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思通利培酮片是一种抗精神病类的药物,属于神经受体的拮抗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作用与副作用。
【药品名称】维思通(利培酮片)
【通用名】利培酮片
【商品名】维思通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培酮。
【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
也可减轻与精神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
【包装规格】1mg*20片
【用法用量】由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改用本品者:开始使用时,应渐停原先使用的抗精神病药。若病人原来使用的是抗精神病药的长效注射剂,则在原定下一次注射时开始使用本品置换该药治疗。
对已用的抗帕金森氏症药物是否需要继续使用则应定期地进行再评定。成人:每日1次或第日2次。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二次,一次1 mg,第二天增加到一日二次,一次2mg;如能耐受,第三天可增加到一日二次,每次3mg。
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剂量。为期1-2年的临床试验表明利培酮延缓精神症复发的有效剂量为2-8mg/天,同时也证实了采用一日一次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验中起始剂量为第一日1mg,第二天增加到一日2mg,第三可增加到一日4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
临床医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再评估以确定用适当剂量进行维持治疗的必要性。不管采用何种给药,对某些患者应进行缓慢的剂量调整,调整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调整时,推荐增减剂量幅度以1~2mg的小剂量进行。
利培酮的最大有效剂量范围为一日4~8mg,但一日二次,每日剂量超过6mg给药不能证明比较低剂量更有效,而且同更多的锥体外系症状和其他副作用有关,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
由于对剂量大于每日16mg的安全性尚未评价,因此每日用药剂量不应超过16mg。在需要加强镇静作用时,可加用苯二氮等类药物。
老年人:建议起始剂量为一日二次,一次0.5mg,根据个体需要,剂量逐渐加大到一日二次,一次1~2mg。剂量调整间隔应不少于1周,剂量增减的幅度为一日二次,一次0.5mg。
在获得更多经验前,老年人应慎用利培酮。肾病和肝病患者:建议起始剂量为一日二次,一次0.5mg。根据个体需要,剂量逐渐加大到一日二次,一次1~2mg。
剂量调整间隔应不少于1周,剂量增减的幅度为一日二次,一次0.5mg。这些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有限,用药应慎重。
【不良反应】
1.与服用本品有关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口干。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注意力下降、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视物模糊、异常、困难、无力、性淡漠、尿失禁、鼻炎、皮疹以及其他过敏反应。
3.可能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如:肌紧张、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不能和急性张力障碍。通过降低剂量或给予抗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药物可消除。
4.偶尔出现(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的症状。5.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和肝酶水平升高的现象。6.在国外临床研究中,报道了利培酮片治疗具有痴呆相关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5岁)的脑血管不良事件,如中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包括死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
7.具有痴呆相关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可能出现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大,需注意。8.偶尔会由于病人烦渴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SIADH)引发水中毒。
9.会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的增加,其相关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型、失调、闭经。10.偶见迟发性运动障碍、恶性综合征、体温失调以及癫痫发作。
11.有轻度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下降的个例报道。
【禁忌】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心衰、心肌梗死、传导异常、脱水、失血或脑血管疾病)应慎用,从小剂量开始并应逐渐加大剂量(见【用法用量】)
2.由于本品具有alpha;受体阻断活性,因此在用药初期和加药速度过快时会发生(性)低血压,此时则应考虑减量。
3.同其他具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性质的药物相似,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其特征为有节律的不随意运动,主要见于舌及面部。
如果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停止服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药。
4.已有报道指出,服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会出现恶性综合征,其特征为高热、颤抖、意识改变和肌酸磷酸酶水平升高。此时应停用包括本品在内的所有抗精神病药物。
5.患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人应慎用本品,因为在理论上该药会引起此病的恶化。
6.经典的抗精神病药会降低癫痫的发作阈值,故患有癫痫的病人应慎用本品。
7.服用本品的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多,以免发胖。
8.鉴于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与其作用于中枢的药物同时服用时应慎用。
9.本品对需要警觉性的活动有所影响。因此,在了解到患者对该药的敏感性前,建议患者不应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
