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到底应该怎样教育才是科学与正确的?
这个问题好难答呀!
在过去的年代,流行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我有二个儿子,在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也动过手打。但大了,到了高中阶段也只好以礼服人,尽量讲道理。听得进去,就进步了,听不进去也只有自已叹气,无可奈何。
到了儿子管孙子这一辈,他们管孩子却是一套科学方法,我自叹不如。
我的二儿子在宁波,结婚后好几年没孩子,大家着急。可一生,却是双胞龙凤胎。我既有了孙子,又有了孫女。两个孩子自懂事起,小两口就科学的让俩孩子养成优良习惯。打架了,先动手那一个,必须向另一个道歉,否则什么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俱都不许他碰,长期这样,在儿童心中就形成了我做错了事,我需要向人家承认错误的理念。大一点儿了,从视频中看到,吃了柑桔,谁吃要求谁把柑皮自已检起来,放到垃圾桶,否则下面食物就不给谁吃。这实际上是培爱孩子爱卫生爱劳动等多种优良意识。而做这都没采用打和骂这种我的。
现在两个孩子五岁了,上公立幼儿班。每天接送都要告诉孩子说老师好,老师再见,告诉孩子从小就遵敬老师,听老师话,及与其它小朋友交朋友等类教育。
幼儿成长是高深科学,只有幼教专家及心理专家才能写出规范答案,而我的见解只能说是个人认识。
答案显而易见,万万不能。
若想做好实盘交易,技术、原则、纪律、心态,四位战略一体化,缺一不可!
而模拟主要只是针对技术这一层面,只做模拟盘,技术会有所提升,但其它三者缺失。只有做了实盘,涉及到真金白银才会深切感受到交易人性中的贪嗔痴慢疑,才会真正知道原则、心态、纪律会比技术更重要!
我朋友华仔,在广东顺德的一个不锈钢洗手盆厂做师傅有四、五年了,一直深得老板的信任,厂里很多大小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他也尽职尽责,帮老板处理的妥妥当当,老板经过考虑,干脆就直接给他做厂长,把厂里的事情都交给他来打理,老板亲自抓销售,在他们的共同管理下,这个厂经营的红红火火,厂房也扩大了一倍多。
然而好景不长,老板在一次出差途中突发心梗去世了,老板娘哭的死去活来,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再哭也没用,何况厂里的经营也得继续,没办法老板娘只有亲自出来打理这个厂了,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她都不懂,不过我朋友也尽心尽力的教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他们都互相爱上了对方,后来老板娘嫁给了我朋友,我朋友也正式升级成为老板。
我朋友能成为老板其实也是一个机遇刚好被他碰到了,就发达了。
我事故萨沙,我来回答。
复制我的文章。
老萨谈东瀛垃圾歪把子--大正十一年轻机枪(抗战轻兵器系列)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歪把子轻机枪是二战中日军的主力机枪,却也是整个二战期间,口碑最差的制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之所以如此之烂,说一千道一万又是岛国狭隘思维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还要感谢歪把子机枪,正是因为他的烂,才让在抗战中有一种可以完全压倒日军的武器,也就是制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各个方面,均在歪把子之上,包括歪把子轻机枪引以为自豪的精度。这也使得一线火力不至于太弱,在很多时候,勉强能够和日军对抗。下面就听老萨来说说。
诞生的背景
一战中,轻机枪已经开始在欧美各大列强中普遍使用。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美国的勃朗宁BAR轻机枪,法国的绍沙轻机枪,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都在实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一战中的日军,由于研发技术差劲,并没有装备轻机枪。缺少轻机枪的代价很明显,就是一线日军火力较弱,在进攻和防御中经常遭遇很大的伤亡。
一战中的1914年,日军和英军联手,攻打德军占领的青岛。日军以绝对兵力优势的2万3000之众(还有1500英军),攻打青岛德军3600人。日军还有火炮和军舰上的绝对优势,光是舰队就有大小军舰62艘(巡洋舰就有6艘之多),而德军仅有1艘巡洋舰,1艘鱼雷艇和4艘炮艇。
结果,青岛区区3000多德军,居然防守了62天之久。
此战中,日军地面部队的火力相当虚弱,完全被德军炮台压制。德军重机枪火力还是很厉害的,他们是防御一方,笨重的重机枪都在无需搬动。而日军的重机枪无法有效跟随进攻部队前进,又没有可以由单兵随身携带的轻机枪。在很多时候,日军只能依靠人海战强攻,这样一来不但进展极为缓慢,伤亡还惨重受。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英日联军的伤亡仍然大于德军。
一战结束以后的1918年,日军又参加了干涉俄国革命等一系列作战,出动了高达7万的大军,直到1922年才全部撤退回国。
在这些实战中,日军见识到了法军英军轻机枪的威力,也意识到了轻机枪的巨大作用能够。日本高层震惊之下,一致要求立即开始轻机枪的研发工作。
经过数年的研究,日本第一款实用性轻机枪,终于在日军从西伯利亚撤军的同年,也就是1922年研发成功。当时正是日本的大正第十一年,所以该款轻机枪被称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人俗称歪把子轻机枪。
