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控制型人格能否改变(怎样改变胆小的性格变得不怕人)

怎样改变胆小的性格变得不怕人

怎么改变胆小的性格变得不怕人?你之所以胆小,受你母亲的影响比较大。我梳理了一下,你母亲对你有以下做法:

  1. 为了一点小事就骂你;

  2. 说话很难听,把你骂得一钱不值;

  3. 什么事都反对,明明你做得是对的,但总习惯叫你相反的选择;觉得你做什么都错。

  4. 特别啰嗦,斤斤计较,还不带脑。

你认为母亲的做法导致了你胆子很小,让你工作生活谈恋爱都有很大的障碍。

你母亲的做法我们不去评论,我认为你也有一定的责任

  1. 你是有些缺乏主见的。既然你“做得明明是对的,母亲总习惯叫你做相反的选择”看来这种情况还不是一次、两次,你为什么不和母亲心平气和地说清道理,讲明根据,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呢?而是选择盲从呢!我相信,若是你讲得有道理,母亲一定会考虑并同意你的意见的。只要你和母亲讲话的时候注意分寸、注意礼貌、尊敬她,把道理说明白、讲透彻,应该会有效果的。你却没有这样做。

  2. 假若你据理力争,心平气和地说服母亲,或许使你的母亲会对你刮目相看,以后就不会认为“你做什么都错”了。当你有了主见以后,若有不同意见,可以征求一下母亲的看法,说不定母亲会肯定你、夸奖你的。一味听从、顺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憋在心里,这样做不好。跟母亲分享你的看法,我觉得不但不会影响你们母子之间的关系,相反,这样的交流、沟通会增进你们母子间的感情,加深母亲对你的认知。有什么话不能和你亲爱的母亲说呢。只是要注意方法。

  3. 对母亲要尊重。从你的描述中,我发现你对母亲有些许的抱怨、反感,而且还露出一点儿不尊重。“特别啰嗦,斤斤计较,还不带脑”,这是在说你母亲吗?即便说说也不应该,那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呀!含辛茹苦的母亲如果有点而小“失误”、有点儿小“问题”,我们应该包容、理解才对,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说说现在,胆子小如何克服

  1. 首先,要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要继续发扬光大,让优势在工作中、生活中及与人的交往中显现出来,得到大家认可和尊重,这样就能提升你的自信心,做什么事都变得有底气、有把握了,你就能放开手脚,轻松自如地在生活中展现你的才华与能力,胆儿小的问题逐渐地会得到根本转变。劣势能避免的要避免,不能避免的尽量使之缩小化,而且说不定有时 劣势会转化成优势。“塞翁失马”就说明了这种相互转化。

  2. 多在公众场合讲话,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个胆小的人,这是需要勇气的。说话要有独到见解,要经过深思熟虑。大家对你的肯定就是对你的最大奖赏。随着发表见解次数的增多,逐渐地你会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更加有主见,“胆儿”不自觉地就变大了。

  3. 多和人交往,广交朋友。随着交往面的扩大,交往人数的增多,你的视野会逐渐开阔,你的心胸会越来越宽广,胆小的心理会慢慢彻底改变的。

  4. 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生活信心,以大格局提升自己的站位。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积极乐观地生活,踏踏实实地改变自己,向着人生的新高度迈进。

总之,人生的状态掌握在自己手中。对自己狠一些,让自己苦一些、累一些,再加上智慧的头脑,相信你能改变“胆小”的问题,用充足的信心和高昂的热情面对现实生活,实现人生状态的大跨越。

人的性格后天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啊人的性格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性格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呢?其实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有时叫个性,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般地讲,人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上.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的仇恨等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在性格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曾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人是怎么追求的,反映了人对现实的行为.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便动作缓慢,可能是粘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谈到性格就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实不尽然.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爱森科,他在人格理论方面主张人格纬度,纬度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是内向,所以在纬度之间就有许多等次.他认为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爱森科的人格纬度理论的产生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认为人格是可以在纬度上移动的.
近年来,日本学者长谷川洋三则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孩子幼小时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做过“情感剥夺实验”: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反应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的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这说明在婴幼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就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的表现.情感剥夺实验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抚育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位母亲是强迫症患者,她有一对双胞胎,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总是马上就给他们洗脸,洗脚,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许下地,不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子接触.她有洁癖,怕脏.强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础上产生的,完美性人格在医学心理学中就是强迫性人格.这种人格的缺陷表现在爱思考、多疑、办事很守规矩,平常担心的时候多,放心的时候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办事求完美.所以这种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诱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如果从小用这种培养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也成为强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后也非一成不变
60年代后有一种理论——“预限理论”,认为刺激超过了预限的值以后就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孩子先天的个性、素质只是奠定了基础,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和以后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很胆小,不愿与人交往,后来的工作环境是在里,这是个集体,需要他与人交往,需要参加许多集体活动,甚至残酷的斗争,这样的环境就会使他变得坚强、开朗、豁达.又如一个很开朗的人,很爱笑的人,到了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许他和别人相处,最后,他也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时间都是改变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师.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完善,应该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标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几个特点:一是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五是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当然,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征,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我们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来,还能使自己充满魅力,有利于将不利的情况变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可以说,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你就获得了一生事业成功的财富.
具备上述几点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点.不过,内向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性格可以锻炼,您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以后人们也会觉得某某变了,她和人说话了,这样受到鼓励以后,她可能也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内向或外向作为一个包袱,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有所长也有所短,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你就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可闪耀不同的光芒
性格和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和事业的成就.不格气质的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比如俄国的普希金,据心理学家分析,他是一个胆汁型特征的人,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质特征,果戈里具有抑郁型特征,他们都成为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在文学领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于气质,希布格拉里很早有一个古典分法,即将其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种分法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延用.
希布格拉里的学说与后来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学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胆汁质相当于巴甫洛夫的兴奋型,多血质相当于活泼型,粘液质相当于安静型,抑郁质相当于懦弱型.胆汁质表现为精力旺盛,态度直率,易激动,有时暴躁.这类人是由于神经活动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此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平衡.其工作特点是带有周期性,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困难,但一旦失去信心,有时会灰心丧气.巴甫洛夫说,如果这种类型的人没有这种平衡,只要他迷恋上一种事情,便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资财挥霍无度,以致最后竭尽所能,消耗过度,直到真正感到之前才会善罢干休.多血质的人有很高的灵活性,善于交际,很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容易处事,朝气蓬勃.巴甫洛夫说,多血质类的代表热忱,多是具有显著工作效率的活动家,但是他们持久兴备只停留在感兴趣的事上,如果对这个事业没有兴趣,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在与兴趣不符合的时候,很难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多血质的人往往智慧敏锐,对新事物敏感,能从事多样化、多变的工作,他们的成绩也是显著的.粘液质的人最适合从事有条理、持久性的工作,其缺点是不够灵活,有明显的惰性.由于不够灵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时间.惰性使他们的创造性差,比较守旧.巴甫洛夫说,这种人是安祥的,是平衡的、坚定的、顽强的实际工作者.由于其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惰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埋头苦干,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优点是细心、谨慎、感受能力强,在友好团结的集体中能和人融洽相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里的好的活动家.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学家描述的对象.文学家抓住了最生动、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泼辣的王熙凤;《水浒》中有勇无谋的鲁达;巴金的《家》中犹柔寡断的大少爷……这些个性各异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异性在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怎么才能改变自己老好人的性格

