应该有其应用范围和场景,但是随着“科技迷信”理念的普及,让我们对于技术变得越来越依赖。这让本应为我们服务的技术,反过来变成对我们的制约与挟制。

所以才会闹出来用诸如湖北一女子晚上开车依赖导航,把车开进沟里的新闻。

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测评不可信没有价值,而是说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简单的凭着冰冷冷的数字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心理。

INFP人格,只是代表我们做测试时的心理状态是这个类型的。人的心理状态是波动的,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一旦我们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我们就会不自觉的去配合,让自己符合这个标签。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真的就跟那个负面标签一样了。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从来不会给我的个案做这种显性的心理测试,或者是告诉对方属于什么抑郁症或焦虑症之类的。说实话,这些内容更多的是为了教学和诊断,而不是需要个案去了解的。

如果对方了解了这样的内容,他们的情况并不会因此得到任何改善,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焦虑,更加肯定自己的问题。这对于心理状态的调整是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当然,我会在咨询结束之后,当对方可以相对比较客观理性的判断这些内容的时候,去跟我的个案分享这样的内容。

所以,针对你所描述的问题,我建议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明确心理测评只是一种概率统计学的结果。而且人的心理状态是波动的,不是静止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意味着,如果你愿意改变的话,随时可以让自己的心境发生变化;

其次,把INFP这个标签从你的大脑中拿掉,即便你的某些心理特质符合这个结果,这也并不代表你命该如此;

最后,从新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自己跟现实生活有更多的互动,而不是沉迷于哪些虚拟的评判

为什么很多人总怀疑自己患有重大疾病,整天

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他年纪不大,才40岁,没读过什么书,自从一次感冒通过自己百度后买了药,治好了,就开始信网络查病(没有说百度查疾病不好的意思)。

知道了百度能查身体疾病后总是天天查这个查那个,查完感觉自己浑身不得劲,至少是癌症早期,可他有又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就这样一两年的时间,心情抑郁,日渐消瘦,恶性循环,身体素质变得特别差。

就在最近,他发现身体皮肤出现了异常,肚子和后背还有额头,出现了白斑,边界清晰,不痛不痒,影响到了脸,他是真的急了,来到医院检查,确诊了白癜风。

经过分析,与他不良的作息、较大的心理压力有很大关系,精神方面总是高度紧张,刺激皮肤病发作。

这下,他后悔也来不及,没病都给自己搞出点毛病来。

总是害怕、怀疑自己生病,这属于心理问题——疑病症。

疑病症不丢人但也不可忽视,必要时得进行心理治疗。疑病症的几个特点:

1、认知扭曲

坚信认为某件事情对自己来说糟糕到了极点,差到了不能再差的地步。

2、患者体验

出现一些不适,就会查阅资料,对号入座。这个算是一个典型的暗示效应,人一旦越怀疑自己患了哪部位的疾病,就会真的感觉到那里不舒服。

3、心理痛苦

患者会天天思考自己得病以及得病之后的事情,对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社交等等毫不关心。长此以往,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1、有身体异常及时就诊,并相信医生的诊断

2、接纳情绪,学会正常生活,尝试转移注意力

3、心胸开阔,多和朋友进行交流

4、积极生活,多参与提高身体素质的活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