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提问,像放电影一样我回忆了一下我当妈十一年历程中的焦虑。还好,庆幸我的焦虑在一年以前被我修炼的佛系给在了心魔的十八层地狱之下⋯⋯
首先,回忆定格在儿子幼儿园前,因为那是我最初焦虑的开始。儿子是个小脑袋瓜转得特快的孩子,会察颜观色,知道怎么讨我欢喜,只一件事,吃饭,一到吃饭时间,这个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让我恨的牙痒痒,一顿饭少则40~50分钟,多则1~2小时,经常是稀饭吃成了"冻豆腐块",干饭吃成了"冰石块"。那时我决意想要在他进幼儿园前改了他这毛病,我急呀焦虑呀,凶过他,打过他,从不曾让他有半分长进,而那时的我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呀,脾气上来压都压不住,我做过最疯狂最暴力的事孩子到现在都记得,我把他吃饭的小不锈钢碗和勺子连同没吃完的饭全部扔下了3楼(当时我們住9楼,3楼是一整片平台,下面是商铺),他给气得呀咬牙切齿直打哆嗦,可即便这样,该咋样还咋样~
吃饭的焦虑就这样从幼儿园一直折磨我到小学,以为小时候喉咙细吞咽慢,哪曾想到了小学还是这样,可小学哪比幼儿园呀,幼儿园慢就慢点吧没非做不可的作业,小学那是每天都有不可抗拒的任务的。可是说来也怪,这样一个在家里我强制整改的娃,在学校里的那顿饭——中饭,据老师的反应那速度虽然不是快的但却不是最慢的,原来他那一套还专门是为我这个焦虑症妈妈量身打造的,看着那瘦得刺槐树条子一样的小身板我更焦虑,我凶我催,根本半点奈何不了他,再稍微催得急点他能把刚才好不容易扒拉进肚子里的给你都呕吐了出来……而彼时的毛病不改,此时还又平添了一出,本来吃饭就慢,饭桌上还总有他讲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笑话以及他吃饭前总来不及想到的当天班上发生的新鲜事,苍天呀,你能想象我当时多么的抓狂和焦虑吗?饭冷了~菜里的油都结住了~还有~作业没完成呀~每顿饭我真心不要听他的故事、笑话、还有新鲜事,可是~可是他只有上了餐桌这些玩意才会一股脑儿的都冒出来。其实一直到现在六年级,他完成作业的时间都很少有超过晚上九点的时候,但是我依然控制不住的焦虑。
吃饭的焦虑,其实是在他三年级治愈的。并不是他速度快了,而是我也真为力了,也许他就是这样吃饭慢的人吧,我时常这样想。他和我说因为在家吃饭他放松,我只能呵呵~放松?凶也能放松?还有饭桌上一堆的啰嗦~后来在三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跟我們家长说要珍惜孩子现在的啰嗦,他愿意讲是他信任你,等到了青春期,也许你想跟他讲他都懒得理了,沟通是一切信任的基础…⋯想来有理,他慢只是在家里,在学校并没有慢,他慢,作业完成的并不晚,罢了,关于吃饭这个问题我治愈不了他,那么只能治愈我自己,然后就这样地,慢慢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吃饭这件事焦虑无形消失了。
另一件我焦虑的事跟学习有关。是不是一说到学习,很多妈妈要急得跳起来了?哈哈~被戳到泪点了?
学习呀,那可是妈妈们焦虑的风向标呀~成绩呀左闪一下右闪一下,妈妈们的血压要开始不稳了。对于孩子的成绩我倒并不是那么焦虑,最让我焦虑的是他周末的作业~周末作业和吃饭的速度那就是一对双生子,那个慢呀~
我们周六只有下午,因为上午全家补觉,周日上午有兴趣班,所以作业的时间通常被压缩到周六下午,周日下午是计划放风时间。可是这只是我的计划,他从来没把他放在我的计划之内,下午作业的效率之低难以想象,他"享受"一样按照他自己的节奏作业,周六完不成就放到周日下午,明明外面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青草香,那有如何~我怎么焦虑怎么不安,人家就是那个节奏~还记得有一个周日下午我又像狮子一样咆哮了,事实是那天就剩一个摘抄作业,我们等着带他出去走走,可是左等不见收右等不见结束,进他房里一看,他还在翻那本摘抄的书~天哪,火一子蹿上来,"为什么还没摘抄完?""没有好词好句!""人家写得没你好?"书一把扯过来撕了个稀巴烂~"课外书看了那么多,好词好句都发现不了,作文流水帐都憋不出来⋯…"焦虑———生气——复焦虑生气~摘抄,写作文那可是搞好语文的必须呀,我怎能不焦虑?
