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通常见于儿童,类型分为:严重哭闹型,跟随哭闹型,不断唠叨型,后发作型,身体不适型,矛盾型,绝食型,出现这些情况要给儿童进行心理安慰支持治疗,多关心儿童,让儿童有安全感。
因家庭环境及个体宝宝对妈妈妈依恋等,是可能出现这些表现!日常多由爸爸带孩子,其次亲子共读时多看些独立的绘本!其次是更多的拥抱和对孩子的肯定。如果她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与小伙伴或老师的游戏互动中,便不会有这种所谓的分离焦虑,还是安全感太缺失。
孩子有黏人、胆小、紧张、过度担心,焦虑,这是正常的。
为什么胆小、紧张、过度担心,焦虑?宝宝6个月左右会分辨亲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感到焦虑、害怕。2岁以后开始逐渐下降。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为什么黏妈妈?被“黏”说明被信赖。除了妈妈,宝宝还会“黏”爸爸、奶奶、姥姥……只要这些人在,宝宝就敢探索;当感到焦虑、压力,回到这些人身边就安心、平静。
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玩?1.5岁以前,一般自己玩自己的;2-4岁开始和小朋友玩,但水平很低,自己玩、看别人玩、借玩具、再一起各玩各的。
现在父母重视培养交往能力,希望孩子胆大有礼,友遍天下。所以,孩子怕生、黏人、不和别人玩就特着急: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大部分家长真的想多了。
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随年龄“长”出来的,也不是父母“教”出来的,只能靠交往,交往多了,经验和策略多了,能力和自信提高了,怕生、黏人自然也好了。
家长可以给孩子持续提供交往机会,其次是通过以下方法帮孩子积累快乐体验,提高能力技巧。
家长能做到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平静以后再引导。
孩子焦虑时候,家长应该第一时间抱起宝宝,如果必要就离开现场,并安抚:“你有些害怕,是吗?妈妈理解。”等孩子停止哭闹,开始环视四周时,再引导宝宝:“你想玩什么?”“我们去看看小朋友在玩什么,好吗?”“我们玩5分钟再回家,行吗?”
对于不要批评孩子,说孩子“胆小”、“黏人”、“没出息”,以免打击自信,反而更加畏缩。
孩子是否喜欢交往,和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看到爸爸妈妈欢声笑语、爷爷奶奶笑容可掬,孩子就相信人际交往是快乐的。相反,如果家里整天争吵、冷战,孩子就会感到焦虑、恐惧,回避交往。 看到父母友善地对待祖父母、亲戚、邻居、朋友、老师、门卫、快递员……孩子也会慢慢模仿。
养育孩子的确不容易,新手爸爸妈妈们加油哦。
很多人确诊为焦虑症后,大都数都是更加焦急,担忧害怕的,首先我们要知道焦虑症到底是什么?起因又是因为什么?
说到成因,焦虑症状并非是一种,而是复杂交错的多重压力聚合而成,起初是由于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期待,最终变为过度担心失去的负面情绪,体现出来就是烦躁、压抑、痛苦,还会伴随没精神工作、失眠等很多外显的行为。
当很多确诊患者得知自己是焦虑症后,都会自认为这类症状很难治愈,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透过从生活习惯改变开始,强制自己接纳新的自己。
例如,饭后散步,平常增加运动量,这些都是很好的治疗焦虑症的辅助动作。但之前也说到大部分都属于复合型的病症,但大多数精神科医师都可以辨别出来,如果症状真的难以辨别,也会大部分选用百合清脑静神剂来进行治疗,快速减轻症状。
但还是要建议尽量避免长期吃药对药物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药物性依赖,否则会让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
日常,我都会对来访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USA方法吧,俗称“自我接纳”,这类方法适合那些完美主义者,而神经症群体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一味的追求完美,在现实中无法接受自己所导致的。
接纳自己从自己的付出开始,要做到无条件的接纳自己,不要认为没有一番成就,就是自己不够优秀,不能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接受自己,也并非是安于现状,而是在接受自己的现状中,想办法做提升。也就是说,用承认和接受的观点,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与认识,不要回避现实中的自己,更不要用一个完美的形象来定义未来的自己。
这时候,我们就要从建立一个新的价值观开始,从理想自我和现实里的自我找到一个平衡点,透过记录的,来证明自己在成长,给予自己信心。毕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需要证据的,这也是人类正常的需求。
其次,要改变环境的认识,例如有的朋友认为自己都已经得焦虑症了,为什么别人还不来爱我,心疼我。首先,按照接受自己的观点出发,我们就要学会独立,放弃所谓的依赖,因为别人没有义务来爱你,支持你,关心你,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圈子要照顾,我们更不能因为自己认为的委屈,而抵触他人,这会产生更多抑郁或焦虑的情绪。
总之,解决焦虑症状,基本都是属于自我角度出发的核心方法,而医师、运动等都属于辅助治疗手段。心病还需要心药医,而真正能帮助到你的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希望这些内容能给你些许启发,如果对心理科普、心理引导技术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霖士心理”,最近也在做官方活动,希望透过新年的喜气,你能抽到一套新年解压工具...
