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不是,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因为患者具有正常人的行为和思维。回避型依恋人格在社会上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都是从这个心理问题走过来的。回避型性依恋人格,对自己总是不自信,充满自卑,很害怕与别人交流。
但这种症状可以通过自我克服和与人交流慢慢改善,最终变得和普通人一样,对于这样的人群,要给予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世界并消除恐惧。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拥有下面二个显著特征的人格类型:1.抵触亲密关系;2.缺乏共情能力。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他们通常因为童年经历变得很自卑。他们也渴望被爱,却不会将这种需求表达出来,藏在心底。真正当一个人去关爱他们的时候,他们又觉得很不安,有点害怕,所以忍不住想要回避,想要推开,然后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简单的说来就是,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不喜欢你喜欢我的样子。
回避型人格的定义就不多说了,网上都有。
怎么形成的呢?心理学观点认为,这和早年的养育者表现有关。
比如前些年很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什么鬼?婴儿哭了需要慰藉时你不抱,ta自己玩的好好的你非得去抱,这不是蛇精病吗?
不得当的养出来的孩子,就有可能形成不良的依恋模式。一个人是否回避型人格,就从ta的依恋模式来判断,它的表现是渴望爱时我不说、给我爱时我不要、怎样都不如我意。
1.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比较敏感,会主动寻求亲密关系,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通常感到安全、稳定和互相支持。
2.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不愿意与他人建立太过亲密的关系,他们更喜欢独立自主、自我控制。他们通常会试图避免情感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他们会选择自我保护。
3.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会过度依赖他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比较敏感,害怕被遗弃和拒绝。他们通常会试图通过寻求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来缓解自己的内心不安。
4. 混合型依恋:混合型依恋的人通常表现出两种或以上的依恋模式,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