可观来说,歪把子轻机枪在它诞生的时代,也就是1922年,并不算一款很垃圾的武器,属于性能中流的武器。大正十一式轻机枪采用气动式设计,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采用两脚架,这些都是当时的主流设计。
它是南部麒次郎中将的一个作品,这个南部麒次郎本人称为日本勃朗宁,也是日本一战二战历史上,最有名的枪械设计师。
遗憾的是,这个日本勃朗宁和美国勃朗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的作品不好,精品却不多。性能还算可以的主要是九二式重机枪(性能平平),百式(仅仅生产了3万把左右,别国制式都是最少50万把以上),而他的王八盒子(十四年式手枪),歪把子轻机枪都是非常烂的武器。
----------------------南部麒次郎发明了众多枪械,虽然精品不多,至少也是完全的日本本国研究和开发,这点就比完全靠仿造的强很多倍了。歪把子机枪,九二式重机枪,百式和王八盒子手枪是南部的代表作,也都是二战日本陆军的制式装备。
南部麒次郎发明歪把子轻机枪时候,已经是中将军衔,年龄也有53岁,是东京炮兵工厂的厂长。
2年后,南部麒次郎就退役了。因为年轻时候专注以枪械的实验,他晚年听力全失,基本聋了,这点倒是和AK47自动步枪的作者卡拉什尼科夫一样!
可以说,歪把子轻机枪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供弹,也就是漏洞供弹。
而歪把子轻机枪几乎所有的问题,也都来自于他的供弹!
实事求是的说,漏斗式供弹这种,在理论上来说并不是落后的,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新意,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设计理念。
漏斗式供弹,就是一个酷似漏斗的供弹结构,上面用一个压弹板压住子弹,漏斗里面叠加放置一排排弹排。射击时候,通过压弹板的压力,将一排排的弹排压入弹仓,使最底层弹夹打完后叠,在上面弹排会被压入输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排中的枪弹推向给弹口推弹入膛。
从理论上来说,射击副手只要能够保证不断的向漏斗放弹排,就能保证持续的射击。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而已。
当时世界上也有几个国家的设计师,曾经试验过漏斗式供弹,比如苏联的DP机枪,美国和法国的一些机枪,但并没有一个国家将这种设计的轻机枪作为制式武器。
就像拥挤地铁上,有个空位,却没有人去做,就说明这个空位肯定有问题。不是上面有小便,就是位子是坏的。
漏斗结构所有国家都不用,自然说明它有问题。
日军为什么采用这种怪异的布局?其实,并非日本人不知道这种供弹可能有问题,而是他们岛国狭隘思想的又一个表现。
日本民族是个很有趣的民族,他们民族性在很多方便都是矛盾而且极端的。
就比如著名的倭刀,它非常锋利又轻巧,是一款利器。但倭刀却是世界上最难打造的武器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难养护的武器。
显然,日本人为了突出倭刀的某些特性,丧失了其他的特性。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所以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于一切东西精打细算,这个习惯保留了很久。直到今天,日本的超市里面还有很小分量的食品,比如小半个萝卜,一小块鱼肉,这也是他们节省的表示。
而日本建立新式陆军以后,很快进行了几次作战,包括朝鲜战役,战役,甲午战役,日俄战役等等。在这几个战役中,日本都感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后勤补给非常艰难。
日本是一个岛国,一线部队在海外作战,所需的所有物资全部都要轮船海运,再在港口卸货,通过铁路或者公路送到前线城市,再通过骡马甚至人力背负到第一线。
这种可怕的补给,就算当时号称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大英帝国也不能承受,更别说国力虚弱的日本。
于是,节省有限的资源,就似乎成为最关键的事情,也成为日军设计武器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显然,这个思路是错误的。
战争之所以为战争,那是因为它有着自身的规律,不会以任何人的主观想法有所改变。人们能做的只是尽量了解和把握这个规律,并且利用这个规律。
战争中,对于武器的要求很简单,能够帮助一个国家一支从和精神上摧垮一个敌人,让他们获取战争的胜利。
那么,所有的武器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上消灭敌人,而并不是单纯为了什么节省资源。
日本方面之所以采用漏斗结构,最根本在于节省资源,也就是能够通用普通的步,最大的节省准备,装填,维护的时间。
当时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子弹,全部是散装的,也就是一个木箱里面散装着几百发步。而只有日本的子弹全部是用五发弹排装箱,而这个五发弹排就是式步枪使用的制式装弹的弹排。也就是说,日本的步直接从箱拿出五发弹排,装入步枪弹仓就可以射击。
而采用漏斗式供弹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将箱中的五发弹排装填到漏斗里面,马上就可以使用。
这样一来,从理论上来说,就大大节省了机准备的时间。因为世界其他的机枪,不是使用弹夹,就是使用弹鼓,都必须用散装的一颗颗子弹在战前进行装填。就算是哈奇开斯轻机枪这种使用15发25发单排供弹,这个单排也需要重新装填。
显然,漏斗式供弹就节省了重新装弹的时间。装一个20发弹夹也许不需要太长时间,但装一个30发弹夹或者47发弹鼓还是很需要时间的。
