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反应性精神病是精神病吗(癔症是一种什么病)

癔症是一种什么病

你好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精神症状,但无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病理基础。[诊断]一、病史及症状(一)本病多见于女性,有明显的癔症性格特征,发病多与心因有关,既往有类似发病史。(二)临床表现多样化。按症状的性质和形式分为两型:

(1)分离型:以精神症状为主,①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

(2)转换型:主要表现为躯体的功能障碍,可发现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但详细检查却未发现相应器质基础,也不符合神经解剖的生理特点。常见表现有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癔症性耳聋、失明和癔病性呕吐、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二、体检发现:无阳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既便有感觉、运动障碍体征,但不符合神经解剖的生理特点。三、辅助检查:无相应器质性损害的阳性发现。四、鉴别诊断:应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癫痫、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颅内占位病变等;精神疾病,如精神症,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人格障碍相鉴别。[治疗措施]一、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解释本病完全可以治愈而不留下任何残疾,并应做好病人家属、同事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围人造成的紧张及过分关心等不良气氛所造成的影响。①暗示疗法,可觉醒暗示或催眠暗示。主要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的理疗、针刺或按摩,以取得疗效。②心理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或分析性心理疗法,目的在于:引导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克服个性缺陷,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③行为疗法,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适用于暗示治疗无效肢体或言语有障碍病例。二、药物治疗:对癔症性朦胧状态,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很难接受正规精神治疗时,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5~50mgIM;或安定10~20mgIV,促使患者入睡。急性期后,精神症状仍然明显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口服25~50mg1~3次/d。头痛、失眠等可给予阿普唑仑0.4mg3次/d。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打架致精神病属于轻伤吗

为帮您更好的解决法律问题,您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自身详细情况,本地律师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

打架致精神病属于轻伤吗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殴打他人致精神病,因反应性精神病属于内源性疾病,不宜鉴定损伤程度,因此,并不能鉴定为轻伤。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有了解抑郁症的吗

与其说抑郁症,祥林嫂可能得的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翻译为汉语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也被翻译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写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大众能够想到的多是美国二战及越战老兵的经历,对于他们的研究推动了美国心理学界的巨大发展

抑郁症和PTSD在发病上,有相似的病情,但是在DSM-IV-TR和ICD-10上还是有明显的症候群区别的。理论上比较好区别,可是精神病患者,尤其在临床诊断上,患者的症状趋于重叠,多个疾病共存共显。比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三者在一个连续体上,患者三个症状同时出现的比例较高,这对精神科医生的经验来说也是考验。

并且:PTSD和抑郁症的患者会在症状上出现重叠,并且有共病特征。研究数据发现PTSD和抑郁的共病率为8%-67.5%(Basoglu, Kili, Salcioglu, & Livanou, 2004),也有研究发现两者共病率为75%(Goenjian et al., 1995),简言之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共病反应。

大家可以看到,临床上区分二者尚且谨慎,常人判断就更加困难了。很多人出现失眠、心境低落、兴趣减退这些典型抑郁症状的时候,这也是很多PTSD患者会被误认为抑郁症。要想更好区分,我们需要了解下各自的症候群:

1、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主要的症候群在DSM-IV有以下四个发面

  • 侵入性症状:创伤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的痛苦记忆。反复做和创伤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出现闪回等分离性反应,个体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事件重复出现。
  • 回避性症状:回避和创伤事件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和感觉。回避和创伤事件相关的外部提示。
  • 警觉性增高:过度警觉、惊跳、易激惹,注意力出现问题,睡眠出现障碍,出现不计后果的毁灭性行为等。
  • 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有放大的负性预期和信念;持续的负性情绪状态;显著的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参与和兴趣。(基于病情重叠的共病研究,新增了这一新的症状标准)

2. 抑郁: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以下三个:

  • 持续的心境低落
  • 持续的兴趣减退
  • 持续的的精神疲乏

这样我们看到,

相同:持续的心境低落和兴趣减退(以DSM-IV标准)

不同:

一、症状:

  • 抑郁伴有持续的精神疲乏
  • PTSD有DSM-IV原本的抑郁没有的三大症状。

二、病程:

  • 抑郁症的症状连续持续两周便可以下诊断
  • PTSD是在创伤后的一个月内持续出现症状

三、排除:

  • 抑郁症的诊断必须排除亲人死亡、经济破产、自然灾难的损失、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伤残的反应等重大事件。换句话说,抑郁症必须是在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的刺激下,患者持续出现的情绪低落的症状体验。
  • PTSD的首要条件却是,个体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创伤件是诊断前提

快速判断,三问记牢:

1、问患者或者监护人,近期是否经历了什么创伤事件。有—PTSD;没有—抑郁。

2、问患者,是否有难以摆脱的痛苦回忆(比如痛苦画面的闪回)?有—PTSD。

3、问患者最近是否感觉精神不太好,总是很疲惫?有—抑郁。

治疗:

抑郁症:无抽电休克(MECT)、心理治疗CBT(认知行为疗法),药物以SSRI(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类药物为主,多抑郁症存在明显的人格问题,在治疗时我们也着重考虑人格问题对他们的影响,人格重塑同样是长期目标。

PTSD:不需要(MECT),心理治疗CBT,眼动脱敏疗法、团体和催眠疗法也反馈出不错效果,PTSD患者通常不存在明显的人格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宁主编的《异常心理学》

2、DSM-IV-TR、ICD-10

3、Basoglu, Kili, Salcioglu, & Livanou, 2004

4、Goenjian et al., 1995

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吗

并不是。这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精神,是没有实体的;神经,则有实体。

所谓“精神病”,是指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其特点是病人精神活动严重失调,不认为自己的精神有毛病,常把自己的病态的主观体验和幻觉妄想同外在客观现实混淆,他们不承认、也根本觉察不到自己精神失常。

从症状上看,精神病分类主要有躁狂症、抑郁症、痴呆症、强迫症、恐惧症、妄想症、幻听幻视症等。另外,还有更多的人患有“准精神病”,如失眠症、多虑症、妇女经前综合症、心理障碍等。

神经病,也叫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轻性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二版》(CCMD-Ⅱ)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一组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查无器质性基础。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病前有一定素质与人格基础,起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但精神就激因素没有在心因性精神障碍中那样严重,病程迁延,病程不足3个月者诊断为神经性反应。

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它是指“神经”这个有实质本体存在的人体组织发生的疾病,与精神病是两类截住然不同的精神障碍,各有其内在的发生、发展与病理机制。

神经病与精神病常可并存,如散发性脑炎往往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痴呆患者亦可早期即出现神经症状。但这种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症状、检查以及各种化验等可以把这两者区别开来。

但是,它们不会互相转变。神经症无论多严重,毕竟还是神经症;精神病无论多么轻,终归是精神病。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