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位父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因为: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
初中病句练习题
1.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2.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航天英雄的报告.
4.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5.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6.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7.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形象.
8.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
9.小兴安岭的夏天真美丽.
10..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1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12.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13.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14.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
①燃放烟花爆竹,在不少地方已经开禁.②因为使男女老少都能参加到喜庆的氛围中来,善解人意的设计者设计出了一种安全性很高的冷光烟火.③这种烟花使用的新型环保材料燃烧时不仅发生爆炸,而且不产生残渣,更没有刺激性气味.
15通过第六次全国铁路运行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16这个富有创新的雕像,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17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8广深高速公路是广州和特区深圳的重要交通要道.
19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
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了,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能唤起我们心中许多美好的回忆,能启迪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尤其难忘的是,那些年长的老教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20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
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阻止孩子不上网.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答案:
1.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经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2.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航天英雄,倾听着他的报告.
4.赵老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5.把“绘声绘色”改为“有声有色”.
6.删除“不仅”.
7.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性格.
8.少先队员发扬革命传统.
9.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丽.
10.经过学习,大家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11.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12.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13.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改进了学习方法.
14.把②句中的“因为”改为“为了”,在③句“不仅”后加“不”.
15.删除“通过”或者“使”.
16.删除“作者”.
17.“也“改为“就”
18.删去“重要”
19.“已经”前加“我们”;删去“年长的”也可删除“老”.
20.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3.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4.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设计这道练习题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例如: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三、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关于这一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不求有统一的答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关于克隆的争议”的内容来开展语文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查阅有关克隆方面的文章资料,也可推荐这方面的文章供同学们研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同时又让人类真正享受并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幸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我的小学老师姓罗,八十年代初在农村当小学老师;她当年四十来岁,没有生育能力,抱养了一个顽皮的儿子。
她喜欢学渣,不讲卫生且惹事生非的学生;每天清晨她叫一个头发脏兮兮的学生带大家朗读,只见那个学生唾沫横飞,摇头晃脑,十分得意,可惜才上了几天学被开除了。
那年月家家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这个罗老师让她儿子到学生家去吃饭,今天上这家,明天上那家;后来在其他老师的劝说下才停止了荒唐行为。
她老公是个麻子,她绝不充许别人在她面前说半个麻字;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考试时写了一个成语"披麻戴孝",她竟然火冒三丈,用竹条打了那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