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性单恋与回避型依恋的区别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性单恋)

什么是性单恋

性单恋现在慢慢被大众关注了,我是性单恋受害者,性单恋就是暗恋一个人,但是当被暗恋的一方发现时,被暗恋者如果主动表白,性单恋者会果断放弃这段暗恋感情,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

性单恋者其实就是病娇,他们只是享受追逐猎物的,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性单恋是怎么来的

个人理解,这种人一般要么极度善良,要么极度自卑。善良是不想以后的后果伤害对方,所以选择单恋,因为不论各种感情都免不了矛盾,,毕竟完全契合的人是不存在的,而且这不是不想承担后果或责任。自卑不用多做解释。

性单恋”的表现和“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一部分很像:渴望亲密,又害怕受伤,以此发展出了一种防御性的亲密模式。

从对孩子的观察情况来看,这部分孩子对于和父母分离不会表现出什么感觉,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段看着还不错吧——但是,人都是在自己的情感被确认和理解之后,才会慢慢学会理解别人。由于缺乏和父母情感上的互动,回避型的孩子很多时候会显得很单调、平淡,就像一首歌只有一种旋律一样。他们谈起自己的父母时,可能用到“挺好的”“还不错”“正常”之类的词形容他们,但是只需要稍微多了解一些,会发现:这类孩子一般没有多少情感上的依据能撑得起自己前面对父母的评价。

对自己的需求活性低(很容易看起来理智),注意力相对狭窄(对别人和自己的需求不敏感),这些是回避型依恋的一些特征——对应的父母(或者行使父母功能的人)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经常拒绝孩子的情感需求——长大以后经常会觉得别人不怎么重要,对别人的需求也不敏感,导致别人在自己心里的印象也经常是扁平而没有生机的。

有人会通过把自己想得很好,但是需要不停贬低别人来回避亲密;也有人会通过把别人想得很好,但拒绝接触(有意无意的都有)更全面的人(很像性单恋);还有人更多习惯用控制和理性来表达自己对亲密的需求……

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亲密关系里面对自己的问题,理性虽然很多时候能让人感到安全,但是对自己的感受能让我们更接近自己的真实状况。尽管其中的风险在每个人身上会很不一样,但也需要看过自己那些问题之后,才能有对应的办法。

回避性依恋人格(性单恋人群)可能被治愈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可以被治愈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回避型依恋在婴幼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婴儿在一岁前不断地被母亲(或重要的客体)拒绝,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绪上,婴儿的靠近总是徒劳的。于是婴儿就会由主动转变为逃避,害怕再次失望。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婴儿就会开始主动的回避母亲(或重要的客体)。

第二种,母亲(或重要的客体)在婴儿的养育过程中过度的控制,使得婴儿想要去抵抗,但由于婴儿的发育有限,所以只能通过回避的去躲开母亲(或重要的客体)的过度控制。同时为了避免无助感,婴儿会让自己的情绪控制在一个低水平的情绪中,这样就不会引起过度的恐慌和焦虑。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或重要的客体)离开的时候,并不会有担忧,当和母亲(或重要的客体)重聚时,也不会感到喜悦。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情绪反应,而是已经学会了压抑对分离和依恋的情绪。

长此以往,成年后,他们会难以接近自己的感受,而且总是处在一个情绪很平淡的世界里。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依恋的另一面是无意识的恐惧。想要依赖他人,但又因害怕被拒绝而感到无助,所以就会尽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独立和依赖、坚强和脆弱,控制和失控这样矛盾的两面经常出现在回避型依恋的人身上。

治愈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其实就是让他们拥有一段较好的亲密关系体验,让他们在这段安全的关系中可以去反思童年那些糟糕的体验,并觉察自己的情况、记忆和想法。通常这是需要心理咨询师介入的。

之后,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才会逐步向安全型依恋转化,帮助他们更好的体验生活中的亲密关系。

以上。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