更况且,漏斗式供弹从理论上,只要机枪副手持续往漏斗里面压弹,就可以保证持续射击。这种显然比弹夹,弹鼓,单排甚至弹链更有效,更实惠。
那么,日军使用漏斗式供弹,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是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一个理论上很好的东西,也要通过无数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著名的漏斗式供弹,大家看看就知道有多复杂。
繁星一样多的缺点
实际上,漏斗式供弹是完全失败的,他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 结构复杂,故障频发
相比捷克式轻机枪简单的直弹夹供弹,歪把子轻机枪的漏斗式供弹结构要复杂十倍,而且零件多十倍。事实证明,越复杂的东西就越容易出故障。歪把子供弹结构包括压弹,装弹,容弹,输弹,退弹共五个结构,结构这么多,想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歪把子轻机枪的供弹机构,可谓当时全世界所有制式轻机枪中最复杂的,不但加工难度高,装配时候也因为零件过多很困难。那么,射击的时候,由于零件多,每个零件都有出概率的机会,这样整枪的故障率就很高了。
在实战中,歪把子轻机枪的故障是非常多的。尤其漏斗式的结构,导致供弹结构是开放的,不像捷克式那样是封闭的。所以,实战时候,雨雪泥水都很容易进入漏斗。而漏洞的零件很多,零件和零件直接需要紧密结合,一旦有异物进入,就极容易出现故障。
更惨的是,漏斗式供弹结构复杂,在战时想要拆卸修理难度大,很多时候只能送到军械部去。
更可笑的是,歪把子轻机枪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现有的6.5毫米步枪弹和它的5发单排。遗憾的是,事实证明,这是无法实现的。实战中,使用标准的6.5毫米步枪弹射击,由于步枪弹装药量很大,导致后坐力很大,持续射击一段时间,枪就很容易出问题。
出于无奈,日军很快推出了歪把子轻机枪专专用的6.5毫米步枪弹,这种子弹的装药量比普通步枪小一些,这样就能避免射击故障。
这样一来,歪把子轻机枪唯一的特色也就没了,它根本不能使用普通的步枪弹,还是需要专门配给步枪弹。
据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缴获了歪把子轻机枪经过测试,质量较好的机枪,也只能能连续射击500发不出故障。
2. 火力虚弱
漏斗供弹最大问题除了故障太多以外,繁琐的供弹结构,导致歪把子轻机枪的火力虚弱。
漏斗一次可以容纳水平放置的6个5发弹排,装好单排以后,用压弹杆压住这些弹排。换句话说,这就相当于容弹30发。一旦30发射击完毕,就必须再抬起压弹杆,再装入6个弹排。
表面上,歪把子轻机枪的装弹量高达30发,比捷克式的20发要多。遗憾的是,这种供弹并不可靠,就算专门配给的特殊步枪弹,也不能保证射击的稳定性。这主要是日本工业水平不高的原因,尤其战时子弹加工工艺差,使用的子弹铜壳韧性也不够。步枪单发射击时候,这个问题不容易暴露,但连续射击就不同了,子弹弹壳很容易断裂或者变形,导致射击出现严重故障。
这个问题是无法妥善解决的,焦头烂额的南部中将没有办法,将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的油壶用到了歪把子轻机枪上面。每次装弹之前,先要给5发单排上油,这样抽壳就没有问题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射击副手的工作强度。他们除了要应付繁琐的装弹压弹以外,还要给子弹上油。这在实战中,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算是一个烧烤匠出身的机枪副手,入伍前有每天用刷子给击败穿肉串刷油的经验,恐怕也会手忙脚乱。
这样一来,射速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歪把子轻机枪理论上也可以在射击时候装弹,但对射击副手要求很高,需要一边装填弹排,一边按住现有的弹排,还要抬起压弹杆。实战中,这种供弹基本不可能,只能在平时训练的时候,由老兵们玩一玩。
所以南部中将异想天开的所谓只要不断向漏斗里面装弹,就可以持续射击,只是扯淡而已。
所以,歪把子轻机枪在实战中射速不可能超过每分钟150发,这个射速非常低,远远低于捷克式。轻机枪的射速还是相当重要的,他决定能否压制住敌人的机枪。德军的MG42为什么在东线西线战场所向披靡,就是他的射速太高,完全可以压制苏制和英美的轻机枪。
由于歪把子轻机枪的火力不足,在实战中往往被的捷克式压制,这让日本机叫苦不迭,也让日军一线步兵切齿痛恨。
3. 子弹威力小
由于歪把子轻机枪需要使用步枪的6.5毫米子弹,这也导致歪把子轻机枪遗传了式步枪的最大弱点,威力弱。
6.5毫米步枪弹是二战中口径最小的步枪弹,它的弹头重量仅有9克,枪口动量为2600焦耳,而捷克式的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头重量为12克,枪口动量高达3400焦耳。
6.5毫米步枪弹的有点是射程远,弹道稳定,射击精度高,最大缺点是威力弱。子弹射入人体以后,不会向7.92毫米毛瑟弹一样翻转,对人体造成极大破坏,而是直接穿出。所以只要不射中头部胸部等要害部位,射中其他部位,并不会造成致命和致残伤。中弹的往往还可以继续中弹。
太原会战中,一个军官曾经回忆,他看到一个机回来报告情况,他的胸部被子弹击中,弹头居然卡在后背。他用钳子将这个弹头取出,给机随便包扎了一下,这个机居然继续回到一线作战。6.5毫米步枪弹威力之弱可见一斑。
太原会战中,李仙洲将军被6.5毫米子弹击穿了肺部,但他根本没有感觉,还爬了几十米的山。这一枪也没有让他送命,如果换成7.92毫米毛瑟步枪弹,李仙洲必死无疑。
歪把子轻机枪由于使用装弹量更小的步枪弹,它的威力更弱。作为一线步兵支援武器的轻机枪,如果不能一枪毙伤一个敌人,那么岂不是笑话!