这个焦虑是在五年级下学期结束的,也许这是他长期坚持阅读的积累吧,他喜欢读课外书。五年级下学期突然顿悟开化了一样,摘抄能发现好词好句了,作文也能写好了……至此我最为焦虑的两件事全解决了。
现在想来,有些事是不可逆转的,比如我家吃饭的事到现在也不快,可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影响呀,这种焦虑吧做为家长我们要自救自渡~学习方面的焦虑,你要相信只要大方向没错,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就静待花开吧,因为每个孩子懂事顿悟的时间不像春夏秋冬那么规律。
最近,特别喜欢一句话分享给大家:父母若能活成一束光,孩子定能循着这束光影,靠近、温暖、向上。
千万别焦虑,要淡定。
我家楼上是一个1年级的小男孩,每天早上6点,她妈妈就开始喊,只要孩子在家,很少正常说话,从早到晚的喊,不知那孩子做错什么了,我感觉好孩子都让她喊傻了,她是太焦虑了,你千万别这样。
才1年级,差几分别放在心上,尤其女孩子,你要的最终结果无非是她考个好大学,女孩小学初中拔尖,到高中学习吃力比比皆是,把目光放长远,培养她学习的兴趣,要让她热爱学习,才能有后劲。多鼓励,信心比考分重要的多,别焦虑,放轻松,你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现在高中生抑郁的很多,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培养她的学习习惯,不要陪她写作业,让她从小知道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一定要有耐心,你的焦虑帮不了她,还会害她。
如果你感觉焦虑,让自己忙起来,充实起来,多看书,也能缓解焦虑。
另外,小学不重要,释放天性,快乐为主,有时间学个特长,条条大路通罗马,高中一旦学习吃力,特长一样助你进名校。
乐队BEYOND有一首粤语歌是我相当喜欢听的:《真的爱你》。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都会很感动,眼睛潮湿。时常想起我自己母亲的好:在我童年时,她给我严格的品行与文化知性的教育,当我进入少年期之后,她一直给予我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总是默默地关注和支持。正如那首歌词里的表述: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
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着前路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爱意宽大是无限……
仍记起温馨的一对手
始终给我照顾未变样……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这首歌叙述的是作者当初学习音乐直至后来成功的过程,母亲虽然并不赞赏儿子沉醉音乐,但依然那样给出她的母爱,宽大无阻,尤其在儿子遭遇挫折时,用温馨的目光鼓励他坚毅前行,叮嘱不要放弃。
——BEYOND是幸福的,他有一个春风化雨的母爱的眷顾,全在无言的关注中送出。
人的母爱总是获得过度的赞扬。究竟有多少母亲是不合格的,她们有太多的不适宜做母亲的缺陷,却一般没有得到子女和社会的理性认知,而掩盖在母亲之辛劳和泛滥之母爱的背后。
在我看来,社会存在着不少“超级”的年轻人,这个责任应由他们不合格的母亲来承担。当相当数量的母亲是不合格之时,那么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以及整个社会的存在质量,是值得质疑的。难怪拿破仑说过:“民族的未来取决于它的母亲。”
因为特殊的文化历史原因,人尤其值得研究“母亲文化问题”。
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人的记忆不仅具有“自我参照效应”(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而且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人“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存在于人的生命里。
为什么母亲对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
“自我”包含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成就等许多内容。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Hazel Markus)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
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对美国人来说,母亲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对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我”的一部分。
一个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对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这说明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这为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多数人都会以自己的经验来认同这一结论吧:我们把母亲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要追究形成这种特殊的“情结”,只能在文化传统的家庭生活中来进行文化分析,我们今日值得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母爱才是好的?
