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孩子犯错我控制不住打他(孩子爱玩、不写作业,家长控制不住打了孩子)

孩子爱玩、不写作业,家长控制不住打了孩子

首先打孩子是不可取的,因为你打孩子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无论孩子多大都不能打孩子,打过之后又后悔,也许你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教育孩子的也是延续父母对待你的。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你自己要先了解孩子这个阶段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样的对待他,而不是暴力解决。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发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要先离开冷静下来,做深呼吸,等情绪稳定了,再来讨论孩子的问题。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反射出来的就是家长的问题,所以家长要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脾气暴躁的家长,孩子的脾气也会暴躁,你打他这一次,下一次孩子会变本加厉的去搞破坏,所以这个是恶性循环,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家长自己要改变,不要再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理念,已经跟社会脱节了,要学习新的教育,多看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书,你会学到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父母控制不住吼小孩,甚至打小孩,而

“爱之深,责之切”、“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观点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很多代的人。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了就懂得了。”但这种教育观念,往往会破坏亲子关系。不知为何,我们常常发现,爱和关心很难说出口,原本关心的话语也变成了指责和打骂。

缺乏亲子沟通技巧

亲子沟通的最大障碍:用指责表达爱。比如妈妈原来想表达:“我担心你会着凉”,结果却会说:“你怎么又不穿袜子,说了多少遍了”。抱怨、训斥和命令式的消极语言和语气会伤害孩子自尊,孩子感受不到被尊重,父母的教导不管怎么正确,他都很难真正听得进去。发展到后面,只有靠父母暴力式的恐吓才能暂时制止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的坏行为仍然会继续。亲子间,也因此陷入了不良循环。

指责型的沟通姿态

除了父母可能没有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外,还需要自我觉察一下,是不是自己与其他人沟通时也是一副指责的姿态。指责型的沟通,通常是指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免受威胁或伤害,而做出的以责备、挑剔、否定、评判他人为主的言语反应。那些经常指责他人的人,似乎拥有着威严而不可侵犯的形象。他们强大、高高在上、从不软弱。但谁知道在强硬的指责背后,藏着的可能是一颗脆弱的心呢?在只有自己一人的角落里,面对无所遁形的脆弱无助时,也会崩溃落泪。不受控制的孩子,也许唤起了父母内心的失控感,所以父母利用“唤起孩子的负面心理感受”的,来实现约束孩子行为的目的,从而获得控制感。

亲子沟通是门大学问。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或者没有遵守规则,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孩子根本没有听懂父母的话。想要避免此类无效沟通,父母必须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同时,父母要学会诚实地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诚实地面对事实。在沟通中,尝试着向孩子展示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才能真正意义上赢得孩子对你的理解。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

有时候会忍不住打孩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讨论,父母多被困扰,我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假设孩子都听我们的,按着我们想要的样子成长,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呢?是否世界上有多了一个自己,反过来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那么成功吗?我经常反问自己,如果女儿和我一样,或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我就满意了?是她想要的吗?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吗?谁是她自己?

诸多问题的背后,在指责我自己不是一个教育家,我认为给她一个温暖的窝,给她一个开始她自己生命旅程的起点,给她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尽力做到这些,我认为已经够了。你觉得呢?

为什么我这个想,因为太多的因素属于福报与命运,是我们都不可控的因素,我们辛苦教会她用筷子,结果长大后,都用勺子,带给她的只是痛苦和不理解!我们努力的不过是为他们的健康,健康很少的一部分我们能控制。我们努力的让社会认同她们,让朋友们接纳她们,我们能做的也是极度有限。不知道你如何认为?

我父亲是农民,从小没有打过我,经常对我说:“孩子打,是没用的!流氓和地痞都是父母打坏的,当他们不怕父母打的时候,父母也束手无策啦!”。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这句话的能量,教育是要用心的,而不是用力。

孩子完全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求他们这样,所以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与他们成为朋友,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是一名战略咨询师,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