由于6.5毫米步枪弹威力小,也让很多八路军战士极为不满。
在建国后,曾经推出过口径较小的的,并且在部队做多调研。但有过使用日制6.5毫米的八路军老将军们,都坚决反对。这些老将军们因为6.5毫米子弹拙劣的表现,早已下定了小口径子弹是垃圾的定论,人为组织了小口径武器的补给。
所以,解放军正式使用5.8毫米枪族,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
-----------------------上图的风沙,下图的雨雪,和下下图的亚热带丛林天气,都是歪把子的。因为它开放的漏斗式供弹,很容易让异物进入枪膛,导致故障。
4.人机工效差
人机工效差:把人、工作场所、硬件的设计与人的体力、体形和功能联系起来,使得作业更能够与人相适应,而不是要求人适应这些因素。使员工减少失误和对健康的损害,提高安全性、工作效率,对于武器来说,就是最大程度发挥武器的性能。
歪把子轻机枪因为左侧有个巨大的漏斗,显然瞄准装置只能放在大幅度偏向右边。既然瞄准装置在右侧,如果枪托是在中间,就会导致射手瞄准出现很大问题。为了便于机枪射手的射击,南部中将只能违反常理的将机枪的枪托向右侧偏出,这样一来机枪射手可以贴腮射击了。可是,枪把也就歪了,这就是歪把子的由来。
漏斗靠左边,枪托在右边。这里不谈漏斗的重量,光是漏斗里面的30发子弹就重达约5斤,这样一来,整枪的重心不可避免的偏向左边。
这就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枪就不容易操作了。捷克式轻机枪的重心是中间,这对射击没有太大影响。而歪把子轻机枪连续射击时候,枪会不自觉的向左边偏,射手必须有一个向右回力,这样一来,持续射击一段时间,射手就会很疲劳。
除去射击,平时扛枪也因为重心偏移,导致负载困难。这些大家听起来也许是小事,但对于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打个比方,这就比如自行车的笼头向左偏一样,说起来似乎没什么,实际骑起来就是非常累人的。
另外,歪把子轻机枪的两脚架太高,这虽然适合高仰角的射击飞机或者在山地作战,但对于射手保护太差。太高的两脚架导致射手必须抬高身击,而机又是敌人重点攻击对象,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中弹。
而且,歪把子轻机枪连个提把都没有,平时携带枪械只能肩扛,或者用一只手端着枪管。自然,这在平时倒是没什么稀奇,只是在激烈战斗中,就完全不同了。轻机枪连续射击几十发,枪管就会变热。射击200发左右,枪管已经很烫了。这个时候,你还怎么肩扛或者拖着枪管呢,等于是窝着一个烫手的山芋。
总之,这是一款人机功效很差的轻机枪。
5.整枪较重,无法更换枪管
歪把子轻机枪诞生于1922年,他和一战期间的机枪一样,没有采用冲压技术,几乎是从一整块钢铁上雕刻出来的。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比较坚固耐用,一些歪把子甚至使用到朝鲜战争。可是缺点更多,第一它较重,第二加工复杂,极为费时费力。
歪把子轻机枪制造相当困难,不适合大批量生产。而且它的重量太大,高达10公斤以上,比捷克式还要重1公斤多。在二战中,歪把子轻机枪是最重的轻机枪之一。
也许重量什么还是其次的,由于南部中将设计理念的狭隘,歪把子轻机枪不可以更换枪管,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正常的轻机枪,一般发射200到300发就必须更换枪管,如果不换枪管,射击精度就会大降,更会磨损膛线,甚至会炸膛。
激战中,一挺轻机枪连续射击200到300发并不稀奇,就算方面,轻机枪每天的补给量也是1000发。
现在不能换枪管,也就意味着,一旦枪管发红,歪把子轻机枪的射击就必须停止,这对于实战来说,是可怕的缺陷。等待枪管自然冷却需要至少5分钟以上,这段时间火力就中断了。
而捷克式轻机枪更换枪管只需要几秒钟,之后就可以继续射击。
当然,也不是说歪把子机枪就没有优点,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精度较高。
其实捷克式和歪把子的射击精度是差不多的,但由于两种子弹后坐力不同,捷克式持续射击时候后座力较大,导致枪身跳动明显,连发精度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歪把子轻机枪由于6.5毫米后坐力小,对于射速射击精度有明显提高。
话虽如此,实际打起来,两种机枪仍然是半斤八两。只是对于老兵来说,显然捷克式轻机枪精度更高,但对于新兵或者训练不足的普通士兵来说,显然歪把子精度不错。这也是八路军游击队在敌后也大量使用缴获的歪把子的原因,因为他们训练有限,射击技术不高明,歪把子真好符合他们需要。