【孕妇用药】怀孕妇女服用本品是否安全尚不明确。动物实验表明:利培酮对生殖无直接的毒性,也无致畸作用。尽管如此,除非益处明显大于可能的危险,怀孕妇女仍不应服用本品。
本品是否会经人体乳汁排泄尚不清楚。动物实验表明,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会经动物乳汁排出。因此,服用本品的妇女不应哺乳。
【儿童用药】对于15岁以下儿童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
【老年用药】建议起始剂量为一日0.5mg或更低,根据个体需要,剂量逐渐加大到一日二次,一次1-2mg,剂量调整间隔应不少于1周,剂量增减的幅度为每日二次,每次0.5mg。
在获得更多的经验前,老年人加量过程中应慎重。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拮抗左旋多巴及其它多巴胺促效剂的作用。
2.酚胺咪嗪及其他的肝酶诱导剂会降低本品活性成分的血浆浓度,一旦停止使用酚胺咪嗪或其它的肝酶诱导剂,则应重新确定使用本品的剂量,必要时可减量。
3.酚噻嗪、三环抗抑郁药和一些beta;-阻断剂会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但不增加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血药浓度。
4.当和其它高度蛋白结合的药物一起服用时,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血浆蛋白的相互置换。
【药理作用】本品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其活性成份利培酮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它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
利培酮也能与alpha;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alpha;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利培酮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利培酮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
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
维思通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用于长期治疗、预防复发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1995年至今,维思通(利培酮片)一直是全球处方量第一的抗精神病药物。
与其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维思通(利培酮片)药效显著,较少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心理分析:精神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病情多反复,以幻觉妄想未主要的临床表现,在疾病期患者没有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往往会在症状的支配下做出一些危险的事情。
心理指导: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精神症患者住院实行自愿原则,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患者有打人伤人的行为时可以对其实施强制住院。
住院费用每个医院都不一样。至于工作问题,康复期的患者应该鼓励其参与社会的正常工作。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你好,精神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一般需要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利培酮和氯氮平属于临床上治疗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首页
精神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病因未明,多青壮年发病,隐匿起病,主要影响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并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
1、药物治疗 初发复发的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300-400毫克/天,或奋乃静30-60毫克/天,或氯氮平300-400毫克/天。
一般来说,服药后4-6周内,精神症状可被控制。经验表明,加大药物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症状得到控制后仍要继续进行一个月左右的药物治疗,以巩固疗效。
在上述基础上,再以能保持最佳恢复状况的最小剂量给予不少于两年的维持治疗。
2、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卫生教育 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均表明,一些精神症的患者,和家庭中的关系动力有很大关联,甚至是有的患者的最根本原因。
比如两个互不来往的父亲和母亲,生活在孩子的空间内,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心理发育过程中的人格。在实际的临床案例中,在我国也有类似典型的个案。
一对大学老师夫妻,因为碍于面子,在感情破裂之后并不对外宣布离婚,二十采取内部协商的办法解决,孩子和妈妈还有爸爸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但实际上父亲和母亲并不在心理上有过多的亲密连接。
这个孩子在十四岁的时候被确诊为精神症。并且参与诊断的专家认为是因为家庭动力造成,而不是其他因为因素作为主导! 家庭成员对病人的不正确的态度和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均可使精神症的病情加重或复发,其预后与家庭的照顾关系最大。
对病人家庭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对病人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方面的训练,改善病人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明显地降低其复发率。
之前许多神经科学的临床学家,并不认为精神症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或者家庭治疗可以解决的。但在最近几十年里,随着心理动力学、社会心理学会、精神医学等学学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开始有了新的观念。
比如大多数精神科医生开始相信心理咨询和治疗对精神病患者有治疗帮助。尤其是在康复期。甚至有的精神病门诊的医生还会主动邀请心理咨询另学比较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