依据上述心理学证据,是否可以推导出人的母亲对于子女具有至关重要的良性影响呢?未必。世上有好妈妈,也有不合格的妈妈。无论怎样,因为“依赖型自我”与“母亲参照效应”的巨大作用,怎样做一个恰到好处的母亲,显得极其重要。首先要考察的就是“母爱问题”。
无论在过去或者在今日,做一个母亲其实不需要过度的母爱。恰到好处的母爱最难做到理性与温情的平衡。我想起伟大的儿童教育家之始祖意大利的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她曾经说过:儿童的正常发展需要三样基本的东西:一个适宜的环境、谦虚的教师和科学的感性材料。
一个特殊的儿童教师不能有学校教师通常有的傲慢与偏见,而必须具备一种“理智的沉静”。教师必须沉静,一种深沉的沉静是一种无杂念的、更好的和无阻碍的状态,它是内心清晰和思考自由的源泉。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童年的秘密》,P177-178, 京华出版社,2002-6)—— 其实一个人最初、最好以至一生的教师,便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母亲最好的品格,便是上述蒙台梭利所表达的“理智的沉静”。
我们看看一个“理智的沉静”之范例:英国小说家罗尔德•达尔在自传《男孩》和《独行天下》里写道,他的妈妈是怎样以一种貌似冷酷的来培养他成为一个绅士的。
达尔幼年丧父,他的妈妈以能干、坚强、慈爱、能保护他又任他自由飞翔的输出恰到好处的爱,从来不会释放过度的母爱。达尔中学毕业后不愿上大学——虽然只要他肯,牛津剑桥都是囊中之物。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妈妈时,妈妈只说了一句:”好吧。”她因儿子的决定失望吗?苦恼吗?无从得知。达尔考进了壳牌石油公司,半年后被派到东非卖3年石油。去东非或这样遥远的地方一直是达尔的梦想,他当即奔回家告诉妈妈这个消息。达尔写道:“我是她唯一的儿子,而且我们非常亲密。绝大多数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恐怕都会显得相当难过。3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非洲又那么远,中间不能探视。但我妈妈不允许自己流露哪怕一星半点儿她当时肯定会有的情绪,为的是不破坏我的快乐。’噢,你真棒!’她叫道:’真是好消息。这正是你想去的地方,对不对?'”
20岁的达尔乘船去了英属东非,二战爆发后就地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后因伤回国。他的《独行天下》写到这里,详细地叙述着自己如何在利物浦又湿又黑的夜晚,徒劳地寻找妈妈的新住址,又如何在伦敦和妈妈通了3年多来的第一个。即便到这时候,达尔也没有听见妈妈哭泣。当他开口问:”是你吗,妈妈?”那端是完全的沉默,达尔于是知道,是妈妈,只有妈妈会这样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是一个英国绅士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而决不束缚他的成长和发展的教子之道。把爱藏在心里,不无残酷地节制着感情对理智的干扰。
这就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母爱。
恰到好处需要的是理智的节制和基于人性常识的理解。一事当前,不需要道德来干预,才是恰如其分的明智。因为道德容易教人上纲上线,不容人基于人性常识的理解,而会居高临下地扭曲人性。以下有两个故事,都是涉及分苹果的,值得仔细观察和比较其中什么是恰到好处的母爱。
一位西方著名人士说,他小时候,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兄弟两个都想吃最大的那个。妈妈就笑着说:“你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2块,你们两人一人一块各自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它。”结果他赢了。由此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这很公平,你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代价。而一个犯人也说道,小时侯,他的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等。他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这时弟弟说了他想说的话,结果被妈妈骂了一 顿:“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听了妈妈的话,他就灵机一动改口说:“我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结果他受到了妈妈的奖励,给了他最大的苹果。从此以后,他学会了说谎,然后开始不择手段。
同样是分苹果,结果很不一样。前者的母亲选择了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后者那位母亲,却让孩子用虚伪的表演来换取他心中想要的东西。它们背后各自体现了文化价值观的选择:竞争与获得的理性文化;道德与虚伪的表演文化。西方的故事模式应该还有“掷币选择的公平契约式”,的故事模式应该也还有“母亲裁决谁最听话乖巧式”。如何裁决,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总是一种艰难的考验。恰到好处的母爱,不是容易做到的,后果尤其严重。
因为,童年经验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
做人母亲,总是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处境,其实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不过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做一个恰到好处的母亲的话,那么常常会因为过度的母爱或者愚昧的母爱而误了自己子女的一生。妈妈应该怎样引导和处理事情呢?一个有公平心和有智慧的妈妈,可以设计这样说:“好,哥哥和弟弟的确都想要这个大苹果,妈妈也想要啊,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最好的。但是现在只有一个大苹果。如果谁独自分到了这个大苹果,其他人就得不到了。那么你们说该怎么办呢?”把问题交给孩子们去探究,是一个谦虚和理智的策略。以孩子们的聪明和实事求是的赤子之心来说,他们自会想出诸如公平比赛、用刀切开平分和轮流享有甚至抓阄决定等等可以共享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话,他们从小就会学会在竞争和合作中公平相处以及用实事求是的智慧来处理利益合理分配的道理。如果妈妈只是用了专权处分的,就会同时把虚伪和偏心、嫉妒和怨恨之坏心眼种植在孩子们的心底。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对待天下的事情,也就这么一点出息了。