------------------上图是式步枪6.5毫米(右)和九九式步枪7.7毫米(左)的五发弹排。因为6.5毫米有坂步枪弹威力太小,日军重新开发了7.7毫米子弹,这大大加重了后勤人员的负担。日军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箱里面直接装五发弹排的国家。这样一来,似乎不需要士兵拿到散装的子弹,然后装成五发弹排,这样节省大量时间。下图是散装的。
实战中的露怯
歪把子轻机枪1922年诞生时,日军国内已经和平。当年,8万日军从西伯利亚地区撤军回国,那时候歪把子轻机枪还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到了20年代末期,歪把子轻机枪才开始大规模生产,随后一系列作战中,歪把子轻机枪开始表现出各种问题。
当时日军最小编制为分队,也就是的班。一个班有13人,包括班长(军衔是军曹或者伍长),1个4人制机枪小组和8个步枪兵。
班里主要的火力就是这个4人机枪小组,配备1挺歪把子轻机枪,包括射击指挥官,机枪射手和2名手。这4人都配备手枪,一线作战时也有1到2人可以使用步枪。
可以看到,日军步兵班的主要火力就是轻机枪,因此设置了一个高达4人的机枪小组,捷克式轻机枪小组才有2人。
处于如此重要位置的歪把子轻机枪,实际上却无法胜任!
首先是。
虽然张学良违背国民命令不战而逃,但仍然有不少东北军人和民众自发抵军。他们装备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捷克式轻机枪,这是歪把子轻机枪的克星。除了敌人以外,东北可怕的天气,也是歪把子轻机枪的恶梦。在黑龙江马占山的作战中,歪把子轻机枪在低温大雪环境下问题极多。一旦漏斗进雪,就极容易出故障。低温又导致供弹系统经常被冻住,必须用火加温才可以解冻。
好在以后作战并没有太久,加上东北义勇军实力很弱,装备又差,日军最终还是获胜。
不过,此时的歪把子已经有了很不好的口碑。南部中将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也在同时被称作垃圾。
好在歪把子虽然问题多多,还没有到无法使用的地步,加上又是本土设计制造,也就将就着用了。
其次,一二八。
在上海爆发该事件中,是歪把子轻机枪第一次吃大亏。
在此次作战中,中日两军大部分是近距离的巷战,而两军都没有,重机枪又无法有效携带,轻机枪就成为近战火力的支柱。
在这种近战巷战中,粤军十九路军和中央军第五军的捷克式,毫不费力的压倒了歪把子。
在这种近距离作战,火力极为重要,必须以密集火力首先压制住对手,然后在可以考虑精确射击。歪把子轻机枪由于装填繁琐,又需要刷油,实战射速大大低于捷克式,被打的满地找牙。
最终日军完全依靠综合能力的优势获胜,但此战也打了2个多月,日军出兵高达10万人,伤亡3000多人,而只出兵5万人,伤亡1万4000人,但八成伤亡都是日军舰炮,重炮,飞机造成的,轻武器伤亡不过2000多人。
此战中,一线日军官兵对于歪把子轻机枪已经非常不满了,因为他们在很多时候被的轻机枪火力压制。在日本军人看来,日本国力和武器科研水平何止超过数倍,现在居然连轻机枪也比不过人,导致伤亡惨重。
他们怨声载道,甚至直接在战场捡起的捷克式使用。
最后,长城会战。
后来的长城会战,更让日军开了眼界。此战和日军集中四五十万主力决战,在这种阵地战中,由于没有重武器,重机枪也极少,捷克式轻机枪几乎被当做重机枪使用。日军回忆,使用2挺轻机枪交替射击,一挺更换弹夹或者更换枪管时候,由另一挺接上,居然能够保证火力不中断,几乎可以当做重机枪使用。
而歪把子轻机枪则绝对不可能实现这一点,它每射击200多发,就必须停火冷却枪管,导致火力中断。这段时间内,日军进攻的步兵,是没有火力掩护的,容易受到捷克式的杀伤。
这些尚且其次,在西北军的大刀队夜袭战中,歪把子轻机枪的表现更是极差。由于使用穿透力极强的6.5毫米步枪弹,在夜战中,歪把子轻机枪几乎不敢随便开火。因为子弹穿透力太强,往往击中几十米内的一个士兵,还会穿透后面几个日军士兵。
这导致夜袭战的时候,日军歪把子轻机枪往往变成哑巴。
更惨的是,歪把子轻机枪没有捷克式轻机枪那种喇叭式硝烟器,这样它在夜晚射击时,枪口的火焰极亮,就像放烟火一样,成为众矢之的。
很多士兵,西北军大刀队就是根据歪把子轻机枪射击的光线,发现日军阵地的。
其实这一切问题,还抵不上射击时候射击手和副手的配合的问题。
捷克式轻机枪虽然是两人机枪组,并不代表没有射击副手,机枪就无法射击。这个射击副手其实只是帮助压弹夹,帮助更换枪管,同时背着而已。
实战中,捷克式轻机往往参加夜袭,他们只需要一个机,带一堆弹夹即可(一般6个左右)。这个机可以扛着机枪跟随步枪兵冲锋,甚至可以据腰近距离扫射,当做使用。一旦子弹打完了,只需要随手更换一个弹夹而已。
东史郎在二战中多次回忆到捷克式轻机单人的偷袭,每次都把他们杀的人仰马翻。