前几天刚回答过一个问题,也是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再详细地来聊一聊。
说到孩子叛逆,我觉得与孩子的身心变化有关,但也与家长的心态有关。
我家也有一个14岁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从10岁开始,我感觉她开始变得难以理喻了。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不听话了。说她的时候,她要么不听,要么随口答应也不去做,要么直接“哼”一声不屑一顾。
二是变成了手机控。喜欢玩游戏了,我们闲置下来的手机成为她的“战利品”,说是用来查作业,其实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
三是控制不住地吃垃圾食品。不买零食就发脾气,买了零食就控制不住地一天就要吃完。
四是学习不求上进。每次说起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生活会很困难的时候,她就很不耐烦,有时甚至反驳说:“不如我的人多着呢。”
为了上面这些问题,再加上随机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我们之间经常是一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顺带两个大人也为教育孩子不停地吵。有时,想想都觉得心累。
有一天生完气后,坐在沙发上,我就在想:我这样生气有什么作用吗?是她因此变好了?还是我因此想到更好的办法了?想来想去,发现其实只是赚了一肚气生,一点好处也没有。于是,我忍不住又想,照这样生气下去,也许还没等把孩子教育好,自己先气出毛病来了。
后来,正好和学心理学的同学说起这事。他说:“你看看你列举的问题,其实也并不都是孩子的问题。你看到的问题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去说的,但你根本没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想法啊。”我把想到的问题又重新写了写,看了看,还真是他说的那样。
你看,我列了四条问题,但咱们分析一下看看:
1.不听话,这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其实孩子不听话并不能说明他不好,因为家长说的也不一定说得都对。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家长就应该给他们一些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其实是不对的。
2.手机控,这其实也是由我们家长引起的。我们经常在心烦的时候随手扔给孩子一块手机,说:“一边玩去。”孩子遇到问题了,也不和他们一起商量,却只是让他们查手机。结果,等他们不小心玩手机上瘾了,却又要无条件地收回。说起来,也真是太不地道了。
3.吃垃圾食品,这个也与我们有关。因为虽然不买垃圾食品,孩子就不高兴,但他自己并没有办法去买。是我们最后又忍不住出去给他们买的,还怨他们吃得太多。
4、学习不上进,这也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然好,但实际上,我们也不管孩子是否努力过,就只管批评。其实,要想孩子学习好,关键还是要我们去进行引导。
由此可见,不要总是抱怨孩子叛逆,他们的意见和家长不一致是正常现象。只是我们应该改变视角去看他们,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成长。
同时,也不要总是抱着孩子叛逆的思想去责怪他们,毕竟,很多时候,这都是我们曾经种下的因结出来的果。更不要羡慕那些不用操心的孩子,人家操心与否我们根本不清楚,再说我们小时候估计也不是省心的主。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就可以听之任之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是多用平静的语气、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说点他们感兴趣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和他们交流的突破口。
二是手机尽量严格控制。即使允许他们看,也要控制时间,并且尽可能陪着他们看,还要看看他们在查完题后是不是真的会了。
三是少买垃圾食品,多做健康食物。这需要有耐心,但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值了。
四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学过知识了?哪怕是常用的知识,估计也都懒得学。工作实在忙得脱不开身暂且可以原谅,但即使有空,你是不是也经常捏着手机,看着电视,也不愿意拿出书,或是从电脑上学点知识?
而且,我们也没有耐心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了又想他们一举取得好成绩,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如果这些都做了,孩子的学习还是不好,那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毕竟,学习成绩总会有好有坏。以后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只要努力了,不后悔就行了。
一个经历过孩子叛逆期的家长的肺腑之言,也一直在学习怎样和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