女性因为她遗传的母性,与子女有特别血肉相连的关怀和无私的体贴,所以母性可能会向两方面发展延伸:一方面是清明高远的知性,成为一个天生的教育家,是为“教育妈妈”;另一方面是发展了“过度母爱”,被母爱蒙蔽了知性,而变成一个纵容包庇坏性格的“愚昧妈妈”。
多数情形是:天性的母爱并不能保证一个女子可以成为天才的“教育妈妈”,要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父亲也是一样),当然需要学习和研究,要有做准备的精神,这才是负责任的成年人。在当代,由过度母爱里已经滋生出一种“过度教育”的母性,为了成功,母亲成了不惜代价的强迫症源头。一个异化母爱 = 过度母爱 过度教育 愚昧母爱。
本文无意于说:对子女的教育只是母亲的责任,但不可不特别指出,人类有一些永恒的东西是无法超越自然的。蒙台梭利特别指出:对儿童的心理分析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儿童个人的天赋本能和他必须适应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因为这些环境条件常常与他的基本相;另一个需要探索的层次就是童年记忆的深处,在这一层次上,是儿童与他的母亲的,更普遍的是儿童与成人的。(《童年的秘密》,P8, 京华出版社,2002-6)她特别强调的是:“儿童与他的母亲的。”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做一个恰到好处的“教育妈妈”,是天职所在。
日本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见:其他民族想要超过日本,应当首先在文化上有比日本更具优势的创造和培养,使其国民性比日本的国民性更优胜。日本的优势来源于有一个很好的“母亲文化”,她们是最好的“教育妈妈”之一,她们不但具备了世界上母亲的广大爱心,而且甘愿在自己事业成功之后退居家庭,做一个尽责的教育妈妈,努力研究教育子女的人性文明艺术,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善于培养子女成长为己任。日本人认为这是民族发展和保持文化优势的秘诀。二战后日本迅速重新崛起,据说很大的一份功劳要献给他们的“教育妈妈”。日本女人不仅仅是全球妻子的模范,不仅仅是全世界男子都希望娶回家的贤妇,更是真正对孩子有伟大影响力的优秀母亲。我们值得再次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民族的未来决定于她的母亲。”我们都会津津乐道于拿破仑纵横欧洲的赫赫伟绩,却未必知道拿破仑在文化上还有这一真知灼见。
接下来是一个正面的好故事,以向一切伟大的母亲致以感激的敬意。近十数年来在世界医学领域上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斯蒂芬•格伦,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是什么让你具有普通人不及的创造力的?他提到了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他试图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取出后刚走出几步,就失手将牛奶瓶掉落在地上,顿时厨房里一片狼藉。他的母亲闻声而至,然而她没有发火,没有说教,更没有处罚他。她说:“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他真的就玩起了牛奶。几分钟过后,他的母亲说:“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他选择了海绵。他们一起将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接着,他的母亲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他通过反复实践,知道如果他用双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则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
这个经历给了他非常深刻的记忆。后来他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了无须害怕犯错误,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科学难题也是在经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的。弗洛伊德说:“童年的经验影响人的一生。”而你的经验首先来自于你的母亲。一个好的妈妈,她的爱心就是要用最有益而深远的经验影响你的一生,这就是恰到好处之“教育妈妈”的智慧。
上面的范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一个好妈妈会有足够高贵的大度和宽容的耐心,而远离急躁、尖刻、斤斤计较和居高临下。一事当前,她不是看到一团糟糕的局面,并不去可惜牛奶洒了、瓶子破了,也不去联想将要去收拾一地乱象的烦恼,更不去形成儿子“毛手毛脚”、“笨蛋”之类的失败感。
单是这点就足以看到一个好母亲的基本素质。蒙台梭利指出:成人虽然非常热爱儿童,但在他的内心仍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本能,总担心自己的安宁生活和财产被弄脏或打碎、被下一代破坏,所以会不自觉地阻拦儿童的活动,责罚孩子的纠缠或者过错,这种防御本能是一种缺乏理性和贪婪感的结合。(《童年的秘密》,P87-89, 京华出版社,2002-6)好妈妈除了宽容爱心之外,还要善用春风化雨的教育。需要“理性的沉静”即恰到好处的态度,在不动声色中平等地引导,首先让已经发生的事件不要成为强烈追究的“问题事件”,小心翼翼地保护子女的自尊心和养成他理智的沉静,让他从困境和打击中解放出来。恰到好处就是恰如其分的爱和教育,最后在不经意中使孩子获得解决难题的成就感。
这需要一个母亲要有多高尚的修养啊!