歪把子轻机枪就绝对不可能,如果没有射击副手,机枪根本没有办法有效射击。一旦射击完漏斗里面的30发子弹,下面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射手自己刷油,压弹,这一来要花费多长时间?这段时间内,哪怕敌人拿着木棍,也可以从容敲死你!
所以,夜战中,歪把子轻机枪不能用于进攻,也很难用于防守。
这些所有的问题如此严重,导致一线日军官兵强烈要求废除歪把子轻机枪。
在后来的抗战中,日军甚至开始大量使用缴获的捷克式,不使用它们的歪把子。日军上上下下,对捷克式都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款相当完美的轻机枪。它们对自己的歪把子则又气又恨,丢了太可怜,用把又被气的受不了,就像鸡肋一样。
无数抱怨提交到日本军部,最终他们命令南部中将进行改造,这个产物就是1936年的九六式轻机枪。
九六式轻机枪可以看做是仿造捷克式供弹结构和快速更换枪管的歪把子轻机枪。
他虽然解决了供弹问题,九六式轻机枪的性能缺同歪把子大同小异,他的故障仍然较高,不能使用威力较大的步枪弹,而且仍然需要在子弹上刷油。
由于九六式轻机枪性能仍然无法和捷克式轻机枪相比,1939年,日本人再次和捷克式几乎一模一样的九九式轻机枪,它使用了威力更大的7.7毫米子弹。虽然此举大大的提高了机枪的威力,却也导致供应出现另外的严重问题。日军必须额外搞出一条7.7毫米的子弹生产线和运输线,这是让日本后勤部门痛恨不已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由于歪把子轻机枪生产数量很大,单价又高,生产出来了总不能废弃不用。所以导致直到日本投降,歪把子轻机枪仍然在日军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战场到处都是歪把子的声影。
在东南亚,太平洋潮湿炎热的气候中,歪把子的故障率又远远超过在。以至于一线日军一度集体拒绝使用这款武器,要求立即用九九式轻机枪来替换。
这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了。
--------------------------上图的捷克式轻机枪就可以轻松压倒歪把子,捷克式才是二战最好的轻机枪。下图是抗战中的日军,由于日军每个班都有轻机,所以到处都是歪把子的身影。
的歪把子
在抗战中,歪把子轻机枪有相当数量在中服役,这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仿制
军阀仿制歪把子轻机枪的主要是张作霖和阎锡山。张作霖的奉天兵工厂的歪把子叫做辽造17式轻机枪。在1929年的时候,辽造17式轻机枪的年产量是300挺,这个数字不大,主要也是因为歪把子的加工有很大难度。
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年产量稍大,1929年也仅能生产歪把子轻机枪600挺。
除了这两个军阀以外,没有其他军阀大规模仿制这款武器了。
几年仿制下来,歪把子的总产量应该不超过5000挺,加上抗战前的大量损耗,尤其是东北军在期间丢弃大量军火,这些歪把子轻机枪留到抗战的并不多。
2.军售
包括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都曾经批量购买过歪把子轻机枪,有的是通过日本,有的则是通过日本的军火商。
由于地方军阀购买途径极多,也不可能保存购买记录,截止抗战前究竟购买了多少已经不详,但总数至少在3000挺以上。
3.缴获
轻机枪同重机枪不同,缴获日军重机枪并不容易,但缴获步枪轻机枪还是不困难的。在抗战中,击毙的日军就高达69万人,日军伤亡总数也有100多万。伤亡这么大数量,缴获一些轻机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歪把子轻机枪实在太烂,正规军只要不是极端缺乏轻机枪,一般绝对不会用。而这些轻机枪多用在敌后战场,包括和的敌后正规军,游击队。因为这些部队的武器很少,尤其缺少可以连发的机枪。人家说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到了这种地步,也就无法挑三拣四了。
在敌后作战,由于补给困难,很多都靠缴获或者私下盗买(主要从伪军处购买),所以歪把子轻机枪的问题大体能够解决。
而且敌后作战,尤其是游击战,往往机枪也不需要持续射击,射击20,30发,打个伏击战就足够了,所以歪把子精度高的优势可以发挥,火力持续性不好的劣势,似乎也可以容忍。
话虽如此,就算是八路军新四军正规军,也一样对歪把子极为不满,只要有捷克式轻机枪,他们就立即把歪把子淘汰下来,交给地方部队甚至民兵。
除了上文说到的种种问题以外,歪把子更需要精细的保养。一旦保养不好,枪膛和枪身很容易生锈。这对于一款耐用的武器也许不算什么,对于歪把子这种娇气的活宝,就又是故障频发的开始。而在敌后,哪里还有什么条件可以精密保养一款武器呢?真是白日做梦!
