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可以做做广播操、打羽毛球、跑步、游泳、跳舞、瑜伽等运动。,服用抗焦虑药期间最好不要怀孕。焦虑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病情分析: 因焦虑症导致心率过速,,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建议服用维生素B1片 黄芪颗粒治疗;意见建议:坚持锻炼身体,参加文体活动,这样可以缓解情绪上的波动,较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规律睡眠时间都可以考虑,祝你早日康复。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问题分析:目前的症状主要是考虑焦虑抑郁的表现,平时长时间的生活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心理健康构成的影响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从而出现相对应的改变,这主要是预防形成焦虑症抑郁症,需要尽早采取以生活改变为主的措施。指导建议:建议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快走慢跑时间,每周两次登山郊游,像这样有一个规范的生活行为计划,做到生活改变,通过生活改变达到心理调整的目的,可以辅助服用乌灵胶囊和甜梦胶囊作为短期药物使用。
一、严重焦虑症还能活多长时间
严重焦虑中只要好好治疗,是没问题的。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1)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 ①优点 见效快,多在30~60分钟内起效;抗焦虑效果肯定;价格较便宜。
②缺点 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产生依赖。常用药物:西泮(罗拉)、阿普唑仑,一天2~3次。
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弱,对白天工作的影响较小。使用原则: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定期换药的原 则,如果病情需要长期服用,3~4周就更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避免依赖的产生;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
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2)抗抑郁药 因为焦虑的病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而抗抑郁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①广泛性焦虑 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黛力新等。②惊恐发作 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氯米帕明等。
(3)长短效药物合用 这类药物抗焦虑效果肯定,可从根本上改善焦虑,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但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价格偏贵。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等。
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二、严重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按照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焦虑症系神经症的一个亚型,首先须符合神经症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员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员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为力,自知力完整,病程多迁延。
1、惊恐发作(急性焦虑)
除了具备神经症的特征以外,还必须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相。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轻型症状特点符合以下4点,重型症状加上第5点: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景,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经症状,并常有濒死恐惧、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
(5)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在1个月之内至少有3次上述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2、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
除具备神经症的特征外,还必须以持续的广泛性焦虑为主要临床相。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排除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或精神症等伴发的焦虑。
轻型表现符合以下2点,重型表现加上第3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3)社会功能受损,病员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上述症状至少6个月。三、严重焦虑症的病因有哪些
1、症状的背后是焦虑
在个体没有更好的放松身心、减轻焦虑之前,强迫症状的存在可以快速的缓解个体的焦虑情绪,使个体获得片刻的心安。
而强迫症状的存在则引发了更大的焦虑,这源于个体对强迫症状的看法,个体主观判定强迫症状为不好的、病态的,担心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从而无法接受强迫症状的存在,并加以排斥和对抗。
而通常这种对抗不仅没有结果,而且还会进一步的压抑焦虑情绪,从而个体主观感觉焦虑、压抑,感觉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表现,有一种随时可能会失控的感觉,进而感觉迷茫、无助、恐慌。
这些感觉可以用"抓狂"两个字来形容,个体通常表述难以忍受。没有经历过强迫困扰的人,通常也难以理解强迫者所感受到的痛苦。
2、焦虑的背后是不安
安全感的不足与个体过去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有关。安全感不足的人,通常表现为过分的追求完美,总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给自己订立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以此来挫败自己,经常的否定、贬低自己,学习、工作拖延、低效率,做事严谨、呆板木讷,追求百分之百的确定感和答案。
说的通俗一点,不像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更像是一部高度理智化、并且编辑好程序的机器人。所以强迫者周边的人通常反应强迫者情感淡漠、不懂人心、不解风情。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焦虑强迫困扰的人才知道,强迫者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可怜的安全感。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因为说了也没人懂。
3、不安的背后是不可控
个体之所以会感觉不安,是因为个体感觉自己以及未来是不可控的,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表现,无法控制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变化,感觉未来变得非常不确定。
人之所以能够比较轻松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有一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了解和掌控感。一旦失去了这份掌控感,人就会变得非常焦虑,而焦虑情绪也是在提醒个体,"危险"随时有可能会发生。
4、不可控的背后是自卑
不可控感来源于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怀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价值,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不配拥有,无法保护好自己现在拥有的,在未来也将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
所以,焦虑、强迫症状多表现为坐立不安、反复思虑、重复检查,生怕做不好或者出错,会面临严重的后果,轻则倾家荡产、声名狼藉,重则孤苦无依、性命不保。
套用几句成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草木皆兵、胆战心惊。四、严重焦虑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第一、做最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因此这是预防焦虑症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第二、做好积极的自我暗示: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症。
第三、音乐: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当一些事情使你感到不安、烦躁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你会觉得音乐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你的心灵,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而你的焦虑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可以有效预防焦虑症发生。
第四、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症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第五、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
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症。
第六、自我放松: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
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这也是不错的预感焦虑症出现的措施。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焦虑症最怕什么运动
焦虑症的患者应改变既往不良的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制定适当的日常运动计划,如练习瑜伽、慢跑、游泳等放松技巧。
焦虑症全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神经症,一般指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不同类型的焦虑症症状表现不同。广泛性焦虑障碍是对没有明确对象的事情感到过度焦虑,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障碍,反复出现显著的头晕、胸闷、心悸、出汗、呼吸困难、口干、震颤等自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此外,患者要积极根据医嘱服药,定期预约复查,积极改变既往不良的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制定适当的日常运动计划。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理行为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石川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