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无法沟通的时候,尽量减少正面,可以通过写信,发信息等文字进行交流。
首先谢谢题主的邀请,才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下面针对题主所提问题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分析孩子学习自觉性差的原因
孩子学习自觉性差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般情况下孩子因为年龄小,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往往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另外,是生理方面的差异,如先天痴呆,听障哑巴等。所以根据个体差异,制订方案,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a,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贪玩,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幼儿及低年级学生共有的特点,我们做家长的,或者老师应根据其特点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卡片进行识字教学,也可以几个儿童做识字开火车,词语接龙,或者利用投影,电影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趣味性教学,我想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的。
b,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兴趣,学生扮演主角,老师作台后导演。
学生爱做游戏,爱模仿大人,这是他们的天性,此时的老师应及时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演生活小话剧,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改编剧本等。我想只要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都可以用。
C,课前备好一节课,堂上以新,奇,趣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某某老师的一节作文课。他上课后不是先讲作文如何写,而是先给学生买了一个关子,让学生猜一猜,学生根据其特点猜对了,原来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谜语略)然后,老师把谜底扳书在黑板上,接着对学生说:今天咱先不讲作文,老师教同学们画狐狸好不好,这下子孩孑的学习积极性全都调动起来了,这时老师就及时抓住时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狡猾的狐狸,画后让学生分析狐狸的特点,展开想象写一篇有关狐狸的小作文。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不到十分钟就把作文写好。课后学生还要求老师多上这样的作文课。我想这位老师他的成功,就是课前精心安排,堂上以新鲜,有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取得了自已想要的结果。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写得不周,错误难免,让大家见笑了。
1、耐心倾听:家长应该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在耐心的倾听后向孩子解释他错在哪里,以及正确的做法。不要错怪孩子,要分清事实,有良好的判断力。
2、让孩子去体验后果: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3、在实际情境中教导孩子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
4、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
5、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如果效果不佳,父母不妨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不知别家的懒孩子怎么管教。我母亲有五个儿女,我们五个贤愚有别,但是,勤奋、勤劳、节俭,是共性。母亲的大儿子一表人才,面相赛演员,就是小时候读书能力差,是一名铁路职工,工资很高。他在我看来一无是处,母亲也对他很失望,但是他的美德和我们几个一样,有钱不会花,勤劳、节俭、吃苦耐劳。
小时候我的家很穷,但是母亲定的三条死罪是:偷东西,打死;说瞎话,打死;不上学,打死。有这几条死罪,我们听到娘轻咳一声,就吓得心紧一下,立刻自省自己。
小时候难得见娘的笑脸,只有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家非常勤奋的做家务话。
我们长大后,无比感激我伟大的慈母,我们的勤奋、勤劳、节俭、善良、厚道,都是我伟大的母亲从小″打"出来的。
在这些年社会变迁孬人神气,好人受气的社会中,我们吃过许多许多亏,上过许多许多当,但是,我们心里很苦,但是那狼心狗肺的坏心眼有时也想装到肚子里一些,气人,装进坏心眼″排异反应”严重,净觉得人装进肚子里狼心狐肺,觉得自己就不再是人了。当个受气的人,总比当野兽好。
一个自律的孩子能拥有开挂的人生。自律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律,这样父母就不会那么操心了。孩子的自律要从小开始培养,最好是从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开始,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正面管教中说到: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的能力。而我们父母就是要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善而坚定的家庭气氛。
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法是正面管教中的核心理念,能培养孩子自律的品质。
现在孩子放假了,很多孩子在家里会看很长时间的动画片。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孩子也不愿吃,继续看。父母会感到很头痛,在对孩子说上几遍而不起作用后,于是会开始上演一场父子大战。我们来看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控制型)
父:快来吃饭,别看动画片了。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没有?吃饭了。
子:我这一集还没看完。
父:大家都等你吃饭,不准再看了。
子:再看一下,这集马上就看完了。
父:你听到没有?过来吃饭!
子:等下。
“啪!”父亲一巴掌打了过去,电视关了。
孩子被爸爸打了,非常气愤。他气势汹汹的对爸爸说:凭什么你们就可以看?我就不能看?我不吃饭了。
孩子不愿听。
场景二:(溺爱型)
父:儿子,现在要吃饭了。不看动画片了好吗?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儿子,再看一下就不看了行吗?
子:不行,我还要看。
父:那再看10分钟吧?
10分钟到了。
父:儿子,我们来吃饭吧!
子:这集还没看完。
父:好吧!那爸爸等你看完。
孩子可以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场景三:(和善而坚定)
父:儿子,妈妈做好了饭菜,我们要吃饭了。(和善)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看看现在几点了?我们要做什么了呢?(走到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说话。)
子:要吃饭了,但我还想看。
父:这部动画片非常好看是吗?(带着好奇心)
子:嗯!我很喜欢看。
父:嗯!有些动画片确实很好看,我以前也喜欢看。不过我们现在到了吃饭的时间了。(认同孩子的感受)
子:我想看完这一集。
父:这一集还要看很久。儿子,来看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菜?我们一起来吃饭吧?(转移注意力)
子:我不想吃。
父:还记得我们以前的约定是什么吗?(启发式提问)
儿子不说话。
父:我们说好了不能看太久的,只能看30分钟的。是你关电视还是我来关呢?
儿子有点生气了。
父:如果你不想关那我就来关了。
父亲把电视关掉了,拉着儿子的手去吃饭了。尽管孩子不高兴。(坚定)
父亲并没有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也没有打孩子、骂孩子。他认同了孩子的感受,这使得孩子不会感到父亲太强势。接着用启发式提问去问孩子,让他自己去思考该做什么?而不是命令孩子。最后在孩子不关电视的情况下保持了坚定,自己关掉了。
当爸爸把孩子的电视关掉后,虽然孩子会不开心,但是这让孩子知道了爸爸以前说的话是说话算话的。爸爸不会答应他不合理的要求。他会坚持原则帮助他做到。当孩子按照每天的时间安排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秩序就建立起来了。时间长了,就会培养出自律的品质。
打孩子会造成孩子愤恨、报复、叛逆和退缩的行为。会使孩子在潜意识中产生“我是一个坏孩子”的信念。有的孩子干脆就继续扮演一个坏孩子的形象,与父母对着来。还有的孩子已经打皮了,根本不怕父母打。打孩子可能当时会听,但是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又恢复了原样。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出来。
而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孩子既能看到父母的坚持原则的决定又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样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纠正前要先与孩子连接。
一、要询问孩子的感受,并运用反射式倾听。
没有谁喜欢听命令的语言。用启发式的提问去问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去接纳他们的感受。当孩子在说时,不要马上打断他们。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让他知道你是很关注他的,并对孩子的话要有所回应。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要描述不要评价。
当孩子不自律时,我们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孩子:你真是个懒惰的孩子,你真是太笨了。我们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如:我看见你的床上堆满了衣服;我注意到你现在还没有写作业。当孩子听到你这样说时,他就明白了你的意思。
三、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当父母有了某种感受和想法时,要诚实的表达出来,不要隐藏。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玩了很久而不写作业,很想发脾气。但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于是就忍着,最后孩子以后妈妈允许他这样做。妈妈可以表达出来:我感到很担心,因为你今天玩了很久还没写作业,我希望你能早点把作业写完。通常,当父母这样表达出来后,孩子们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
父母的语言态度也影响着孩子对你的态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既照见了孩子,又照见了自己。教育孩子是一场修行,就让我们一起走在这条修行的路上吧!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进行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