更惨的是,由于歪把子结构复杂,想训练出一个好的机枪组也是不容易的。没有用过捷克式轻机枪的新兵,简单指导1,2个小时,他就可以连发射击,自然效果就差了。但如果没有使用过歪把子轻机枪的游击队员或者八路军民兵,训练几个小时甚至1,2天,他甚至都无法连发射击。
这对于训练本来就少,训练又缺乏的敌后武装,几乎是无法容忍的。
其实,无论日军也还,也好,甚至八路军新四军都极为不喜欢歪把子,一款不受任何人喜爱的武器,说明什么?说明它真的很烂!
----------------------------上图的日军拿的是捷克式轻机枪,而不是歪把子。日军对捷克式轻机枪的性能也是非常满意的。下图是防御中和维护中的歪把子,歪把子在防御中,还是不错的,它的精度不错。至于维护,则是恶梦了,歪把子需要精心的养护。
电影中的歪把子
歪把子如此独特,也成为日本侵略军的一种代号。
在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出现过很多歪把子。很多电影,诸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中,都有歪把子的身影。
小兵张嘎里面,张嘎看到区小队里面放着一挺歪把子,惊喜要上去摸。正在擦枪的机不让他摸,还打趣的说:少看点,看到脑子里面,就赶不出来了!
地道战一开始,日军发动了五一大扫荡,八路军正规军被打垮了,当地只留下一个连掩护老百姓撤退。而这个连,穿的虽然是八路军的制服,显然也是地方武装,并非主力。在他们的崔连长和村长商讨的时候,他们上方有一个八路军机正在射击。而这个机,使用的就是一挺歪把子!
这挺歪把子连续出现了两次!
第一个镜头的时候,八路军正在狙击敌人,所以这个歪把子机在射击,傍边还有一个射击副手在装弹和刷油。
第二个镜头,八路军正在撤退,射击副手已经不在了,只有机一个人在射击。这是因为两个人目标太大,不便于撤退。因为没有射击副手,机并没有连射,而是采用单点射和两连射。为什么,因为这样节省子弹。没有射击副手帮助下,一旦漏斗里面30发子弹打光,光靠机自己是无法自己慢慢装弹的。这个非常符合真实历史!
这里老萨多说几句,之前的这几部片子,在一些地方虽然为了突出政治,存在夸大和忽悠,比如看个什么论持久战就瞬间爆发小宇宙了,但细节方面非常耐看。
以地道战为例,八路军开始掩护老百姓的那个连是正规军,只是配属地方管理。由于他们不是主力,使用的是歪把子。而日军由于是地方卫戍部队,使用的也是歪把子。但是汤司令的伪军,使用的却是捷克式轻机枪。
这似乎很奇怪,为什么战斗力比较强的日军和八路军使用差劲的歪把子,战斗力最差的伪军却使用性能优异的捷克式。
这主要是八路军那个连定位是敌后小股游击队,一般不会遇到日军野战主力,所以只能使用正规军淘汰的武器。捷克式是八路军正规军主力部队使用的,虽然他们和日军交火的不多,主要是在打,但毕竟也要好的武器。那么八路军的非正规军,所谓的敌后游击队就只能用歪把子。
而日军由于是地方卫戍部队,平时不用和主力交手,武器装备也较差,加上时间也不过是1942年而已,所以并没有换装更先进的九六式和九九式轻机枪,还是用老式的歪把子,以通用他们的6.5毫米步枪弹。
伪军则不同,他们多是倒戈或者临时招募的,倒戈部队带着枪械过来,步枪虽然五花八门,轻机枪基本都是捷克式。捷克式也是抗战中自产的第一数量轻机枪,有4万多挺,第二数量的启拉利轻机枪才有区区1900挺,所以捷克式也是伪军的制式装备。
至于招募的伪军部队,日军多不提供自己的武器,而是把之前缴获的捷克式轻机枪转交给他们。
所以,伪军反而使用比较先进的捷克式。
细心的观众可能看到,伪军虽然装备捷克式轻机枪,但扛着的重机枪却是日本的九二式。这是因为自己的重机枪也极少。所以倒戈的伪军也好,日军缴获也好,都只有极少装备的水冷式重机枪。
所以日军迫于无奈,只能将自己的制式重机枪九二式交给伪军使用。
电影的这个场景,也是非常符合历史的。
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老松井的中队,既有九六式轻机枪,又有歪把子轻机枪。在松井第一次率部进攻,被李向阳耍了一通,同自己的走狗伪军发生混战。这个战斗中,使用的就是九六式轻机枪。而后来在村子里面老百姓的时候,他们用的又是歪把子轻机枪。