什么是老好人呢?

有书君以为,老好人说的是那些敦厚随和,性格温柔,不会拒绝别人,也不愿意得罪别人,底线低,做人原则模糊的人。举例子来说,学生时代的班长就是老好人的代表,大家说什么他都会答应,都说好,不会拒绝同学们的请求,尽管有些请求不合适,但是班长还会秉持着“同学之间不要伤了和气”的宗旨,默默接受。至于社会工作中的老好人就更多了,基本上我们的周围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

通常情况下,老好人的人缘都不会太差,身边总会围着一群人。这是些人都是被老好人的优点吸引过来的,愿意和他做朋友。那老好人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质呢,有书君和你一起来盘点一下。

老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心地善良,愿意帮助他人。在有书君看来,这个特点是老好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毕竟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做个好人太难了,做个愿意帮助他人的好人,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有一类人做到了,那就是老好人。要是你遇到什么困难,去找身边的老好人,肯定会得到他的帮助。

除此之外,老好人待人温和,能包容他人的小脾气。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都有自己的脾气,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各种摩擦。老好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说,在你和他的中,他是那个忍让的,包容你的人。尽管彼此都知道谁对谁错,但是低头认错的一定是老好人,这一点很受大家欢迎。

老好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的人缘好,和很多人相处的都很融洽。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好人心地善良,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拒绝和他来往;又因为他总会帮助大家,所以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也会伸出援手。

虽然老好人优点不少,但有书君也发现,如今的我们并不喜欢老好人。看似没有道理,实际上也合情合理。正是因为他是老好人,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接下来有书君就来和你谈谈老好人的一些缺陷。

有书君以为,老好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人原则性不强,底线模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喜欢有独特魅力的和有个性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原则底线。但是,老好人没有。做什么都行,怎样都可以的老好人,没有什么别人不可逾越的底线,做人原则什么的也不明显。

老好人虽然人缘好,但是很难有知心朋友,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任何人,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不得罪任何人其实就是得罪了所有人。意思是说,老好人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时候,其实就成了墙头草,哪里有风就往那里倒,看似和谁都合得来。实际上,在心里深处,和谁都合不来。所以,老好人的身边看似朋友很多,但是真正知心的朋友却屈指可数。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老好人的性格呢,有书君提供的方法如下:

首先,明确自己的行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底线。你要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有些事你不能接受,那就明确的画成自己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有些人明明自己不愿意接触,那就总结一些这人身上有哪些自己讨厌的地方,以后这类人不再接触。总之,无论是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和原则。

其次,要敢于拒绝别人,不刻意讨好别人,不怕得罪别人。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那不切实际,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得到的很有可能是他人的反对。

最后,有书君建议要勇于表达自己,拒绝做老好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恶,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要总是替别人考虑,先把自己照顾好。对于喜欢的不妨大声说出来,对于讨厌的也没必要过分隐藏。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你不明确表达出来,别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你的态度,所以要勇于表达。

性格到底能不能改变呢

谢悟空

性格能改变吗?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的性情品格。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是比较稳定的,它会在不同场合、地点、时间,以不同形势表现出来。

性格虽然比较稳定,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可塑性。特别是当有人因环境经历重大变故时,它是有变化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脾性。

有的人刚强、直率、开朗等;有的人懦弱、暴躁、性急等。主要的是受生活环境的因素,每个人的性格成就有较大差异。

性格与本性是不同的概念。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能够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改变的;而本性是一个人天生具有的,它是不可改变的。

造就一个人性格的原因有很多《基因、教育、环境、遗传、工作》等等。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你改变不了别人,你可以改变自已;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努力自已。命运的钥匙就握在自已手中。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