一个好母亲贯穿其一生会有不同时期的“恰到好处”之表现。该放手的时候就必须克制泛滥的母爱,让人独立自由是最大的造化。现在,一个新现象正在考验着母亲:当你的子女长大之后,你该如何处理好互相独立自由的关系?既然人对于母亲有很强的依赖型关系,如果你在孩子独立之后,依然有过度母爱关照,你不过是借助母爱关怀来寄托一种对子女依赖的心理,你的全部生活内涵和心理感情都强烈地依恋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时刻惦记着你,“常回家看看”成了家长对子女强烈的依赖型关系。还是传统的观念:“老有所依”。
母亲不能独立,子女也肯定不能独立。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称为未能实现“角色退场”。即一个妇女长时间担当无微不至关怀子女的“母亲角色”,而当子女长大后,母亲依然不肯退出这种角色,那么,她的子女必定也属于长不大的角色。直至她完全衰老了,会从一个能干的母亲,慢慢转变为一个“老小孩”。反过来,她会完全依赖子女,以至变得不懂事、不讲理和很,甚至无赖地凭着“我是”的信念,继续干预和插手子女的人生。如果她的子女一直依赖于她的,一旦发现自己所依赖的母亲也变成一个不能依赖、且upside down要依赖自己的老小孩,那么两个家庭的生活便纠结得无比折腾。
另一种情形也是经常见到的:一个母亲在子女独立之后,突然觉得自己一生被需要、被依赖的重要价值正在逐步“被剥夺”(淡化),因此会产生对儿媳或女婿的莫名厌憎心理:因为他们的出现和存在,而导致子女与自己疏离。这就是怀抱“娶了媳妇忘了娘”之怨情的中老年大妈心态。纯粹的大妈母亲会始终以想控制子女的归属感为主要使命,直接介入子女的婚姻生活中,为他们的人生大事做导演;而较成功的职业女性母亲会以双重心态来苛责儿媳:一方面爱自己的子女,但未形成爱屋及乌的慈心,另一方面,会以自我标准来批评儿媳,希望他们能够同时胜任妻子、母亲和职业女性的职责。这些过度的母爱会产生过度代入和干预心理性格,失去了让自己和子女各自独立自由生活的意义。
如何做一个恰到好处的母亲,始终存在着难以潇洒对待的难题。
庄子有一个很好的观念道理一直在没有得到推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看似无情,其实明智,合则两害,独立双美。此之谓“恰如其分”矣。“家庭”是文化的核心,一切人情文化围绕着家庭这个中心一层层构建起文化模式。如果要有一个根本的破局,特别是要造就新一代的独立自主公民,必须适当调整家庭关系。在今日,家庭文化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将独立自由精神引入家庭文化的内涵,是更新的必由之路。年轻一代的独立与不依赖,会同时生成老辈的独立心性。一个新型的娘家与子女家之关系正在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之间平衡着,关怀与放手,正是恰到好处的张力。
子女成家了,是另一个独立家庭的诞生。过度惦记便是束缚。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模式,给对方多一点自由,距离才能产生和谐美。首先从减少我们的“母亲参照效应”开始,做一个恰如其分的现代母亲,正是社会更多一点现代性的开端。
每次发完火平静下来后,把发火的原因、过程(包括自己的形象特征、说了哪些狠话、孩子的表现)、收效等详细记录下来,再认真逐一分析,把此时认为那些不必要说的话或说了根本做不到的下次就不说了;把那些此时看来完全没必要发火的事件,以后再遇到就不发了......这样坚持记录、分析,过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理性了,并且写着写着自己就会主动去读书学习,不断全面提高自我。孩子看到你的进步,自然也跟着进步!
安慰焦虑的宝妈需要我们关注她的情绪,并且给予理解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安慰焦虑的宝妈的建议:
1. 倾听:当宝妈感到焦虑和不安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倾听她的情感和心声,给予她关注和理解。不要打断她的话,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给予肯定和支持:宝妈可能需要听到肯定和支持的声音。我们可以告诉她,她做得很好,孩子们很幸运有她这样的母亲,同时也给予她实际的支持和帮助,如代为照看孩子、安排时间等。
3. 提供有益信息:如果宝妈的焦虑主要是来自于对育儿知识的不确定和疑虑,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资源,如咨询专业的育儿顾问或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等。
4.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宝妈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的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并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 帮助寻求助:如果宝妈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育儿,建议寻求助,如咨询心理医生或家庭医生等。
总之,安慰焦虑的宝妈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