这更是很符合历史的,因为当时是1944年或者1945年,抗战快要结束了。
当时日军早已经普遍开始换装轻机枪,松井的部队应该是在河北的原驻屯军。该部应该伤亡较重和大部抽调南下和主力作战,已经经过多次大规模补充士兵和装备。新补充的装备不再是老式的武器,而是新式的武器。所以日军新补充的部队,配有较新的武器,也就是九六式轻机枪,反而老的部队,却仍然使用歪把子轻机枪。这也造成区区一个中队,有两种型号机枪的情况。好在歪把子和九六式使用相同的子弹,供应商没有什么难度。
可以说,地道战和平原游击队这两种机枪出现的场面,加在一起不超过1分钟。其实如果完全都使用歪把子,观众也看不出什么!这样的武器搭配,是极为贴近是的真实历史的。说明导演和武器专家,当年着实花了一番苦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
这一个简单的武器搭配,就体现了当年很多的历史。
----------------------上图是八路军的机,下图则是通过缴获武器作战的游击队,包括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掷弹筒和花机关。下下图则是使用AK47的八路军士兵,牛啊
当年的片子都很敬业,而且通过枪械说明很多道理。
比如平原游击队里面,老侦察员侯大章用一支短管毛瑟,新侦察员郭小北用一支缴获的王八盒子,另两名侦察员用的的是长苗盒子(长管毛瑟)。
经验丰富的侯大章因为经常要化妆潜入敌占区,携带枪管较短的毛瑟手枪比较方便隐藏。而且他的枪法很好,对于枪射击的精确度要求不高。
那两名侦查员相对来说不需要怎么潜入,枪法也差了一点,所以他们用更为精确的长苗盒子,以提高射击的准确度。
新侦察员郭小北本来没有手枪,因为就算是敌后游击队,手枪也是不足的,很多游击队员使用短管步枪,骑枪作战。郭小北没有手枪,只有一把匕首和几个手榴弹,他是杀死了一个日军军官以后,才缴获的王八盒子。其实王八盒子很垃圾,但怎么也比匕首要好,更况且是杀死敌人缴获的,是荣誉的象征。
以上还不算绝,最绝的是队长李向阳的双枪,左手是一支短筒毛瑟,右手是一支长苗盒子。长枪用于攻,短枪用于防。其实这两把枪外形的差别很小,非常不容易辨认,导演却丝毫不含糊,这两把枪一直用到影片结束。更有甚者,李向阳其中一把短管毛瑟的准星是被搓掉的,搓掉准星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拔枪。因为游击队员为了时刻迎战,手枪不放在枪套里面,而是别在腰间。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拔枪,毛瑟长枪管上的准星就有可能挂住腰带。
所以,一些射击技术极为高手的射手,就将准星搓掉,以方便快速拔枪,可是这样一来就无法瞄准了,完全凭借手感射击。一般人绝对不敢这么做,而李向阳由于枪法如神,他敢这么做。所以他挫掉了其中一支枪的准星!但是,人毕竟不是神,手感射击也仅仅针对近距离几十米,稍远距离还是需要准星的,所以李向阳的长苗盒子的准星还是保留。
其实,以上这些都仅仅是因为一个搓掉的准星。这在当时模糊的黑白电影中几乎是看不见,如果没有人特别跟你说出来,你就算看了一百遍地道战,你也发现不了。
细节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真是很了不起!
至于现在电影的武器,已经到了让人不齿的地步。现在的电影为了赚钱,除了剧情胡编乱造,道具也胡搞瞎搞。奇侠,凌空穿裤和人奶巢穴这种垃圾片就不不谈。就算国家拍的和大导演拍的,也是错误百出,让人无法容忍。
淮海大战,解放军用AK47扫射。1935年飞夺泸定桥中,红军用的不是花机关,而是41年才问世的英国司登。
南京保卫战,普通士兵穿着将军的制服,用不存在的毛瑟狙击枪打爆不可能打爆的手雷。
集结号里面穿越时空的M26潘兴坦克,国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到德国人使用美制的M3!
其实就是一句话,做哪行哪业都要有专业精神,哪怕像老萨这样码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