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心理准备是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在撰写教案心理准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介绍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以便让读者了解教学对象的背景。此外,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分析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例如,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较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则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可以接受更为复杂的概念和知识。
3. 学生学习习惯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偏好,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有些学生喜欢独立学习,有些学生则更擅长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
4.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以便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以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性。
5. 学生心理需求分析: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例如,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撰写教案心理准备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提高教学效果。
一、备课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教师备课时应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而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标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同时需要考虑另外两个目标,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问题,对定理的掌握应用,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的理解.二是学法指导,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好,每节课的学习都要让学生学会一定探究的方法、技巧,教师将作怎样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学生就能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体现出来了.
二、备课应考虑师生双边互动式
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自己收集制作有关资料(如实物、图片、数据等),如做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尝试研究它的性质.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备课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新课程倡导打造教学基础,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差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因此教师精心地选择例题和学生的训练题至关重要.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思维性.特别要注意例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一图多用.学生的课内训练题和课外作业题,要避免大量的机械模仿性的题目;要紧扣重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规律的掌握,要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要重视变式训练和探索性的训练,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对于课外作业可布置适量,选做题,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自百度
一、关于备课
1、“备教材”。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2、 “备学生”。要重视了解学生,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3、“备教法”。所选用的教法要更好地体现教育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备练习”。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5、“备作业”。作业的布置要适度且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二、关于说课:
1、说教材。要说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说教法。要说上课时采取怎样的给学生进行讲解,如参与式,讨论式,谈话对话等。
3、说学法。要说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4、说教学。是最重要的,要说教学的基本环节,怎样处理知识点,运用的教学方法等。
5、说板书。要说怎样设计板书以及这样设计的原因。
三、关于上课:
1、摆正心态,自然和谐的生成,不违背规律,不拔苗助长。
2、认真钻研教材,以生成的动态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不死搬硬套,多设想几套教学方案,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法。
3、设计问题有针对性,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提问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4、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不要照本宣科。
四、关于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从处理教材上评。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评。看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评。看是不是量体裁衣、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评。要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是否得当。
6、从教学效果上评。教学效率、学生气氛、因材施教等方面体现是否合理。
五、关于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所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对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是怎样进行的,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策略方面。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
1、学校领导重视:开展教研活动的成败好坏与领导重视有直接的关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任务,知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领导重视了,教研活动才能开展起来,才能落实到实处,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效果。
2、学校教师重视:学校领导重视了教研活动,教师也应当重视起来,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知道教研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3、教研制度做保障:从领导到教师都比较重视教研活动,都能够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毕竟人的思想认识,人的能力各有不同,但靠自觉,教研活动开展起来并不会起到多大的效果和作用,依然需要有力的科学的制度做保障,不参加教研的教师会怎么样,教研活动如何开展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做到心里清楚。
4、培训好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首先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既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知道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使得教师拥有教研活动的能力,懂得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教研活动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如何说课,备课,听课,评课等,这些能力教师都应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锻炼。
5、制定好教研计划: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安排,教研活动也不例外,想让教研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有效果,确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就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能力差别等,安排好得力的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和教师共同拟定适合本学校的教研计划,合理设置教研组,计划要切合实际,才能够开展。
6、定点定人定内容:学校开展好教研活动,就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开展教研活动前,教师都要是十分清楚教研计划中安排内容,所有教师都应该知道,都清楚自己所在的教研小组,组长是谁,自己什么时候进行讲课,说课,评课,自己要讲的是哪一科哪一课,什么时间开展活动等,只有清楚了这些内容,教研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开展。
7、领导做好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学校要有主管教学教研工作的领导,领导要业务能力强,把工作做在平时,重视就应该行动起来,做好教研活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快速提升自己,成长起来,让教师感受到教研活动的魅力,这样教研活动就会开展的越来越好了。
8、做好教研总结和表彰:开展教研活动要做到有始有终,每个学期末要根据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实际情况,教师个人表现情况,做好教研总结工作和表彰工作,对比较先进的教师,进行奖励,教研活动中表现比较散漫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这样才能让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一项基本功,也是体现一名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无论你是立志成为一名老师,还是你已经成为一名初上讲台的新教师,怎么备课?备课的套路是怎样?备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这些都是需要你仔细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备课无非从以下方面着手:
每门学科都有《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你所任教的学科在各个教学环节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引你如何开展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的的纲领。可以说你的所有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都需要围绕《课程标准》来展开,所以,了解这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备好这节课的关键和基础。
经常看到某些老教师们上课不带手写的教案,甚至连课本都不带,在课堂上纵横捭阖,偶尔轻描淡写的说一声:“把书翻到**页,看第**段。”然后一字不差的将这段话给背出来,学生们惊为天人。其实也正常,用卖油翁的话说就是“无他,唯手熟耳”。
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课标和教材的改动毕竟不是每年都会出现的,所以老教师们会对教材吃的很透:开始讲什么,接下来讲什么,这个活动的设计是什么意图?他们都了然于胸了。
对于新教师,一定要尽快熟悉教材,有时候甚至你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那些偏理论的《课标》,只要熟悉教材,应该就能备好一节合格的课。教材和《课标》都是相通的,教材就是实现《课标》的载体,所以,熟悉了教材,对《课标》自然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想要达到那些老教师的水平,这需要时间的磨砺。
教案是有一定套路的,也就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一般来说,最开始要介绍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以及达成这些目标所要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套路一般是: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然后就是要介绍一下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套路一般是: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当然你要简单介绍一下你将会如何去突出这些重点和突破这些难点。
有些还会详细的写一下教学方法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等等,然后就是进入最主要的部分: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你需要将你的教学步骤、思路、教学方法、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一一交代清楚,是一篇教案成败与否的最关键的部分。想要写的优秀,那需要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一般来说,年轻教师偏向于写“详案”,老教师偏向于写“略案”。即年轻教师会在教案里把自己一节课所有要说的话都写的清清楚楚,整个教案就跟一个完整的剧本一样,上课时连台词都不会错;而老教师一般呢只是把自己上课过程的思路写下来,过程的承转等等一般都不会写进教案,而是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而随机调整。这是一个过程,新教师写“详案”也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当然,想要在教学上融会贯通,我还是支持写“略案”。
教案的最后,一般要有“作业布置、课堂小结以及板书设计”。
这其实有一定的争议,我校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教学常规检查,学校要求检查“手写教案”,结果有些老师就提出了异议:我是电子版的教案,怎么就不可以了?现在都是用PPT上课,我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就是在备课写教案!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出现新的争议,这很正常,也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体现。我个人的观点是:从一节优秀的课来说,无论你制不制作PPT,都应该要写教案,当然,至于教案是手写还是电子版,这个无所谓,只要不是网上随便下载的都行。
作为一名新教师,向那些已经“融会贯通”的老教师讨教,是促使你进步的重要方法,教学是一门技术,经验很重要。
另外,一篇教案写好了,并不是就大功告成了。你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会有更好的点子,这些你都需要在课后以“反思”的形式留在你的教案中。这样一轮学生带下来,你会有巨大的进步的!
【结束语】:教案的撰写是一门技术活,它需要老师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摸索、反思和总结。作为一名新教师,从详案入手,多咨询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相信你一定会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